大自然里有最好的教育资源
■本报记者 张贵勇
我儿子哲哲很喜欢看探索频道的《荒野求生》节目,每次看都目不转睛。他敬佩贝尔·格里尔斯高超的生存本领,更惊喜大自然是那么神奇而有智慧,就像一个个谜题,等待人类去发现、去解答。整个节目看下来,“学到的比老师和课本教的东西都多”。
的确,除了美不胜收的景观,自然界生灵的生活状态和物种之间的生存法则,都为孩子提供了真实、鲜明、活生生的教育素材。其实,孩子投身于大自然,获得的不仅是直接而具体的视觉感受,还会激发他们内心的好奇心。与各种花鸟鱼虫的亲密接触,充分开启孩子的各种感官,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一颗探索的种子,最终迸发为巨大的学习动力。
就像小时候的查尔斯·达尔文,很喜欢流连在家里的花房、花园和门前大河两岸的绿色世界里,把那里当作自己最早的课堂。在他的“秘密城堡”里,收集了各种植物、贝壳和矿物的标本。他也时常独自坐在小河边,静静地注视着水下的游鱼和缓缓流动的河水。在妈妈的悉心指导下,他学会了根据叶片来识别花草,如何记住各种树木的名称,熟悉了各种小动物都有哪些特点。随着对生物了解的不断加深,他对生物的兴趣愈加浓厚。
不止是查尔斯·达尔文,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美国行星天文学家海蒂·海默尔等科学巨匠,也都是在儿时与大自然的近距离接触中点燃了好奇心,萌生了兴趣,并最终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
大自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能提供鲜活的教育资源,可谓最好的启蒙老师。记得哲哲6岁时,我们全家去辽宁锦州的笔架山景区游玩。出发之前,哲哲妈准备好了露营的工具、食物、药品等,还收集了野营攻略。中午左右到了目的地,发现天色阴暗下来,一幅山雨欲来的样子。在回去还是继续的问题上,我们采取了民主表决的方式。最后我和哲哲决定坚持计划,迎难而上,在细雨中扎营,体验一次露营的感觉。
野外扎营很有讲究,最好选在沙地、草地或岩屑地等排水方便的地方,尽量在坚硬、平坦的地上搭帐篷,远离有滚石的山坡。帐篷的四角要固定好,开口不能迎向风雨。四周最好撒上煤油,以防小虫子爬进帐篷。我一边给哲哲做示范,一边给他讲解搭帐篷的技巧和为什么这样做。他也乐于帮忙,奔前跑后的,表现出了在家所没有的积极性。即使雨点越来越大,也不能阻止他的兴奋,还嚷嚷着“晚上不住宾馆了,就住在帐篷里”。
幸运的是,雨来得急去得也快。不一会儿就乌云散去、彩虹出来,哲哲高兴地又蹦又跳,在海边捉了好多小螃蟹、小海鱼,还捉着了几只小虾。他把捉到的东西放到瓶子里,看到其他小朋友就向人炫耀,还大讲特讲他搭帐篷的水平多么高超。
这次经历点燃了哲哲出门看世界的热情。此后每年的家庭出游计划他不再事不关己,积极参与确定目的地,上网查资料,看点评,给出一些建议,俨然半个徐霞客。每次旅游归来,我发现小家伙的探索欲望越来越强,比如婺源山林里的各种鸟类,让他对《鸟图鉴》爱不释手;从承德木兰围场回来,他开始查找草原那种带有尖刺的昆虫到底叫什么名字。
美国学者杰克·伯顿一直主张教师和父母多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并呼吁将自然日记作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为此,他专门主持了“为了辽阔的天空”项目。有人这样描述这个计划:春季一个乌云密布的日子,老师们和五年级的孩子们一起,搬着椅子,带着彩笔和画纸。在翠绿的草坪上,他们三三两两地把椅子放到不同的地方,仿佛草原上遍地开着的野花。很快地,他们不再吵闹,一边观察天空的样子,一边在纸上画出观察到的景象。
实际上,无论是室内还是户外,都可以记自然日记,将观察与绘画结合起来,将自然与成长结合起来。在这方面,我有一个同事做得非常好,他经常带孩子参加“自然之友”组织的观鸟活动。活动过程中,同事和孩子都带着画笔和画板,画下看到的各种鸟类和植物,不时地还能得到鸟类专家的指点。几年下来,孩子的观察能力极大提升,绘画水平也与日俱增,所留存的画册甚至成为他的朋友渴求的对象。
露营技巧也好,描绘天空也罢,对孩子而言都是一种有价值的学习。父母带着孩子一起探索大自然,会渐渐发现,大自然是一块宝藏,可以教给孩子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在未来的某一天,或许机缘巧合地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帮助孩子找到好的工作、人生方向,或者挽救孩子于危难之中。
- 上一篇
高考新政下命题改革着力点何在
原标题:高考新政下命题改革着力点何在 近来,国家出台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一系列改革措施,特别是高考科目调整和权重设置、优势学科选择性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需要加快高考测试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李永生 国家陆续出台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系列文件,提出了多项高考改革的任务和措施,抓住了教育改革的关键,使之
- 下一篇
替孩子劳动其实是剥夺成长权利
原标题:替孩子劳动其实是剥夺成长权利 ■金甫 小学生放学后轮到值日,留下来擦黑板、扫地、整理桌椅、倒垃圾,本是很自然的事,然而,有家长提出雇清洁工代替孩子打扫,且不少班级已经这样做了。值日就该小学生自己做,怎么能雇用清洁工代劳? 在生活中,现在的孩子基本上不会做家务活,生活在城区里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更欠缺,如果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