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热点

教育热点

重建县域均衡

2015-10-20 09:12:00教育热点
原标题:重建县域均衡 一个县的教学质量下滑,进而造成教育状态新的不均衡,致使学生外流的现象应该怎样评价?从学生个人看,他到外地读书可能会找到更适合的教育。但大量学生离乡背井去求学,却破坏了县域社会生态,这应当引起重视。 十年前,川西地区某县的小学生一旦进入高年级,家长就焦虑。有条件者纷纷联系县外学校,准备离乡择校。此
原标题:重建县域均衡

  一个县的教学质量下滑,进而造成教育状态新的不均衡,致使学生外流的现象应该怎样评价?从学生个人看,他到外地读书可能会找到更适合的教育。但大量学生离乡背井去求学,却破坏了县域社会生态,这应当引起重视。

  十年前,川西地区某县的小学生一旦进入高年级,家长就焦虑。有条件者纷纷联系县外学校,准备离乡择校。此后,县委在用人、培训和办学设备设施方面精准投入,不到一年就把局面扭转过来,教育重新呈现出均衡状态。

  近三四年,这个地方又出现了均衡被打破的现象,42个县中的两个县教育质量直线下降。对教育失望的家长,成批地把学生移出本县,到外地择校。

  在县级会议上,大家对教育的指责和忧虑不绝于耳。家长惶惶不安,学生的学习状态悠闲、散漫。更严重的是,群众的消费结构变了,花销纷纷向外转移。县内一些商业活动受到影响,家庭汽车的保有量增加了,县的GDP却未有增量……

  重建均衡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对于改善教学质量和提高升学率,县委县政府手中操有王牌,就是正确选任新局长。这个县对此慎之又慎,从权力部门调任一位有学校工作经验和教育行政背景,且一直与学校保持着联系的干部。

  新局长首先收回了承包给商业公司的学校食堂,又为关键学校补充了头脑清醒、有办法的副校长,最后利用县财政增加的资金投入,改善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设施设备,尽力刷新学校“疲”态。

  第一招在当时是硬着头皮推行的,所以这个措施值得称赞。第二招考验功力,既不会引起对抗,还能于事有补。第三招是否能用准则需要眼光、需要研判。

  考验新局长的关键在后来的戏份上,其值得肯定的经验有以下几方面:

  强化职教,稳住全局。懂得用这一招,可以称为县级教育的内行。面对升学率低,许多地方的解决办法可能是“分解升学指标到学校甚至人头,决战课堂,突击考试。”这套策略有一定的作用,却只是纯粹的应试教育,思考简单,缺乏育人内涵,后续效益和能量堪忧。

  而职教形象和实力增强,则能够满足相当部分高中生真实、合理的内心需要,既可以实现普职生源的合理分流,也能分解普通高中的入学和升学压力,使他们的精力和智慧集中到教学质量上。

  以理服人,留住学生。全县中学生跑到外地就学,一定有教师子女参与其中。这种行为反映出教师对教育信心的丧失。一个县的教学质量下滑,其起因不在教师身上,而教师信心的动摇却会产生出多米诺效应。于是,新局长向学校校长分析问题性质和影响后,明确要求教师把子女留在县内读书,不许以升学的目的逃离本县。这招既出,加上其他措施配合,教学形势立刻会有改观。

  做真教研,办真教改。以一个县为单位的教学质量连续几年下滑,多数教师的教研水平会受到影响,视野会变窄,方法技能会落后,琢磨考试要求的敏锐性也会下降。

  这个县向教育学术界和有经验的人士求教,针对教师个人的特征和需要,策划梯队建设,强化教师队伍;同时,营造积极学习的风气和氛围,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水准,引导普职分流的人生规划。把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力联合起来,使社会和家长明确感受到教育的希望。

  社会和家长对于教育、学校的良性评价,反过来促进了学校环境,重建并且提振均衡的势头就加速形成了。

  对于一个县的教学质量下滑,进而造成教育状态的新的不均衡,致使学生外流的现象应该怎样评价?从学生个人看,他到外地读书可能会找到更适合的教育,并无什么不当。但大量学生离乡背井去求学,却破坏了县域社会生态、文化生态、教育生态,这应当引起重视。

  (作者姚文忠,从教57年,在城市和农村教过书,办过教师培训和教育刊物。现在是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