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干家务很难有出息
■魏永田
日子过得火爆,不论贫富,是家务打理得好,犄角旮旯拾掇得利利索索,衣食住行安排得妥妥帖帖,男女老少相处得和和睦睦。家务活谁干?全家成员,谁也不是甩手掌柜,特别是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子始作善也”,第一课就是学做人,学生活。学会管理自己,随年龄增长,由简而繁,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学会服务家庭,比如扫地、刷碗、收拾屋子、倒垃圾、买菜做饭;学会了解社会,与亲友、邻里交往。经验证明,让孩子参与家务是最好、最有用的家教课程。
记得我小时,除了以上那些活,还给小院的石榴花、大麦浇水,上街买油打醋;上中学了,放学后先抄起水桶挑水;板凳腿活了、锅盖坏了,找来家伙修好或重做一个;星期天去排队购粮食、买煤,劈劈柴、生火炉、洗衣服;暑假,跟父亲修房当小工;入冬,帮家里贮运大白菜;春节前,买大白粉刷浆、大扫除、写对联、贴吊钱儿等。
我们学照上、活照干,两不误。在干家务的种种细节中,有大人随时随地的指点和矫正,伴有赞许、絮叨和斥责的言传身教。一次洗碗时我手一滑,大公鸡图案的海碗落地摔碎,那年月买个碗可不易,谁知妈妈并没嗔怪,只是眼神中充满惋惜。从那一刻,我懂得了事事小心。第一次生炉火,满屋浓烟熏得睁不开眼,平时沾事就火的父亲这时却乐了:“光上学念书不行,生活也是一本大书!‘人要实,火要虚’,劈柴填死了,火怎么着?”日复一日,为人做事的道理明了了,待人接物的礼数规矩学会了,敬老感恩的情感养成了,基本劳作技能掌握了,双手和大脑变得灵巧了,家庭的担当也体会到了。
干家务是人生最早最基础的劳动形式,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孩子成长的必经工序,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预科班。家务劳动习得一套综合本领,与未来工作质量和生活幸福直接相关。如今有些家长自己动手替代孩子的家务体验。天长日久,孩子成了局外看客,饭来张口理所当然,衣来伸手天经地义,渐渐变懒变笨,把举手之劳当成天大的负担。试问,那些10岁不会系鞋带、上大学了还把脏衣服寄给妈妈洗的孩子,将来会幸福吗?(作者单位:天津巿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协会)
- 上一篇
“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发言摘编
原标题:“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发言摘编 【编者按】 10月20日下午,吉林大学东荣会议中心,“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的各路代表一边有序进场,一边轻声交流。 来自黑龙江、吉林、上海、湖北等7省(市)代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8所高校主要负责人,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
- 下一篇
劳动教育其实是人格教育
原标题:劳动教育其实是人格教育 ■孙功道 现在的孩子不需要经历“穷”和“苦”的煎熬,享有炫酷的信息技术、充裕的物质资源,加上家庭自动化程度高了,家务劳动量轻了,孩子劳动的机会少了,于是出现了一些不珍惜劳动成果、轻视劳动、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 但家长不能不考虑孩子成长的全面需求,不能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劳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