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每名学生的足迹
■梁好
近来,国内媒体评论的热点人物非屠呦呦莫属。这位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闯入了每一名中国人的视域,其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创新成果,以及实事求是的人品与风骨,无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屠呦呦当年就读的两所中学——浙江宁波效实中学和宁波中学更是全校振奋。打开两校主页,有关屠呦呦获得诺奖的头条新闻甚是醒目。
名校出名人,名人彰名校,母校以屠呦呦为荣,更以屠呦呦激励在校学子,这不仅是一种生动的课程资源,更是学校潜在的文化感染力。事实上,屠呦呦在两所学校求学期间,成绩并不算十分突出,且相对于学校走出去的十余名两院院士,屠呦呦也算不上是最杰出的校友,如若不是诺贝尔奖使其站在了国际医学界之巅,恐怕也很少有人知道她。
然而,让我深受感动的是,两所学校在头条新闻上均贴出屠呦呦当年在校学习时的相关资料,学籍底册、毕业登记,等等。看着泛黄褶皱的纸页,屠呦呦昔日求学的一幕幕,似乎就在眼前。要知道,屠呦呦在效实中学读高一时可是1948年,1950年转至宁波中学,距今也有65个春秋了!时光荏苒,物是人非,一所学校能够找出65年前学生留下的印记,是何等的用心,又是何等的精细?学校能将学生的档案精心保存至今,我们又如何不为之感动呢?
什么是学校的历史与文化?学校是教书育人之所,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生的印记,正是学校不可或缺的文化。让每位学生留下成长的足迹,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更是对学校文化的丰富与延伸。如若一所学校无视人的存在,眼中没有学生,那么,其潜在的文化定是空洞的、虚无缥缈的。
试想多年后,从校门走出的学生重回校门,能够触摸到自己成长的印记,发现属于自己的记忆,这种归属感与存在感将会多么强烈,他们留下的印记也会成为后续学子继续前行的动力。
每一位学生都值得尊重,每一位学生在母校留下的足迹,学校都要精心呵护。因为,这是一份精神的寄托,更是一份历史的印记。效实中学与宁波中学能够贴出65年前成绩并非十分出众的屠呦呦的学籍档案,这份珍惜让人感到母校的温存,更让人感受到学校对历史的珍藏,对文化的珍重。(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
- 上一篇
“低姿势”让学校办出“高境界”
原标题:“低姿势”让学校办出“高境界” ■布汝奎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跪射俑令人惊叹:虽经两千多年的岁月磨蚀,依然完整坚固、栩栩如生。何故?专家解读,重要原因是跪射俑的姿势低,其右膝、右足、左足三个支点,构成稳定性极强的三角形支撑上体。这种姿势使跪射俑在坑顶塌陷时,也能经受住考验。观跪射俑,引人联想深思:
- 下一篇
把思政理论课建成学生真心喜爱的优秀课程
原标题:把思政理论课建成学生真心喜爱的优秀课程 本报讯(记者 焦新)为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创新,近日,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如何发挥正能量,增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在多元中确立主导,给思想政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