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多玩一玩,是一门需要全社会重视的学问
国家主席习近平访英期间,出席了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他在致辞中提到了由英国广播公司制作、不久前红遍网络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该片对比了英式教育和中式教育。习近平表示,他高兴地看到,通过人文交流,中英两国文化中的精华正在对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英国民众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对中式教学法的宣介,认识到严师出高徒的积极效果。同样在这部片子中的中国网络的热播,也让中国民众认识到张弛有度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孩子玩的太少了,要让他们多玩一玩。
英国BBC公司拍摄的纪录片,曾在网上引起“口水战”,而其实,以纪录片的内容来贬低或拔高某国教育,都偏离了这一“对比实验”的本意,“对比实验”的价值在于相互学习、借鉴。习主席的致辞,很明显地强调了这层意义。更重要的是,我国基础教育要在与他国交流中认真审视存在的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給孩子们的学习、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如何让我国的孩子多玩一玩,就是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我国上海学生在PISA测试(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获得全球第一的成绩,举世瞩目。但是,不能只看到成绩,还必须看到与成绩第一相对应,我国学生的学业负担也是全球第一,很多孩子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到学习上,没有休息时间,没有节假日,过着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这不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关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在逐渐下降——还影响学生的人格、兴趣发展,围绕考试而展开的应试学习,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培养。
近年来,针对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的问题,教育部曾多次发布减负令,禁止学校补课,要求学校减少作业量,但是,减负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往往是校内减负,校外増负,离开学校的学生马上进入培训班。针对学校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学生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的问题,国务院也接连出台文件,要求学校重视美育、体育、劳动教育,但如何让学校真正重视起来,让学生能在玩中学,学中玩,还需要有进一步的措施,以从根本上转变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观念。最近,教育部还发布家庭教育指导意见,希望家长不要做虎爸、狼妈,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但如果整体升学竞争环境不变,学生的学业压力难以减轻。
必须认识到,造成我国学生玩得太少,甚至不敢玩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教育,在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之下,严重竞技化和功利化,老师和学生、家长都担心,只要稍微松懈,就可能掉队,因此有“不能输在起跑线”,“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将会有一个悲剧的中年”,“两眼一睁,开始竞争”等说法,对家长和学生有很大的蛊惑。要把学生从这种环境中解放出来,改革评价体系,是必须的。
当然,评价体系的改革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尤其在我国,还存在复杂的国情,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能让学生适当多玩。只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孩子们的生活,会多一些色彩。对于学校来说,应该坚守教育的底线,规范办学,保证孩子每天锻炼一小时,开齐所有课程,不能因应试而挤占孩子的休息时间,以及美育、体育课。而家长,更要从孩子的长远发展出发,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能以牺牲身心健康为代价换取眼前短期的所谓成功,要引导孩子做最好的自己,不要拿孩子与他人攀比,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而不是包办代替孩子除学习之外的一切。社会也一样,不要都围着知识教育转,要给孩子们更为宽松的环境,提供玩的机会和场所。
据笔者了解,有一些学校、家长以及社会机构已经行动起来,比如,从2011年起,上海在全市小学推进“快乐活动日”,每周拿出半天时间进行拓展、实践、锻炼等活动,当天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体验中激发兴趣、开发智力、强身健体,该市长宁区一所小学就面向5个年级的所有学生,开设了51门以快乐玩耍为主的活动课,如手球、围棋、茶艺、刺绣等;在学校里以学生为主体,成立各类发展兴趣的社团,有的小学就有几十个兴趣社团,学校鼓励学生玩,不是玩物丧志,而是玩出特长和兴趣;一些家长,也不是在课后只盯孩子作业,而是和孩子开展亲子活动,陪孩子一起玩游戏、锻炼,看电影,一起上网,培养孩子健康的上网习惯。孩子的玩,并不简单,是一门需要学校和家庭重视的“学问”。
对于孩子的成长,除了分数,还有许多,而且,相比分数,个性、兴趣、能力对成长的作用更大。而就是学习,也需要一张一弛劳逸结合,这才能使学习更有效,身心更健全。为此,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
- 上一篇
2016国考涉陕职位30502人过审核省内最热职位631:1
原标题:2016国考涉陕职位30502人过审核 省内最热职位631:1 2016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已于10月24日18时结束,招录单位的审核将持续到10月26日18时。至24日18时,国考报名系统共通过审核1283777人。其中,涉及陕西的665个职位有30502人通过审核,平均竞争比为50∶1,有2个职位无人通过
- 下一篇
肯尼亚小伙曼乐迪的汉语梦
原标题:肯尼亚小伙曼乐迪的汉语梦 新华网内罗毕10月25日电(记者丁小溪)“马上就到!脚步太快了,腿都跟不上了!”曼乐迪将一条诙谐的中文短信发到汉语教师胡相林的手机上。5分钟后,身穿灰色运动装的他一阵风似的冲进办公室,黝黑的面庞上还挂着颗颗细小的汗珠。 这个28岁的肯尼亚小伙,从开始接受系统汉语学习,到拿下中国国家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