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20世纪绕不过的文化地标
■杨艳华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一方面,西方文化在轮船大炮的作用下长驱直入,保守封闭的传统中国束手无策;另一方面,在屡败屡战、割地赔款的屈辱面前,中国传统社会内部也产生了深深的裂痕。出于救国图存的考虑,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此后,张之洞、李鸿章等人开始购买轮船,建造兵工厂,兴修铁路,创办新式学堂。与此同时,部分知识分子通过观察,认识到中西文化传统与制度的巨大差异,提出了“民本”与“民主”的思想,试图解决“上下之情不能畅通”这个中国社会的病根。
如何客观评价1840-1919年间的那段历史?学者王人博在《中国的近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中说,“中国的近代性,便是西方扩张的一个结果。西方大踏步前进,中国则节节败退”,“在这进与退的关系中,西方在东方及中国身上验证了自己的理性、科学、解放、实证主义的威力,并进一步确认了自己的现代性。与前进的西方相比,败北的中国则是非理性、愚昧、奴役、空虚、颓废的代名词。这个词的发明也是西方的。就是说,理性是西方的,非理性也是西方的。”
书中,王人博客观地概括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逐渐演进的轨迹。这种梳理,试图在还原一种事实:中国知识分子、官方与民间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认识,以及对社会变革方式的选取上,既有被动的一面,也有理性与谨慎的一面。
时隔百年,当我们再次翻读中国近代史,我们看到的是各个阶层互相博弈的场景。当年,国人的选择与社会各阶层的声音是驳杂的。面对民族往何处去的问题,每个阶层与人群都有基于自我立场的主张。对这种种声音的解读,无疑是非常有趣和有益的工作。
二十世纪,鲁迅是一座始终无法绕过的文化地标。在近现代文化史上,鲁迅的“周式愤怒”妇孺皆知。他的文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直到今天仍然有其独特的魅力。
反观鲁迅所处的时代,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屈辱与惶惑感普遍存在。这种情绪,从鲁迅作品的题目中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呐喊》《彷徨》《南腔北调》《坟》《狂人日记》……在谈到鲁迅的时候,日本学者竹内好说,“当所有通向进步的道路都被封闭了,所有新的希望都被粉碎了的时候,才能积淀起鲁迅那样的人格吧。不是旧的东西变成新的,而是旧的东西就以旧的面貌承担新的使命——只有在这样一种极限条件下才能产生这样的人格。”
鲁迅是中国的鲁迅,中国是鲁迅的中国。当上层改良的道路被堵死,社会变革的任务就下移到了普通的民众身上。这是百年前那段历史的中国特质之一。“不断革命成了我们的近代性自身”,“这种因极端落后而产生的抵抗也沉淀了中国的民族性格,而这种性格在我们个体身上渗出来的便是鲁迅。”
鲁迅是绝望的产物。他那“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处世态度说白了就是一种决绝的反抗。这种反抗生长于绝望的土壤,本身又是一种希望所在。百年的那段历史,或许正应了历史学者维克特的那句名言:“暗透了,便看得见星光。”
(作者系山东滕州市董村学校教师)
- 上一篇
《中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出版座谈会举行
原标题:《中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出版座谈会举行 由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当代河南文学发展与中原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持编撰的《中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出版座谈会,近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著名作家刘震云、评论家洪子诚等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对《中原作家群研究资料丛刊》(第一辑)的出版给予高度评价。认
- 下一篇
读书不能没有“产品意识”
原标题:读书不能没有“产品意识” ■张以瑾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我需要再次声明,“读书方法论”的全部讨论是针对求知性阅读或终身学习而言的。也就是说,当我们把阅读定义为个人学习成长不可替代的途径时,对阅读“有用性”的强调以及相应的规划设计才是必不可少的。 很难说这样的阅读是轻松愉悦的,因为多数时候,我们要在重重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