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学点的“突围”
■夏玉珍
去年6月,我在中心校领导的陪同下,走进自己即将担任校长的小学。这里是我们镇最偏僻的峰山教学点,也是曾经被领导们多次用来作为一种“警示”的学校——“不好好工作就把你调到某某小学”:一共3个年级共17名孩子、4位教师。
站在校门口,不大的校园尽收眼底——一栋教学楼、一个厨房和一座宿舍楼,一个水泥篮球场见证着学校曾经的规模。
见我们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进了校园,孩子们躲在窗子边、门缝里窥视着,一如我很小的时候,家里来了生人一样的腼腆。吃饭铃声响起,孩子们两两牵着手,轻轻走进餐厅,唯恐弄出什么响动,然后就坐、吃饭,规规矩矩,连说话都那么小声。“山里的孩子们太听话了!”我心中不免生出一些怜楚。
“他们将是我的学生们啊!”我试着走近他们,拉起一个孩子的手。无神甚至有些呆滞的目光,肉墩墩的手感觉不出什么力量,胖胖的身体也看不出一点强健,按说散养的孩子是应该有些野性的啊!可这群特别又特殊的乡村孩子,都有着不同的“背景”——艺术的空白,运动的欠缺,精神的缺失,致使斗志的丧失,造成这一代乡村孩子如此的现状。
“我拿什么拯救你们?”回来的路上,我苦苦思索着责任。
经过一个暑假的休整及思考,新学期开始,我带着自己的想法上任了。
开学后,我在学校推行了特色全课程。在教学点,要按照上级要求开齐开足课程、严格按课程标准上课,很难做到。一是师资力量不够,教师们的专业水平跟不上;二是学校的硬件设施极度稀缺。暑假期间,我反复看了北京一所小学的全课程视频,也阅读了有关全课程的理念和做法,心里多少有了点“底儿”,所以决定上!我率先担当起一年级的全课程教学,操场、树林、草地等地方都成了我的课堂:从舞蹈中感悟,用歌声去启迪,在运动里体验。今年儿童节,一场“17个孩子的‘六一盛典’”在县电视台播出,时长五分半钟。这给予了乡村的孩子们极大鼓舞。
接着,学校推行“送出去+请进来”,给孩子们“润色”。送出去,是将孩子们送到镇中心学校,让他们感受一下集体生活,更重要的是学会和他人交流、沟通,学会向陌生人求助;请进来,是请进本地两大学校共同体成员——分别擅长运动和音美的团体,用他们各自的特长推动全课程,让村小的孩子们多方感受高水平的教学,也给有才智的老师们提供一块试验田。
教学点,是个在短时期内不会消失的存在。我们用什么来支撑它的发展,拿什么让教学点的孩子们享受均衡的教育?这是教学点老师们经常思考的课题,同时也是教育的老问题与新问题。
(作者系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黄荆庄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