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热点

教育热点

韩晓龙和“校园市场”的N场“死磕”

2015-10-30 11:51:00教育热点
韩晓龙和“校园市场”的N场“死磕” 是一篇最新的关于死磕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教育文章,成功教育网转发此文章的目的在于更好的传播信息,让更多人看到!韩晓龙和“校园市场”的N场“死磕” 文章由教育成功的方法编辑处理,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来信告知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原标题:韩晓龙和“校园市场”的N场“死磕”

蚂蚁公社创始人韩晓龙韩晓龙在“互联网前沿沙龙”上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

蚂蚁公社团队户外拓展

“又是一宿,已经连续半个月了,创业维艰,我们坚持让‘蚂蚁’再飞一会儿!” 自从创办蚂蚁公社,韩晓龙的朋友圈就被这样的状态塞满。催进度、盯技术、找融资,一场场“战役”持续在北京五环外的一小间办公室打响。

28岁的“蚂蚁公社”创始人韩晓龙,一路选择跟校园市场“死磕”。他希望大学生们“足不出校”,就能和各大企业建立联接。这个对接起校园与企业的平台上线四个月,就覆盖了国内1000所高校的10万大学生群体,超过120家企业入驻。

与校园市场 “死磕”

“蚂蚁虽小,聚在一起却能驮起比自己重50倍的担子。”韩晓龙给产品起名“蚂蚁公社”,在他眼中,大学生就像一群小蚂蚁,“他们聚集在一起,就能创造出巨大价值” 。

蚂蚁公社,韩晓龙给出的定义是:一个提供小额奖赏制的大学生成长社区,一个连接校园与企业对接的线上平台。“学生在平台上领取企业发布的任务,完成后会得到相应‘蚂蚁币’,攒够100个就能兑换一元钱。既能让大学生远程对接到实习企业,又能解决大学生缺钱“刚需”。他将此概括为:“足不出校,赚钱成长”。

吉林建筑大学的大三学生吴昊泽就是“蚂蚁”之一,平日里,他会拿出碎片化的时间来“打怪升级”。“当时我从最容易上手的问卷调查做起,现在已经开始撰写市场营销方案了。”在吴昊泽眼中,这样才能“紧跟行业步伐”。

佣金由企业提供,蚂蚁公社从中得到抽成,随着用户和入住的企业越来越多,公司已经逐步实现收支平衡。“开始那会儿,我们一家家的主动找企业谈,现在主动找到我们的企业越来越多了。”韩晓龙很欣慰。

今年,蚂蚁公社与乐视商城开展合作,让大学生策划电视营销方案。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一定报酬,还能得到去乐视实习的机会。在负责人朱丹青看来,“蚂蚁公社可以快速、精准、低成本的覆盖高校”,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学生来说都能受益。

读大学时,韩晓龙就盯上了这块拥有3000多万大学生的市场。“一二三线城市大学生是有差距的,而借助移动互联网,能够缩小他们之间的鸿沟,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韩晓龙说。

2007年韩晓龙进入青岛农业大学,他发现,自己并不像一线城市的学生那样能随时得到种类丰富的实习信息。

一次活动中,韩晓龙报名成为校园大使,做企业和高校的桥梁。当身边同学埋头于图书馆“啃课本”或是窝在宿舍打游戏时,他常常在校园一角支起摊位“叫卖”,或者抱着一大摞海报四处张贴,沟通校内校外。

韩晓龙觉得自己不是特例,像他一样迷茫的人还有很多——那些在二三线城市读书,很少能接触到企业资源的大学生。

一年的校园大使经历,韩晓龙了解到了许多其他同学压根没听说过的企业。他相信,大学校园和企业,确实需要建立“链接”。

遇见“天时地利人和”

在创办蚂蚁公社前,韩晓龙有过一次失败的创业经历。

2011年末,刚刚毕业的韩晓龙攥着一张车票到了北京。几个年轻人凑出不多的启动资金,想打造一个校园招聘网站。

大学时期的校园大使的经验在社会上显得少的可怜,业务量步步下跌,韩晓龙失败了,投入的几万元全赔了。

“太年轻,少认知,没有准备,不懂职场,遇到点棘手的事直接就慌了。” 如今韩晓龙这样总结过去失败的经历。

当初,他没谈融资,甚至连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书都没有。

韩晓龙决定入职腾讯“先打基础”。作为市场经理,他学会了任何时候都从用户的角度打磨产品细节,为了一份方案常常跟自己较劲,他从未接触过这样细致的工作流程。

“我在二线城市上的大学,当时感觉一二三线城市学生获取的企业信息不对等,校园跟企业隔着一层壁垒,后来去了腾讯,有了经验,我就想打造一款产品,连接校园和企业,真正治愈大学生的痛点。”两年实战经验后,韩晓龙从腾讯辞职,重返创业战场。

在韩晓龙开始二次创业的2015年,赶上了他眼中的“天时地利人和”。

2015年1月4日,正在深圳考察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柴火创客空间,体验各位年轻“创客”的创意产品。总理的亲自添柴让“创客”火了起来。

紧接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两会”的关键词。无数创业者和投资人寻觅着彼此,希望能在创业市场上分一杯羹。

韩晓龙摸着这条脉搏,选择和“创新创业”同频共振。他已不再是三年前那个初出茅庐的青涩少年,他被创业浪潮推着向前,有备而来。

找融资的几个月,是韩晓龙“几乎快磨破了嘴皮子的痛苦折磨期”。“有的投资方并不看好校园行业,觉得受众覆盖面小,有的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即将签约的时候却突然回头。”有人拒绝后,会善良地提醒他少走弯路;也有人泼盆冷水,然后拂袖而去。直到遇见他的天使投资人范黎。

集结号资本合伙人范黎回忆,在决定投资蚂蚁公社前,他和韩晓龙见了两三次。当范黎来到蚂蚁公社办公室时,他发现这里的每个人都很有想法。“他们出发点绝对不是纯粹的商业化,而是从自身出发,真心希望给在校大学生一个锻炼成长的平台。”这群年轻人给范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觉得韩晓龙是个有情怀的CEO,他真心想为大学生服务,去解决他们的迷茫。”最重要的是,范黎相中了韩晓龙与校园市场的这股“死磕劲儿”。

今年春节,范黎代表“集结号资本”投给“蚂蚁公社”百万元。

筑起创业“巢”

在北京这座拥有超过57万创业青年的城市,这样的景象轮番上演:挂着“创业”招牌的咖啡馆里,很少有人在意咖啡的品质,他们关心的是谁能成为自己的合伙人、投资者;中关村创业一条街、三座椭圆形高塔组成望京SOHO日日孵化着创业梦想。

像韩晓龙这样的年轻创业者集结在这里,体会着这个城市的拥堵、忙碌、疲惫、紧张,也感受着“创业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创业一年里,韩晓龙不断在“否定、完善、试错、再否定”的循环圈里来回游荡,再拿起一年前那份“稚嫩”的商业计划书,他觉得投资人泼给他的那几盆冷水再正常不过了。

在今年由TechWeb(一家互联网资讯网站)联合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举行的一场“互联网前沿沙龙”上,韩晓龙作为受邀嘉宾自信地走上台,关于团队、项目、融资,韩晓龙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

“见投资人不卑不亢,真诚相待,不试图说服对方投资自己的产品,而是要讲蚂蚁公社有怎样的情怀,讲这样一个社区怎样为大学生服务。” 韩晓龙在屡屡受挫中慢慢在摸索着经验,他自称在第一次创业时,自己还是个“不太淡定”的小伙子,几个人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现在我的脾气秉性有了很大改变,会耐心听每个人的意见。”

20人的公司规模、70平方米的办公环境,韩晓龙自称公司“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当初我一个人的提议已经变成了一个团队的梦想。” 作为创始人,韩晓龙觉得身上的担子愈发重了。 “从前是要对自己负责,而现在要对这群平均年龄23岁的年轻人负责。”

“蚂蚁公社”已经吸引了10万大学生,韩晓龙对产品充满自信,也会担心互联网行业的瞬息万变。迷茫的时候,在老东家腾讯取到的“真经”常给他力量—— “大胆试错,快速迭代” 。(记者 李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