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热点

教育热点

朱秀林:“双一流”建设打破985、211身份壁垒

2015-11-05 10:23:00教育热点
朱秀林:“双一流”建设打破985、211身份壁垒 是一篇最新的关于双一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教育文章,成功教育网转发此文章的目的在于更好的传播信息,让更多人看到!朱秀林:“双一流”建设打破985、211身份壁垒 文章由最成功的教育机构编辑处理,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来信告知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人民网北京11月5日电(记者贺迎春)今日上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方案》与以往重点建设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打破了“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身份壁垒,实现了适度开放。第二,鼓励特色发展、实行分类推进。

“《方案》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释放了‘改革红利’,鼓励竞争,为全国不同类型的高校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有利于引导不同类型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和办学特色,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朱秀林说。

什么样的大学算得上世界一流大学?

朱秀林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对比的概念,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世界一流大学通常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具有一流的办学实力、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大学文化、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科研水平,一流的管理制度,有明晰的办学使命、目标和发展规划,培养出一大批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崇高的学术声誉。

“世界一流大学有两个核心特点:一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师和学生;二是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教师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提供支持和高效的服务。”朱秀林说。

朱秀林表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并不是简单复制西方的大学模式,而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应深深扎根中华大地,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在充分借鉴吸收国外一流大学先进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发展规律,构建别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教育体系,创建出凝聚着“中国元素”的世界一流大学。

与211、985有哪些不同?

朱秀林表示,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我国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升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对工程建设本身而言,的确还存在着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等问题,相对于部属“211工程”、“985工程”高校,许多地方高校受制于身份限制,很难获得政策和资金支持,在战略上不可避免地处于发展受限的不利局面,不利于调动高校建设的积极性。

朱秀林表示,与211、985相比,《方案》实现了适度开放,鼓励特色发展、实行分类推进。大学的特色体现在学科的特色上,《方案》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明确了高校差别化发展导向,既适度发展综合性大学,也支持鼓励发展小而精、有专业特色的学校,实行分类推进。随着《方案》的颁布与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必将走向一个全新的多样化发展阶段,部属院校与地方高校将交相辉映,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中国气派。

朱秀林认为,《方案》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突出绩效导向,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方案》提出,更多地以办学质量特别是学科水平、办学特色等因素作为建设资金投入的主要依据,在绩效评价方面,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支持力度,为有更多的高校全方位参与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提升人才、学科和社会服务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必将充分激发出全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办学活力,为我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增加了动力。

方案有哪些新意?

朱秀林认为,《方案》既明确任务又提出改革,充分彰显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方案》既涉及一流大学建设,也兼顾了一流学科建设,在目标、支持措施等方面无不体现着统筹推进的指导思想。《方案》还明确了适度开放的原则,这让那些既非“985”亦非“211”的高校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必将激发更多的高校积极投身于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中去。

朱秀林表示,其次,《方案》明确了建设一流大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具体来说,就是要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