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热点

教育热点

深化改革前提在规范管理,关键在激发活力

2015-11-05 09:05:00教育热点
深化改革前提在规范管理,关键在激发活力 是一篇最新的关于深化改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教育文章,成功教育网转发此文章的目的在于更好的传播信息,让更多人看到!深化改革前提在规范管理,关键在激发活力 文章由教育孩子成功编辑处理,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来信告知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原标题:深化改革前提在规范管理,关键在激发活力

  ■马成荣 陈向阳

  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线,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改革新举措,对于当前职业教育深化教学改革“要改什么?为什么改?怎么改?”等问题均做出了较为明确的回答。我们认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关键在规范管理与激发活力两大主题。

  深化改革的前提在规范管理。

  职业教育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机,然而,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进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首要的就是规范意识的淡薄和规范行为的缺失。规范在这里实际上体现着双重含义,一是作为名词的行为标准、规则等,或者说将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制度、标准或机制来表达,这些制度、标准有助于减少职业教育改革的随意性,它们是尺度、是要求、是底线;二是作为动词的“规范”,其内涵在行为标准、规则的落实与执行,尤其是确保制度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畅通。

  从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看,上述两个层面都是影响职业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短板”。前者主要体现在,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课程标准等关键的制度、标准缺位,导致职业教育教学缺乏依据,教学改革只能是盲人摸象,随意而为。后者体现在已出台的一些制度、标准落实不力。

  针对以上问题,《意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同步推进。宏观层面,提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完善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材建设管理制度”;微观层面同样列出了一系列责任清单,“要坚持和完善巡课和听课制度,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等。这些具体规定的施行,体现了对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兜底保障,保证了教育教学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发展别忘了规范”,对于正处在加快发展进程中的职业教育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职业教育所追求的质量,首先体现为规范意识,即一丝不苟的按照操作规程办事。这就要求不仅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执行规范,还需要把规范贯穿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从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实施以至诊断改进,形成了一个有效循环。而这不仅是《意见》的主旨精神所在,也体现了依法治教的真谛。

  深化改革的关键在激发活力。

  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整体改革中的薄弱环节。破解改革中的难题,仅靠办学条件的改善、教育资源的投入等外源性扶持是不够的,关键在激发职业学校的办学活力。

  最近一个时期,有关职业教育改革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等政策话语,越来越明确地告诉我们,“合力才能激发活力”,鼓励行业企业参与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要求。《意见》围绕当前的改革难题,提出了“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等方面的内容,但如何把这种改革话语转化为改革行动和生动实践,不仅需要顶层设计与推动,更需要各地和职业院校改革的首创智慧,需要坚持做必务实和行必求远的精神。

  《意见》还提出,要“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这实际上意味着,政府将进一步放权,减少不必要的行政评估,而职业院校将通过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切实履行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这样的改革思路在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已经取得一些经验,成为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改革的一个政策取向。

  深化教学改革的归宿在质量。

  提高质量是《意见》的重要内容和主线,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最为核心的问题。《意见》针对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改善专业结构与布局,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以及完善教学保障机制”等方面的举措。

  提高质量的前提在于如何认识质量。长期以来,人们把目光更多关注于课堂教学领域,深化教学改革充其量只是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这是导致职业教育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在新的质量观看来,解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关键在课堂之外。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到底有怎样的质量,《意见》开宗明义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不仅回应了时代关切,也回答和解决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科学阐释了职业教育人才质量的标准,即体现思想道德、人文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辩证统一。

  如何实现立德树人,《意见》构筑了一条教育、培育和化育的融合路径。一是教育,包括强化文化基础教育,完善课程标准,丰富课程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到课程内容。二是培育,包括创新人才成长的实践环境,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学生社团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三是化育,包括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入优秀产业文化、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让现代企业文化基因、血脉融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灵魂深处,推动文化育人。“三育”并举,层层递进,才能实现从制器到育人的飞跃。(作者马成荣单位为南通职业大学,作者陈向阳单位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