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利用数字资源优化在线学习
强调个性化定制,重视评价与奖励,为教师提供备课工具——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各国纷纷采取应急教育政策,主要包括扩大现有远程教育规模或引入远程教育模式;通过互联网提供在线学习平台或虚拟教室;部署大规模在线课程;鼓励教师充分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开展国际合作,共享现有优质在线教育资源等。研究发现,数字教学与学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在线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由于一些国家在疫情期间提供免费使用部分数字教育资源,让众多家长感到“因祸得福”。
数字学习资源亮点在哪里
权威机构、专业团队、各行精英投身数字资源、平台及网站的建设与管理。数字学习资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设计独特、操作便捷易获取。
“美国国家地理”不但为成人提供精美的学习资源,还开通了儿童频道,为孩子们了解、热爱生命世界和大自然提供机会,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大量图片、故事、手工活动、游戏和精美视频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和参与互动。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建立的伽利略号专题网站,激发儿童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还为儿童开设了气候网站,提出“用NASA的眼睛看地球”,帮助儿童学习本国和全球的气候及变化。
曾获微软技术奖中“教育奖”的可汗学院线上学习课程已被美国一些州的公立学校采用,并列入毕业生学分总计。近年来可汗为2—6岁儿童开发了应用程序,提供大量动画、照片、图片等高质量素材帮助孩子提高听力、词汇量及拼读、算术、逻辑思维能力,基本构建了儿童早期启蒙学习的框架。应用程序中的“图书馆”相当于资源库,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供孩子阅读的科普书籍,有音频可以跟读。还有世界著名高校,如授权开放教育资源最早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公开课,为千万学子提供学习机会。知名权威机构和专业团队利用在知识、技术、智力、资金、资源上的优势,以敏锐的思维、前瞻的视角和无穷的创造力投身数字资源、平台及网站的建设与管理,打造高质量产品,为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美国大中小学生及至幼儿园儿童常用的数字学习平台和网站有数百个,包括语言学习类、数学类、科学类、设计与技术类、艺术类、天文地理历史类、综合类、实践类网站等,内容极其丰富,从覆盖基础教育阶段最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学科学习,到花园园艺、音乐制作、建车造房;从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学习等,到数字图书馆,再到编程;从天文地理到生活中的科学实验,再到3D打印和机器人项目。众多资源平台和网站的设计合理适用,各具特色。针对不同年龄学生采用恰当的模块、栏目、链接、按键等,注重功能和性能最大化,且界面友好。利用最先进的显示技术、触控技术、虚拟技术、增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交互技术、媒体融合技术等作为支撑,操作简捷、情境逼真、交互灵活、获取便捷。
数字平台如何“圈粉无数”
资源学习有助于学生能力培养,促进深度学习,强化高阶思维训练。资源开发遵循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强调个性化定制,重视评价与奖励,并为教师提供备课工具。
大多数学习平台和网站在开发资源时,将培养学生适应21世纪需要的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微软开发的“我的世界教育版”等,始终强调在利用资源传递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交流、合作、问题解决、自我管理和创新能力。坚持寓教于乐,游戏中学,让学习者沉浸在数字学习环境中。儿童科学实验项目在线分享平台则一直倡导做中学,多次受邀到全美最受欢迎的脱口秀栏目,向观众展示科学小实验的妙趣,在互联网、媒体融合、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情境下促进深度学习,强化高阶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认识和思维能力。尤其是一些数学类、科学类和综合类学习资源,非常强调学生批判性、创造性、逻辑性思维能力及项目管理能力的训练与提升。
所有数字学习资源开发都遵循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许多在线平台为有阅读障碍和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提供英文书、手工活动和诗歌朗诵,可以跟读、自创故事等。有的平台还为教师、家长提供可视化小工具,帮助教师从后台查验学生是否达到某个技能要求,系统可以提供判定学生年级水平和学习程度的信息,并通过获奖勋章、赠送小游戏等奖励办法激励学生学习。还有一些专门为教师开发的资源,不但可以获取优秀教师根据全州共同核心标准(CCSS)开发的教案,还可以支持课堂管理,且在手机、电脑等多种设备上自由切换、操作方便,更能将学生、教师、家长联系在一起,以便及时沟通交流与分享信息。
高质量资源怎样“炼成”
起步早、研究深、技术强,为高质量资源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明确概念界定、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立质量标准,为高质量资源和课程开发与实施提供依据。定期开展筛选与评估,为高质量资源管理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美国在电子教材、数字教学与学习资源、开放教育资源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起步早、内容广、方法丰富、技术强大,且更具时代感、更注重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1995年,第一代电子书在美国问世,开启了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的征程。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协作学习理论、情感理论、认知理论、媒体教学理论、学习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理论的支撑下,随着显示技术、触控技术、虚拟技术、媒体融合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由单一多媒体技术应用向网络化、智能化、易获取等多种新技术的集成应用方向发展,由单一终端支持向多种终端的广泛普及。这为美国研发全媒体、深交互、智能化的数字化教材体系和高质量学习资源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引领数字化的变革II:数字教学资源在学习中的实施》报告,重新定义了数字教学资源概念,即数字教学资源是指可以通过计算机或者其他移动设备进行创建、查看、分发、修改、存储和访问的教学资源,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软件、数字图像、数字音频、数字视频、网站、数据库和电子书等。报告将高质量数字教学资源明确为,内容符合州、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学习标准,且通过广泛接受的评估工具的测评;所有学习者都可以无障碍获取。另外,各州、地方和学校经过不断探索,构建了数字资源获取的新型生态系统,即按照数字资源是否免费和版权许可属性,分为单独购买或者订阅的数字教学资源、免费获得的数字学习资源、开放教育资源(OER)和数字学习库四种途径。
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法规第508条提供了使各种数字资源可读取所需条件的清单,成为评估电子资源可读取性的公认准则,并建立质量标准体系以保证在线教育质量,规范在线教育发展。美国虚拟学习领导联盟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标准制定的原则,以“学习者体验”为出发点,联合发布了一系列基础教育阶段最新全国在线教育质量标准,包括《国家在线教育项目质量标准》《国家在线课程质量标准》《国家在线教学质量标准》。美国州级政府教育技术指导委员会发布的《由纸质化向数字化:获得高质量数字教学资源指南》中也明确了数字资源质量评估标准、流程等。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高质量数字教学资源的评估标准和工具并不是全国统一的,各州各校都可以研制、选用适合自己实际的标准和工具。一些州(地区)会从《国家在线课程质量标准》选取部分指标,如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技术、学生评估和课程管理,作为数字资源评估标准,形成评估工具。还有一些州政府与大学或第三方评估机构合作,共同制定数字教学资源的评估标准和工具,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及时,以保障高质量数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美国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研究、学术机构与各类场馆的贡献,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社团、基金会、慈善机构、企业的参与,顶尖团队的智力投入,多领域的协同合作(教育、出版、技术、媒体等)以及使用者的转变、接受、认可和反馈等,在打造优质数字教学与学习资源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21世纪是全球化、数字化和知识创新的世纪,信息时代知识爆炸式的发展给教育形态、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环境以及课程、教材开发与应用领域带来了巨大考验和变革。“互联网+”及媒体融合下的泛在学习、混合学习(线上线下学习)、项目学习、网络课程学习等不断发展,单一的纸质印刷类教材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教育教学的需求。
对于我国来讲,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建设教育强国,助力教育现代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材建设是关键。我国需要从国家战略、人才培养和国际竞争的高度,加大数字教材与资源建设和管理的力度,需要出台积极政策支持,增加财政投入,提倡跨界合作,协同多方力量,集中突破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减少低质量、重复性数字资源建设,追求优质、特色、原创资源的开发与设计,分享优质资源,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和示范引领,研制和完善数字教材与资源质量评估标准和体系,增强国际间沟通与交流并发出中国声音,加快和推进我国从教材大国向教材强国迈进。
(作者:胡军,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本文系该院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数字教材及学习资源评估研究”[GYJ2020023]成果)
- 上一篇
山东发布《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 鲁教科字〔2020〕4号 各市教育(教体)局,各高等学校,厅(委)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为深入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厅研究制定了我省《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厅2020年5月31日 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一、坚持党对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的全面
- 下一篇
这场大型在线教育实验 是教育信息化的一次“随堂考试”
6月9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北京市小学一至三年级将于6月15日返校复课,“北京开学”话题迅速升温。随着多地返校复课,在疫情期间“大显神通”的在线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节点。截至5月8日,全国共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在线开出了107万门课程,合计1226万门次。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1775万人,合计23亿人次。一开始,也有过手忙脚乱:家长发牢骚,老师不适应,学生不专注,平台崩溃了……但渐渐地,线上课堂也有声有色了起来。平稳转身的背后,是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多年来的积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