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热点

教育热点

在线教育能替代学校教育吗?

2020-09-23 12:00:04教育热点
近日由半月谈杂志社和瞭望东方周刊联合主办的“教育改革对话会:‘十四五’规划视野下的互联网教育”在京举行,教育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相关负责同志和中小学校长、教育专家、线上教育机构负责人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的线上教育话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在发言中表示,互联网给让教育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大数据为因材施教带来更多的可能。同时,要直面线上教育带来的挑战。图为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芦咏莉疫情期间,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依托互联网教育平台和“空中课堂”等手段,实现了学生“停课不停学”。

  近日由半月谈杂志社和瞭望东方周刊联合主办的“教育改革对话会:‘十四五’规划视野下的互联网教育”在京举行,教育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相关负责同志和中小学校长、教育专家、线上教育机构负责人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的线上教育话题。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在发言中表示,互联网给让教育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大数据为因材施教带来更多的可能。同时,要直面线上教育带来的挑战。


图为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芦咏莉

  疫情期间,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依托互联网教育平台和“空中课堂”等手段,实现了学生“停课不停学”。对此,芦咏莉认为,互联网具有的跨时空性特征,以及互联网平台产生的海量数据,都在为教育赋能。

  “互联网为我们教育带来优势,使得我们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了无限延展。”芦咏莉说,2017年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就提出,构建“没有围墙的学校”——通过互联网的帮助,让孩子的学习与成长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出书本。所以学校提出,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的前三年具备生活的自理、自主、自律能力,从四、五年级开始,鼓励孩子从“读万卷书”,变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再“+阅人无数”。

  在芦咏莉看来,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为因材施教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积累的学习资源、教学资源,让教师和学生在知识的获取上更加便利。依托互联网催生的一些工具性资源,也让教学方法实现了高效的更新迭代。另一方面,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做的各种测验与评价之后产生的数据,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对学生的“精准画像”,有利于教师制订后续的辅导或教育计划。“大数据的挖掘和丰富的资源,可以帮我们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芦咏莉说。

  芦咏莉坦言,通过这次疫情,线上教育经历了一次充分的实战锤炼。“但也要看到,我们实际上还是把线下教育搬到线上,没有更好地融合。在基础教育阶段,线下教育不可替代。教育资源和互联网平台如何对线下教育进行有效补充,这是线上教育下一步应当着力发展的方向。”

  近年来,线上教育机构发展迅猛,一些机构开发的教育类移动应用快速发展、广泛应用,与此同时,一些学校出现了应用泛滥、平台垄断、强制使用等现象,一些教育移动应用存在有害信息传播、广告丛生等问题。为此,教育部等八部门日前出台了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

  对此,芦咏莉认为,首先要考虑通过立法来应对互联网教育带来的这些挑战。尤其是义务教育、基础教育阶段,要加强立法监管。比如,国家可以规定线上教育的内容清单或者专题清单。此外,根据育人规律,也要考虑应明确什么年龄的孩子、在多大范围内可以接受互联网教育

  线上教育的蓬勃发展,也让社会上出现了“在线教育是否可以替代学校教育”的讨论,对此,芦咏莉也在会上分享了她的一些思考。

  “对于线上教育带来的这个挑战,大家一定要看到知识和文化的区别、看到应试与育人的区别。知识是具有确定性的文明成果。只要是具有确定性,那么知识的学习就可以通过上网进行,就可以被‘线上化’。应试,也是如此。但学校是多样态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学校也是多元视角下育人的关键阵地。这些学校教育的功能,是确定性的‘线上’教育难以实现的。

  所以,‘线上’教育只能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推广‘线上’教育的时候,需要有两个要考虑:第一,如果所有的知识学习都可以到网上完成的话,那么老师要教孩子什么?尤其在线教育的内容,很多都设计得远远比学校教师好得多,有海归,有VR,有动画。第二,教师这个行业会不会消失?”

  对于第一个问题,芦咏莉认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直面疫情带来的线上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冲击,老师要超越教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疫情期间,知识学习可以延期、可以后补的,但是学习品质的培养一天都不能落,更不会因为延迟开学学生学习品质的成长就停滞了。

  芦咏莉进一步阐述:联合国儿基会研究所得,学习品质包括好奇心、主动性、专注和坚持、想象和创造、反思与解释、目标感、独立性、抗挫力等八项。除了想象和创造、反思与解释外,六项都是非智力品质。在学校自己所做的调查中发现,参与线上学习,不管是六岁还是十二岁,一年级还是六年级,孩子一定要具备自律的能力,另外要有时间管理、价值判断等能力,这些都是学校教育中,除了知识传授之外,老师要关注的领域,这也恰恰是互联网环境下,老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品质方面必备的任务。

  教师这个行业是否会消失?芦咏莉坦言,如果我们把教育理解成就是知识传授为主的话,教师这个行业肯定很快消失。但是如果我们把教育理解成育人的话,那么一定离不开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离不开生命对生命的呵护、垂范和引领,这恰恰是线上教育容易欠缺的。

  芦咏莉说,以此次疫情期间的居家自主学习为例,因为学生不能到校,老师和学生之间只能通过互联网沟通,那么居家的学习中,亲子关系会成为很重要的因素。为此,3月底北京实验二小对学生居家自主学习任务做了调整,所有的任务全部改成以亲子互动为基础:亲子运动、亲子阅读、亲子做家务、亲子探讨话题、亲子做研究……效果极好。

  “我们不希望教师这个行业消失,如果我们将育人作为目标的话,教师这个职业和群体就一定具有不可替代性。面对线上教育带来的挑战,怎么提升教师的能力很重要。”芦咏莉说,面对互联网时代,学校主要做了两件事情,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针对教师,学校建立以教研评培为主的“爱慧师苑”——教师专业成长平台;针对学生,学校借助现有的线上教育资源和大数据挖掘,面向不同特点的学生因材施教课程,进行“杰出学子课程”的不断完善和开发。“我们期待,在这方面北京实验二小能探索出一些有启发性、有借鉴意义的新路径、新经验。”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原标题:《芦咏莉谈后疫情时代的线上教育:拥抱变化、直面挑战》
  作者:潘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