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热点

教育热点

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奋力前行

2014-10-15 10:56:45教育热点
原标题:立足西部面向全国 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奋力前行  ——重庆师范大学开启内涵发展新征程 中德(重庆)职教合作示范基地揭幕 常年组织赴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 原创
原标题:立足西部面向全国 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奋力前行

  ——重庆师范大学开启内涵发展新征程

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在创新<a href=http://www.succedu.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教育</a>体系中奋力前行

中德(重庆)职教合作示范基地揭幕

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在创新<a href=http://www.succedu.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教育</a>体系中奋力前行

常年组织赴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

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在创新<a href=http://www.succedu.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教育</a>体系中奋力前行

原创音诗画《归来》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

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在创新<a href=http://www.succedu.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教育</a>体系中奋力前行

与北京时间碎片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新媒体学院

  煌煌六十年,熠熠一甲子。今年10月,重庆师范大学迎来了建校60周年华诞。从不足300亩的袖珍学校,到2800余亩的现代人文校园;从蹒跚起步筚路蓝缕,到提档升级内涵发展;从传统师范教育,到形成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新格局……重庆师大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载春华秋实,奋力谱写着动人的教育篇章。

  在改革发展中有定力、有反思、有提升

  1954年,重师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成立的高等师范学校之一正式创立,首任校长邓垦扛起了“师范教育”的大旗,率领一批垦荒者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艰苦创业。建校以来,学校四易其名,几度分合,但迭经变迁,重师人始终恪守历史使命,高举“教师教育”大旗,秉承“自强不息,躬行师道”的重师精神,砥砺前行。

  60年来,重庆师大在传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反思,在改革中提升,在发展中进取。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教师教育办学特色发展不动摇,科学谋划,特色立校,探索一条西部师范高校办学的新路子。

  2004年和2007年,学校围绕师范院校如何在综合发展的同时保持师范特色,实现学校转型发展等问题,开展了两次深入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和办学定位,廓清办学中的思想认识问题。

  学校提出“提高质量,彰显特色,调整结构,重点突破,拓展领域”的发展主题和“四个坚持”的办学思路,即坚持以教学质量立校,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坚持传承和创新重师文化,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在发展目标上,力争到2020年,建成特色鲜明、西部前列、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

  构建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新格局

  60年来,学校坚持以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和各类实用型人才。学校夯实师范教育这一传统优势,构建形成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到汉语国际教育的完备的教师教育体系。为提升师范生素质,学校坚持举办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从多个层面夯实和提升教师技能,教师罗萍获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培养的师范生综合素质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近三年,学生在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实践大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在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胜奖2项。2013年,学校在重庆建立了首个“高校—区县”小学全科教师联盟,在培养西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队伍上作出努力。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积极拓展办学空间,认真分析专业结构和师范教育的传统优势,在办好师范教育的同时,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增设一批既符合市场需求又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非师范专业。为培养国家需要的新闻传媒人才,与重庆市宣传部门共建重庆新闻学院,成为全国首批10所部校共建的新闻学院之一;根据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需要设置了城乡规划、工业设计等专业;根据西部信息服务产业发展需要设置了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国内成立首家新媒体学院;与金通航空培训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创办艺术教育(空乘与礼仪)专业;与重庆中鑫珠宝公司合作开设珠宝首饰设计专业。同时,学校坚持以师范教育传统专业为依托,强化非师范专业的学科根基,开办了生物技术、音乐表演等专业。通过非师范专业的拓展,学校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学科调整布局,覆盖了除国防、医学之外的全部学科,使学校基本形成门类齐全、数量适宜、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体系。为提升非师范生专业技能,学校大力举办挑战杯、模拟公司竞赛、营销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科技文化活动。近三年,学生在多项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国家奖项200余项;通过引入人力资源管理师、公共营养师、电子商务师等10多个职业资格培训项目,全方位,多层次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

  在办好师范与非师范专业的同时,学校积极适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要求。2000年5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1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立足重庆、辐射西部、面向全国”的发展定位,构建了“基地+职教师资学院+职教师资培训集团”三位一体的职教平台,先后挂牌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中德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重庆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集团,并成为重庆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集团的理事长单位。承担了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幼儿教师国家培训、示范性项目紧缺师资国家培训等。累计培训各级各类职教师资4700余人,为国家职业教育做出了重要努力和贡献。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大力推进汉语国际教育,形成“2+1”基地平台和3+1海外办学实体。先后于2000年被国家侨办命名为全国首批华文教育基地,2012年被国家汉办命名为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重庆),成为重庆市仅有的汉语国际推广培训基地。2007年起,学校先后在卢旺达、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英国等国创办“孔子学院”或“汉语师范学院”。积极推进本土汉语师范专业教育,已培养千余名对外汉语本科生和硕士生;培训外派汉语教师、志愿者和海外中文教师2200余人次;多次承办“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活动;承担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培训。在第八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学校获评“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奖。

  内涵发展增添办学新动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年以来,学校深入实施内涵建设、提档升级战略举措,科学制定出台了《关于提档升级、加快学校内涵发展的意见》,以及人才队伍、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学生成长发展等5个子方案,对深化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作出新的改革探索。

  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力实施“立德树人领雁计划”、“优良学风提振计划”、“创新创业促进计划”、“就业质量提升计划”和“优质生源吸引计划”,不断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大力实施专业特色与竞争力提振工程、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工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标志性教学成果培育工程。构建“通识综合素养+专业理论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把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也均出台具体举措,明确内涵发展的具体目标,从多个维度支撑学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学校把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坚持从严治党,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干部竞聘上岗和任期履职计划,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创新干部培训模式,提升管理效能和治理水平。制定并实施学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联系基层党组织实施办法》,充分发挥两委委员的联系沟通和服务作用,同时聘任熟悉党务工作的离退休老党员同志担任“特邀党建组织员”,不断夯实组织基础,密切干群和师生关系。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及从严治党有关规定。近年来,学校系统深入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党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党委被中央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学校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方式方法。2009年4月,学校在重庆市率先开办了“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养班,创新提出了“三三四四”工作模式,形成了初级、中级、高级“三梯次”培养格局,构建了科学规范的培养体系,培养学员共计6000余人,取得了显著育人实效。《“青马工程”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2010年度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学校“党员承诺制”活动已坚持开展了10多年,实施“学生党员承诺‘七个一’工程”即:“挂一块牌子、诺一句话语、建一支队伍、做一个网站、立一面墙壁、开一间专室、树一面旗帜”。与此同时,每学年重点遴选和培育一批“学生党员承诺”优秀群体和示范团队。学校积极推行学生“自省、自律、自助、自强、自立”为主要内容的“五自”教育,达到学生修己达德、朋辈互喻的良好育人效果。“五自”教育获2008年全国高校优秀校园文化成果三等奖。

  学校在学生中选树先进典型,连续13年举办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遴选自立自强、科技创新、志愿服务、学业优异等方面有代表性的学生组建报告团,在校内进行巡回演讲,累计举办300余场次,发挥了学生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学校还强化实践育人体系,实践育人成果获2011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文化强校打造育人新亮点

  作为师范大学,学校坚持“立教无类,以文化人”办学理念,不断完善文化顶层设计,实施文化强校战略,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实施意见》文件,着力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构建起“人文艺术课程+人文艺术实践活动+人文艺术文化氛围”的大学生人文艺术修养培育模式。引进了音乐、美术、影视、服装等一批高层次文化师资,使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大力发挥文化平台的育人功能,舞台艺术编创工程荣获“2012年度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连续五年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演出。

  6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6万名毕业生,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中西部教育、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中坚骨干力量。据统计,重庆市90%的一级示范幼儿园现任园长、50%的主城区小学特级教师、60%的小学骨干教师均为重师大毕业生。在重师校友中,涌现出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之奉献边疆爱心教育事业的胡忠,陨谢教坛的2011年度感动重庆十大年度人物、被国家教育部门追授为“全国优秀教师”的最美乡村女教师之一曹瑾,2009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以孝为先“砍柴男孩”李露等优秀代表,形成立德树人“传帮带”的良好氛围。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投身西部建设,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达到76%以上,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事业的达40%以上。

  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人才之消长,存乎教育。在未来的办学征程中,重庆师大将不断深化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在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征程中,担当责任,砥砺前行!(王丽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