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应用场景多样化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科技发展将远超人类当前认知,就像水和电一样,人工智能将在未来社会发挥基础性作用。”在近日的一场2020中国未来教育高峰论坛上,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马陆亭指出,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教育手段从传统到信息化、智能化,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过去“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正在疫情影响下加快变革。
“智能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进入创新密集期。”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关成华表示,疫情对全球教育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在线教育成为实现“停课不停学”的唯一选择。在全球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践中,信息技术发挥了技术支撑作用,扮演了引领变革的关键角色。
他强调,后疫情时期,面对更为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为确保教育现代化目标任务的实现,迫切需要认真反思传统教育体系存在的不足,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新生态。当前应该抢抓机遇,积极发挥前沿技术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中的作用,推动科技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以及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终身学习体系夯实基础。
在内外环境变化情况下,信息技术对当前教育形态也产生了多重影响。“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分化,对学生的自我认同产生了极大挑战;课堂教材上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分离,让学校教育产生了课堂与生活的沟壑。”在清华大学教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看来,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当前教育模式滞后的弊端也逐渐凸显。
谢维和指出,在智能技术影响下,教育正在多方面发生变化:一是教育“身手”的延伸,信息技术、数字化工具与手段使教育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和现代化,并丰富着教育学习的工具箱;二是教育“神经”的触碰,人工智能发展正在逐渐取代人类的某些技能与职业,教育中最关键的问题“什么知识是最有价值的”,重新受到人们的追问,成为让人紧张的“神经”;三是教育“痒处”的探索,即自我认同的实现,或认识“我自己”。
疫情之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进一步加深。“只有激发出新的教育形态,才能倒逼教育变革。”马陆亭指出,教育模式的变革受到多种催发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教育的治理模式、办学模式与教学模式产生联动反应;同时,学科与产业在融合的基础上稳步创新。面向未来,企业、学校与政府需要共同努力,迎接智能时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全新挑战。
“教育活动的核心是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自我认同的实现是对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领域中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发展及其应用最根本的要求,即能否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以及更好地帮助教师指导学生实现自我认同。”谢维和说。
在技术赋能下,未来教育也在加快构建新的生态。全国政协原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好未来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国庆主任指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将为智能时代的教育形态变革带来三条关键路径:一是普惠优质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二是赋能教育环节,推动教育改革;三是技术赋能平台,助力产业升级。
王国庆认为,智能化时代学校终将从封闭走向开放,与社会、家庭产生更加多元的互动,而技术创新需要通过更为强大的创新生态平台,在更大范围、更多环节实现不同资源主体的联通协同,进而构建一个更加多维、开放、联接、融合的共生体系。
“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下,面对人力资本需求的新变化,教育系统亟待做出新的变革。”关成华也提到,在科技赋能的背景下,未来教育将会不断呈现出新的业态与新的模式。而无论在未来学校的建设方面或是教育服务性企业的开拓方面,智慧教育的应用场景也一定会更加广泛。(光明网记者 姚坤森)
- 上一篇
互联网时代更需要自我教育、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教育,我有一个基本的观点: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我学习。富有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在自己的兴趣引导下自主学习的能力。一个学生从小学、中学、大学毕业以后,决定他优秀还是平庸最关键的就是他是不是具备了自我教育能力,具备了在兴趣引导下自主学习的能力。现在我们的学校主要用分数评价学生,我相信走出校门以后重新洗牌不可避免,没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很快会暴露无遗,就会走向平庸,这从来都是规律,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表现得尤其鲜明。互联网最大的好处是信息资源的发达和共享,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
- 下一篇
将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编程教育适合每一个学生吗
近日,教育部在给全国政协委员的答复函中称,教育部高度重视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已制定相关专门文件推动和规范编程教育发展,培养培训能够实施编程教育相关师资,将包括编程教育在内信息技术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备受关注的中小学编程教育再次引发讨论。那么,一节编程课到底是怎么上的?学生接受程度如何?适合每一个学生吗?有哪些待解的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北京的一些中小学生,并走访了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