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钦委员:主动应对全球疫情挑战 加快推动教育变革创新
过去的一年,全国大中小学经受住了疫情的大考,在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成功开展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在线教学,确保了教育教学正常运行、同质等效。“疫情防控既带来了挑战,更蕴含着机遇。”2021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围绕这其中的“机遇”谈了自身的看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
“要让信息技术不仅成为工具,而是成为学校运行的‘血液’。”林忠钦认为,要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总结“混合式”教学的经验与不足,针对瓶颈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既要加强教育专网、校园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加强教育教学大数据平台建设,助力解决当前的知识结构和传授方式相对固化、跟不上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需求的紧迫问题,创新变革现有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用数字化方式对教育教学进行场景再造、管理再造、服务再造。同时,他也建议以此为契机,加强国产软件、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此外,林忠钦建议,我们要抓住窗口期,瞄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加快启动优秀青年人才储备计划。他认为,要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更多的博士研究生名额,提升直升研究生比例,让更多的优秀学生有机会在国内一流大学学习深造,并为因疫情原因仍停留在国内的一批海外顶尖大学优秀学子,提供转至国内一流大学完成学业的渠道。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成为抗疫大军的中坚力量。林忠钦认为,这是我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好时机。他建议,我们要以战疫为教材,厚植家国情怀。牢牢抓住全民战疫“现场教学”的大好时机,更加系统深入地向广大青年学子讲好抗击疫情这堂生动、深刻的“大思政课”。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加大内容供给,将伟大的抗疫精神及其背后的鲜活案例及时融入教材、形成案例库,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彰显制度优势,有效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新华网 郭亚丽)
- 上一篇
线上知识付费潮流中的青年人:寻找消费与求知的平衡点
本版图片均为视觉中国/光明图片走进地铁,戴上耳机,90后青年书涵打开英文学习应用程序。在购买了800个“单词上限”后,他开始了一天的学习。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毕业生,筹备留学期间,他购买了网课,下载了笔记软件,开通了某知识网站的会员,还付费参与了五六场线上讲座。书涵的手机上,为学习下载的应用程序占了满满一屏,单是网课一项,他的花费已经超过5000元——“为知识付费嘛,值得。”这样的想法并非他所特有,而是逐渐成为青年群体的共识。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17年以来,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大,202
- 下一篇
全国人大代表黎霞:建议开发未成年人专用手机及专用网络、软件
手机、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却也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未成年人在用手机、互联网学习之余,也容易沉迷在网络游戏、短视频以及各种社交软件的聊天交往之中。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百浩律师事务所主任黎霞建议,国家扶持相关手机生产商开发未成年人专用手机,限制未成年人每天使用手机登陆网络的连续时长与累计时长,避免其过度沉迷手机,影响身心健康;未成年人专用手机必须且只能使用未成年人专用网络、软件,不能登录其他网络,不能下载其他软件。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