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信息化的“水火既济”之路
时不我待,加速变化的世界蒸汽机时代社会的核心需求是动力,用机器代替人力和畜力。电气化时代社会的核心需求是规模化生产,用生产线代替手工。在这两个时代,社会需求和社会分工相对明确,从而催生了大学的学科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而信息时代社会的需求要复杂得多,材料、计算、通信、智能装备、生物工程等技术从不同的角度为人类赋能,从而让社会产生更多的需求。遑论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导致技术
教育与信息化为什么要融合?教育与信息化现状如何?教育与信息化如何融合?
范士喜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深圳 ) 网络与计算中心主任
时不我待,加速变化的世界
蒸汽机时代社会的核心需求是动力,用机器代替人力和畜力。电气化时代社会的核心需求是规模化生产,用生产线代替手工。在这两个时代,社会需求和社会分工相对明确,从而催生了大学的学科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而信息时代社会的需求要复杂得多,材料、计算、通信、智能装备、生物工程等技术从不同的角度为人类赋能,从而让社会产生更多的需求。
遑论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导致技术和应用创新层出不穷。如今,我们已经很难再明确指出时代的核心需求是什么,发展方向又是什么。
智能技术缩短了岗位更新的周期,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人类的自由正得到更大程度的实现。创新的浪潮奔涌而来,社会在“创新,失败,升级,融合,创新”的波涛中震荡前行。
生产力和人的需要决定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决定了人才需求,人才需求决定了人才培养。
不难发现高校的人才培养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更加细化的社会分工需要更加细化更加专业的人才,而传统“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另一方面,难以把握的社会需求(方向)导致培养目标难以确定。
先贤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而我们可以说:“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加速变化”。也许还有人心存一丝侥幸:“人,还是人,没有变化”,但可惜,“人也在进化,也不那么容易把握了”。
火水未济,教育信息化的困境
在分析教育如何与信息化融合之前,我们需要先界定几个名词。
--高校信息化:与高校相关的所有技术以及相关的人、事、物。
--高校基础设施智能化:高校中的网络系统、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库系统以及一些基础运维应用系统,例如楼宇自控系统,安防系统,停车场系统等。
--高校管理信息化:高校管理相关的核心业务系统,例如OA、人事、教务、科研、国际合作、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
--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高校中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信息化系统,例如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学系统、教学资源平台、科技文献平台等。
不难发现,多年以来,高校信息化的工作更多关注于“高校基础设施智能化”与“高校管理信息化”。而高校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换言之,高校信息化一直在高校的核心功能之外徘徊,这或许是高校信息化一直得不到真正重视的原因。
当然,不是说“基础设施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不重要。一方面这些工作对于高校运行效率提升,治理能力提升,以及师生信息化素养的提升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高校在信息化的发展中也有其阶段性的目标。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是新形势,讨论的是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问题,就必须要在“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上下功夫。
现阶段的教育与信息化从某些角度上看是背道而驰的,导致二者不相融合的困境。教育是火,是光,启迪人类的智慧,照亮人类未来,拥有悠久的传承,骄傲且稳定;而信息化是水,是雨,滋润并改变万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改变过程,出现时间较短,多变而不稳定。
二者的特性如此不同,相互融合何其艰难!因此,在高校中,教学管理人员一般不太与从事信息化的人交流。
而信息化人员又常常醉心于技术,讲别人听不懂的技术语言,或者关注学校管理系统,最多参与建设智慧教室、在线教学平台,或协助制作课件之类。
即使有个别信息化工作者主动去找业务部门人员,也往往得不到重视,甚至没有获得回应。长此以往,二者越走越远,何来融合可能。
波澜壮阔,信息化教育的未来
观念的转变是第一要义
教育与信息化融合,必须改变“火水未济”的不相容困境,进入“水火既济”各安其位的和谐状态,从教育信息化转变为信息化教育,让教育从被动变为主动,让教育成为融合的发起者和内生动力。
而信息化作为支撑发挥作用,彻底改变信息化热情似火,教育冷若冰霜的局面。也即,从国家层面,省市层面,校领导和教育的管理者需要思想一致,观念一致,否则就难以扭转困局。
当然,现在各类文件,各类政策,都已经在谈教育与信息化融合问题,在谈基于信息化的教育公平问题等。
这都是好现象,只是效果不会很快显现,毕竟从政策发布到政策的理解和实施需要过程,从法律的强制要求到道德的自发遵守也需要一个过程,从中央大脑下达指令到末梢神经的执行也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有些事情真的需要加速。
教育与信息化融合
泛在化的环境是基础工程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中全方位育人就应该包括泛在的环境育人。充分利用学校空间(教室、实验室、会议室、食堂、连廊、广场、绿地、楼顶、地下室)资源,统筹规划,建设集艺术设计,文化宣传,科研成果应用与展示,学生作品展示,思想交流,学习互动,智能服务为一体,泛在的学习环境。
让一花、一石、一草、一木,都在诉说,都在倾听;让走廊、湖畔、小亭,食堂都可以研讨,都可以成为课堂;突破教室的屏障,让灵感、情感、思想、创新在校园中飞翔;打开校园的围墙,让课堂与社会真实场景互动,与需求零距离接触。
泛在化的教育环境建设,不能为了建设而建设,而是应该根据师生实际的需要,结合学校教学特点,课程的设计,来有序开展,逐步细化,加强师生在环境建设中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激发学习热情,激发创新热情,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知识,人与思想,人与情感,人与社会的泛在感知和互动。
大资源的供给是机制问题
信息化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数据孤岛,教育信息化中教育资源也存在孤岛问题。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孤岛问题比较严重,高校尤其严重。
现在的慕课联盟,优课联盟,以及国家和社会建设的教育资源平台都在不同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个人认为,资源孤岛的核心问题并不在于建设平台,而在于机制。
首先,从资源的建设角度来分析。资源的归属或者确权始终是制约资源供给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学校中的教学资源属于个人还是学校能够对校外提供服务么服务如何收费这三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即“资源的收益问题”。
教育是公益,但资源建设需要价值驱动,应该有免费课程,也应允许付费课程,在正常的工作时间之外当然可以有自我的资源创作,所以资源的建设需要机制的保障。
其次,从资源的使用角度来分析。资源要使用才有价值,而学生的学习是以教师为导向的,采用什么教材,以什么方式授课,使用什么资源,往往都是教师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如果不在教学机制上有所保证,让教师充分引导,可能即便有再多的资源也不会被充分利用。
最后,大规模的教育资源需要平台化运营,更需要个性化服务。通过社会第三方建设,某种程度上规避资源所有权的问题,形成教育资源的“淘宝”。
但教育是一个系统化、体系化的工程,不是简单购买和使用资源。须知,买菜容易,做菜难,做小菜容易,做大餐难。有些人担忧社会教育资源的丰富或者网络大学的盛行会摧毁实体大学。
我个人以为,互联网资源或平台永远不可能取代实体大学,但实体大学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并做出改变是一定的,而且会越变越好。
总之,要让资源有价值,要能够驱动资源的供给,让资源流动能保证资源的平台化聚集,建立资源与需求者最后一公里的渠道,保证资源能被用户使用。
全过程的服务是建设内容
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具体还是要围绕教育的全过程建设应用系统。
教育对信息化需求
首先,教学体系改革需要信息化的支持。课程体系设计、实验设计、教学设计等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内容。
如何保证这些内容的合理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当然需要专家,一线教师以及学生等多方面的研讨。
但更需要信息化的支撑,比如基于文献和国际研究团队的科研成果研究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家需要和市场招聘需求研究构建知识图谱,指导教学改革;建设纵向贯穿本、硕、博的大类课程体系,横向连通多个高校的课程共享互认体系。
其次,教学过程需要信息化的支撑。目前信息化这方面做得已经很好,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室,远程互动教室等已经比较成熟。
但还可以在沉浸式、实景化的教学环境建设上继续下功夫。还可以在教研方面做信息化支撑,例如共享教学资源、教学设计、课程设计等,为教师赋能,提升教学水平和课堂效能。
再次,课后的知识强化验证环节需要信息化的支撑。例如可以基于题库提供知识测试平台,来代替作业。可以通过完成某项社会实践来代替课程实践,还可以建设知识和技能检测平台,让学生实时了解自己的实际掌握情况,甚至在全校和全国的水平。
最后,基于教学过程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将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例如,可以构建学生分类、个性化分析、教学难点分析和学业评价等各类应用。
多元化的评价是成败关键
多元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使其朝擅长的领域发展,而不是千篇—律地上满课程,集齐学分,然后换一个毕业证。
例如,课程相关证书折合一定学分,被应用的发明专利折合一定学分等。再者,可以通过完成某项社会实际需求来代替毕业设计。
而这些需求的发布和对接都需要信息系统支撑。甚至几个人与教师联合成立一个攻关小组共同攻克某项卡脖子技术,所有的学习计划都围绕攻关展开,一切以研究为主。可能三年就能获得博士学位,或者八年后才取得本科毕业证,但研究成果转化获得巨大收益。
当多元的评价体制建立后,每个学生都面临自己的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放飞想象,努力进取,千帆竞发,各领风流。
个性化的培养是终极目标
个性化培养是口号,更是目标,需要长期坚守,更需要稳步推进。
理想的个性化培养需要大量的师资,海量的资源,各类学习和实践的环境,多元且复杂的培养体系,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等,甚至需要动用社会各界力量来支撑教育,将教育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将教育、创新、产业、资本直接拟合,根据需要快速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及能力体系。
个性化是长期的目标,绝不是一蹴而就,必须从容易入手,能见效果的地方切入。例如,个性化图书、论文、课程等资源推荐,每日的日程推送,学业的提前预警,运动、学习、知识的排行,知识图谱评价,能力体系与社会需求匹配度评估,职业发展建议等,都可以率先尝试。
总而言之,目前整个世界、整个社会都在数字化,从天上的卫星,到地下的土壤,从企业生产到政府治理,从生活到工作,所有一切的数字化都在加速前行。
数据的产生,多元的融合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其速度之快,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迅捷。没有信息化思维,不懂信息化就已经落伍,如果还将信息化等同于信息技术,认为自己不需要研究信息化就不仅是思想落后的悲哀,恐怕要陷入被淘汰的危机。
面向未来,人将与科技融合,人的感知能力将得到提升,天上地下,古往今来各类知识唾手可得。而机器也将得到进化,机器替代人类或者与人类协同工作将成为常态。这种大趋势下,讨论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是有必要的,虽然还比较粗浅,但至少已经在路上,这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范士喜,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网络与计算中心主任
责编:郑艺龙
- 上一篇
跟上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时代脚步
教育管理信息化这个概念很早就提了出来。在19年前的2002年,教育部就发布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一部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当然,那时的着眼点还在以网络为基础的连接及行业标准制定衔接上。时代在变迁,技术在更迭,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在不断变化着。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大数据的支撑下,教育管理信息化已经迈进了通过数据的即时性、精准性与可视化所呈现的智慧决策与个性服务时代。如今从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角度来看,技术本身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作为信息化治理主体的高校以及科学决策主体的决策人还
- 下一篇
30个!“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校)”名单公布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布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校)创建单位名单的通知》。经推荐申报、材料和答辩评审、集中公示等环节,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了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校)创建单位共30个,其中,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单位13个,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17个。通知要求,各创建单位要认真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任务,将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通过完善环境、健全制度、创新机制,以促进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核心,以能力素养培育为重点,大力推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