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IPv6规模部署不断加速 专家:把握IPv6带来的创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IPv6的规模部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积极进展。记者从“2020-2021全球IPv6发展与展望”研讨会上获悉,截至今年4月,中国IPv6的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5.15亿,在互联网用户中的占比达到52.1%。专家表示,放眼未来,IPv6将是网络基础设施发展以及产业生态构建的最终方向。加快部署IPv6是加快网络强国建设、加速国家信息化进程、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赢得未来国际竞争新优势的紧迫需求。
IPv6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互联网协议第6版)的缩写,是用于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协议。当前,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应用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新基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IPv6的使用,不仅能解决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多种接入设备连入互联网的障碍。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秘书长兼秘书长闻库表示,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2017年11月,《推进互联网协议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出台以后,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下,务实推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基础设施方面,在三大运营商、CDN企业、数据中心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网络基础设施已经全部支持IPv6。应用基础设施方面,数据中心、云产品、内容分发也初步具备全国全网IPv6的支持服务能力,用户数量和用户使用量取得不菲的成效。可以说,我国IPv6网络高速公路已经建成。
“基于IPv6的新基建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全球IPv6论坛副主席刘东告诉记者,世界各国纷纷发力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推动IPv6、5G、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和协同应用,立足抓住数字化浪潮发展演进的重大机遇,为产业提供新动能,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底座,IPv6下一代互联网将承载着科技、经济、安全等各个领域的全新诉求。下一代互联网以IPv6为起点,将移动性、安全性、差异化服务作为内生机制嵌入网络,使网络能力实现跨越式变革,成为传统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坚强基础和重要引擎。
据记者了解,我国13个骨干网直联点已经全部实现了IPv6的互联互通。IPv6的国际出入口带宽已经完成了从零到有的跨越,90Gbps带宽也已经开通。
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李正茂表示,网络连接正加速从人人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转型升级,中国信息通信业的人口红利已接近天花板,2020年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13.5亿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到95.5%,已接近饱和,未来将走向存量市场,而物联网的发展进入井喷期,新的连接将成为下一个即将爆发的连接红利。2020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已经达到117亿,首次超过非物联网的连接数,实现历史性跨越。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309亿,远超非物联网的连接数。可以说我们正迈入万物智联时代,将为IPv6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闻库指出,中国的IPv6发展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下一步IPv6层面还需要更多的企业和专家携手加速推进,全面提升互联网的质量,提升互联网的水平,让IPv6真正的惠及每一个人。“IPv6一定要有商业化前景,抓住IPv6提供全新的机遇,尽快形成新的业态模式,为互联网发展开拓新的蓝海,把中国的IPv6做好,同时也为世界的IPv6发展做出中国的贡献。”(人民网记者毕磊)
- 上一篇
如何建设高校师生意见交互平台?
高校党组织、行政部门通常采取网上信箱、问卷调查、QQ、微信等方式渠道,与广大师生和党员群众进行单向交流。由于缺少专门的意见建议互动平台系统,这些方式缺乏体系化的监督处理流程,导致对收集到的广大师生和党员群众的诉求意见无法及时进行处理反馈及回应监督。如何在信息化建设中更好吸收高校广大师生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听取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以更好的方式手段及时与广大师生进行在线互动交流,并形成内部监督机制,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关键问题。 系统设计与思考南京审计大学信息化办公室针对师生意见建议渠道需求问题进行充分调研,
- 下一篇
宋学锋:构建融合的高校信息化治理体系
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以数据为驱动力,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教育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以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宋学锋表示,在大学从管理向治理的跨越中,信息化具有特殊优势和广阔空间,是大学治理的关键变量。他表示,在这一转变的具体实现中,高校需要以数据为牵引,通过结构重组、流程再造、数据融通,打造高校治理新生态。宋学锋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从传统管理走向“人、物、事”融合最近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