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慧党建平台建设现状如何?
高校党员群体以青年师生为主,其思想认知深受网络影响,网络已成为其重要的活动场域。
对此,以信息技术赋能党建,建设“互联网+党建”的智慧党建平台,将技术优势和党建政治优势充分结合,破解工作难题,创新机制体制,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人才培养,是新时代高校党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实现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必然要求。
本文选取组织关系在北京市委教工委的52所高校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实地走访等形式调研首都高校在智慧党建平台建设的现状。
首都高校智慧党建平台的实践探索
调研显示,在各级党委高度重视下,首都高校在智慧党建平台建设上起步较早,开局较好。
北京“党员E先锋”的统一信息化平台在各高校普遍使用,一些高校还主动谋划,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党建智慧平台,作出了有益探索。
第一,北京“党员E先锋”信息化平台的普遍使用,为推进北京高校智慧党建打下良好基础。
调研中的52所高校中有51所使用“党员E先锋”平台,通过其实现党员信息报送、组织关系转接等功能,34所高校使用党员发展功能。
“党员E先锋”平台得到了绝大多数调研高校的认同,有45所高校认为信息平台能够满足或基本满足现有学校党建信息化建设需求。
而其中基础信息报送功能切实加强基层党建中最基础和最急需的党建信息统计工作,为构建全市统一智慧党建平台打下较好的数据基础。
第二,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育宣传、培训、考核等党建工作,“互联网+党建”成为高校普遍的做法。
调研显示,48所高校有独立党建或者组织部门的门户网页,有专人负责和实现定时更新;22所高校有面向入党积极分子、党员领导干部的网络学习教育平台,还有13所高校开发了党员测评考核平台。
如清华大学从2012年就开始实施研究生党员的网上民主评议,通过网上评议的数据分析,自动生成党支部和党员“体检”报告,为后续查摆问题和改进落实提供重要支撑和参考。
第三,一些高校探索建设本校特色的智慧党建平台。
调研显示,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七所高校或自行研发、或市场购买,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独立党建信息化平台。
这些平台整体架构和功能设计上略有差异,但涵盖师生党员信息、干部管理、党员发展、党员考核、党员教育培训等基本功能,实现和“党员E先锋”的数据对接,满足本校日常党建工作需要。
首都高校智慧校园信息化前期建设的进展,诸如统一身份认证、数据交换等平台建成则为推进智慧党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都高校智慧党建平台建设的问题原因
调研显示,首都高校整体党建信息化建设开局较好,并在智慧党建平台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整体水平尚处在“互联网+高校党建”初级阶段的现实不能回避,其与新时代智慧党建的要求还存在着差距。
第一,“党员E先锋”的系统功能和用户体验有待提升。
当前“党员E先锋”平台现有功能单一,用户体验有待于提升,部分功能尚待投入使用。
由于“党员E先锋”作为自上而下部署的独立平台,其和各高校的智慧校园信息化整体建设脱节,无法实现平台和本校人事、学籍、教务数据共享交换。
这导致学校报送党建数据仍需要大量人工的反复统计和重复录入。
第二,高校党建信息化平台一体化程度有待提升。
“党员E先锋”的平台功能有限,仅局限在党员基础信息、组织关系等基础功能上,绝大部分的日常党建工作并未涉及。
高校在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建工作时,平台分散,师生分开、内容条块分割等情况比较普遍。
如以党员教育培训网络平台为例,同一高校内党员干部、普通党员、党员积极分子不同群体使用不同的平台,且平台之间教学内容、学习记录等数据无法共享。
第三,高校党建信息化平台的用户活跃度不高。
相比学校教务、学工等信息化平台,现有党建信息化平台功能多局限在单方面的信息收集记录、单向度的宣传教育,涉及党员发展、组织生活、民主测评等基础党建功能有限,这导致平台的使用者粘度和活跃度不够,而且使用者基本为学生,教师党员因种种原因,很少使用。
第四,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智慧”程度有待提升。
受限于数据共享渠道,“党员E先锋”平台实现了基础数据的存储和展现功能,但数据没有“连”起来,更没有“跑”起来,难以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
即使目前建有独立党建信息化平台的高校,依托本校的信息数据中心初步实现数据共享和展现,但预测分析功能还在探索中,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智慧”程度还有待提升。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
既有思想观念上的滞后,包括一些领导和工作人员对互联网时代智慧党建的重要意义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也有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上下级党组织之间和高校内部不同程度存在着“信息孤岛”现象;
还有保障措施的不足,信息化专项经费和通党建懂技术的多元复合型人才的缺乏等。
对此,科学统筹规划就成为了高校智慧党建平台建设的关键。
在整体规划上做到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统一,既鼓励引导先行先试的创新,又做到立足实际的稳步推进;
顶层设计上明确全国、地区和高校各级平台的分工,数据层面打通上下级党组织和高校内部的共享渠道,功能层面上契合基层党组织和师生党员的实际需求,切实打通堵点,破解难点,针对焦点,以信息化技术夯实高校基层党建的基础。
新时代智慧党建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综上,我们提出新时代高校智慧党建平台建设的“1234”工作方案,即:
基于一体化党建智慧平台建设的基本方案,
坚持推进市级和校级平台、线上和线下两个有机融合的工作思路,
遵循数据治理、政策保障、阶段推进三个关键的建设路径,
构建涵盖教育、管理、服务、数据分析四大模块的全要素智慧党建平台。
第一,基本方案上,构建一体化的党建智慧平台。
智慧党建之所以为智慧,就在于其整体性、可持续性、协同性、互动性、个性化。
据此,可以学校党建门户网站为依托,构建集新闻发布、管理教育、数据分析、信息反馈等功能于一体,覆盖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党支部、党员(积极分子)党建工作权对象,涵盖“管、学、考、评、服”党建工作全要素,融合一云多屏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性、集约化的信息化平台(如下图)。
党建智慧平台
而建设信息化平台的关键就是要依据党内法规制度的要求,基于各级党组织、党员差异化的角色予以赋权分工,并以统一身份认证和数据交换共享为基础,打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信息一张表。
第二,工作思路上,推进市级和校级平台、线上和线下两个融合。
面对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多层级平台共存的情况,为避免重复建设,应在依法依规厘清上级党组织和高校党委权责关系的基础上,科学划分各级平台的功能,实现平台之间有效衔接。
我们认为,市级平台应解决党建信息统计报送、组织关系转接等高校与上级党组织之间事务,而校级平台则注重校内党员教育管理和党组织活动管理等日常工作。
两级平台要到统分结合、统分有度,即坚持上级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又注重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创新。
第三,建设路径上,紧扣数据治理、政策保障和阶段推进三个关键。
其一,数据治理是信息化建设的根本驱动。
实现智慧党建的基础和前提在于数据的全面准确和互联互通。这就要彻底打破“信息孤岛”现象,打造一个开放的党建信息系统。
对此,市级层面要打通如组织、学籍等部门的信息壁垒,明确数据规范和标准;校级层面则要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融通各系统数据,建设师生党员信息一张表,实现组织生活的全过程管理。
其二,政策保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出台相关政策制度,统一思想认识和压实责任,要将信息化建设的指标和要素纳入新时代党建工作的考核内容,明确人员、经费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切实将党建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
其三,阶段推进是信息化建设的必经途径。
调研显示,当前党建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甚至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对此,鼓励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的高校试点开展智慧党建平台建设,进而形成示范引领作用;亦可通过针对性、目的性的市场培育,以校企联合引入市场资源来扩容智慧党建的技术研发力和社会影响力。
第四,框架结构上,集党建管理、教育、服务、数据分析全要素平台。
其一,党员在线管理平台,集合各级党组织以及党员基本信息库,干部管理、党员发展、党员评议以及组织生活记录等功能。
其二,党员在线教育平台,集合专题学习、网络党校、在线考试和在线认证为一体的综合学习中心,可根据领导干部、普通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不同学习需求提供相应的学习考试内容。
其三,党员精准服务平台,依托门户网站开展信息发布、新闻展示和信息反馈,通过党员个人中心提供政策法规、会议通知、组织活动等信息反馈以及组织关系转接、党费缴纳等业务办理。
其四,智能数据分析平台,融汇校内师生数据资源,建成党组织和党员信息一张表,运用大数据技术,以可视化的分析和多维度的对比,实现全方位数据统计,打造智慧党建地图,形成党员画像健全和专题考核评价数据。
*本文系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2020年度党建研究课题“新时代高校智慧党建平台建设的实践和思考——以首都高校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4
作者:王婷婷(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吕淑艳(中国政法大学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张永然(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责编:郑艺龙
- 上一篇
教育部部署开展教育系统网络安全监督检查!5月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进展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日前发布《2021年5月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月报》。2021年5月全国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有何新动态?一起来看一下…… 2021年5月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月报【摘要】教育部部署开展教育系统网络安全监督检查,2020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开展视频答辩工作,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进行验收。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深圳实验区授牌。北京、重庆等多地印发2021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北京市海淀区举行“智慧教育示范区
- 下一篇
教育部2021年人工智能条件下教育社会实验专题培训第二期开班
2021年6月25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主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承办的2021年度人工智能条件下教育社会实验专题培训第二期培训班在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区举行。“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湖南省)以及首批8个“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北京市东城区、山西省运城市、上海市闵行区、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沙市、广东省广州市、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河北雄安新区)等10个实验区域的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实验工作的校长和教师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