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教研室试点来了,协作共享跨越时空山海
7月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的通知》,受到各地高校关注。
早在2020年初,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工作要点中关于“全面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到,要探索推进“虚拟教研室”项目,以现代信息技术助推教学组织建设。今年初,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1年工作要点中关于“主动求变,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组织模式创新变革”中也继续强调要探索推进“虚拟教研室”项目。日前正式通知发布,为虚拟教研室展开进一步指明方向。
实际上,对虚拟教研室的探索,清华大学已经在路上。近年来,清华大学以“电路原理”课程为依托,同全国多地高校实施跨校协作教研,带动不同学校推进融合式教学改革,一批参与其中的教师所负责的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取得了较好反响。不少高校教师认为,基于互联网的跨校协作教研的开展,为未来建设虚拟教研室积累了经验。“相信虚拟教研室的出现,将为教育质量提升带来新面貌。”
虚拟教研室是什么?它和传统教研室有何不同?未来如何更好建设虚拟教研室?
近期,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青海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贵州理工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三峡大学等全国各地12位“电路原理”相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负责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建议。
“智能+”时代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
7月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的通知》指出,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首批拟推荐400个左右虚拟教研室进行试点建设,探索“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标准、建设路径、运行模式等。通过3-5年的努力,建成全国高等教育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
对很多人来说,虚拟教研室还是一个新名词,何谓“虚拟”,如何“教研”?
不少受访教师认为,虚拟教研室不同于传统教研室,有利于开阔视野,弥补传统教研方式的不足。教研室一般指校内同一门课程或者同一类课程教师构成的基层教学组织。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教学的出现,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基于网络的教研活动日益增加。传统的教学研究组织开始发生变化,开始具有虚拟教研室的雏形,其组织方式更为灵活,形态更加多元。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参与其中,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联互通。
对于虚拟教研室的实践,不少学校已经开展了先期探索。以清华大学为例,自2013年起,电机系电路原理课程开展了网络在线课程,并无偿将“慕课”资源共享给南京大学、青海大学、贵州理工学院等学校,带动这些学校共同推动教学方式改革,形成基于在线技术的跨校协作教研。
此后,作为牵头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电路原理”负责人清华大学在线教学/融合式教学专家指导组组长、清华大学电机系党委书记于歆杰教授还建立了“电路虚拟教研室”、“电路教师之家”等兴趣群,吸引了各地高校电路原理教师积极参与,教师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群内提出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分享教学中的经验和心得,并就相关课题展开讨论。
实际上,关于虚拟教研室,教育部此前已在相关文件和新闻发言中有所阐述。
2020年2月4日,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到,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充分发挥各专业“虚拟教研室”的组织载体作用,加快研发一批有特色、代表性强、数量充足的在线试题,服务学生在线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程挑战性。
在今年2月23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今年将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主题,着力在打造质量标杆、强化教学管理、推进专业认证三个方面下功夫,引导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走向深入。在谈到强化教学管理时,吴岩进一步指出,要探索推进虚拟教研室项目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清华大学在线教育中心主任、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汪潇潇认为,虚拟教研室的一种实现方式是,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一起探索同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清华大学带动各地高校教师进行基于在线技术的跨校协作,正是基于“智能+”时代的教学改革新探索,一定程度上是对虚拟教研室先行先试。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深化虚拟教研室的落实,建立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以共享助力教育公平
“我们为什么很早就开始做这个事了呢?”于歆杰教授谈及了一段往事。
“你们的故事讲得这么好,你们的探索听上去确实很精彩,可是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用不上,只有欣赏的份。”2012年,于歆杰在其他学校做报告分享电路原理课程改革经验时,有听众向他提出了疑问。于歆杰发现,确实有时候好像我们讲得激情澎湃,听众却不感兴趣。
图片
于歆杰意识到,清华大学要做的不仅仅是分享自己的经验,也要更加注重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合作,才能真正对他人产生影响和帮助。于是,2013年开始,他借助“慕课”资源,将其无偿共享给一些高校老师,并直接到各校实地听课考察,结合不同学校实际,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在于歆杰看来,做慕课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就是推进教育公平。线上慕课资源不仅可以用来服务社会学习者,也可以很好地开展教学改革,一方面是改善清华自身的课程治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其他学校创新教学方式。“之所以把慕课作为载体,是因为慕课的基本逻辑,就是让全国人民都能学明白。从资源可用性来说,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电路原理”负责人、贵州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陈燕秀是最早加入跨校合作的教师之一,经历了几年的摸索,她真切体会到跨校教研给学校和学生们带来的益处。陈燕秀说,贵州理工学院和清华大学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学生基础也相对薄弱。一开始使用清华大学电路原理慕课资源时,很多学生都觉得太难了,跟不上。为此,陈燕秀在使用清华大学慕课资源的同时,又结合学校自身情况,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方案和针对性教学资源。从把重点挑出来带着学生学,到设计填空题引导学生思考,再到制定导学单引导学生自学,学生的接受情况越来越好,听得越来越明白,能力也不断提升。
“虽然使用的都是一样的线上资源,但是不同学校能够发挥各自特点,实现本土化教学,这就是跨校教研的魅力。”这期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电路原理”负责人、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朱桂萍也给予了很多帮助,陈燕秀遇到任何教学方面的问题,朱桂萍都第一时间回复和指导。在共同教研合作中,朱桂萍也感受到,“这并不是清华大学单向输出的过程,各学校也不会完全照搬我们的做法,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新想法,新做法,也常常给我们灵感。”
以交流激发灵感火花
据国家级一流课程“电路原理”负责人、青海大学水利电力学院教授张强介绍,学校内部的教研室一般每2周举行一次教研活动,老师会就提高教学质量等议题进行研讨。在校外不同学校之间也会不定期进行交流,通过微信群、线上会议等网络载体进行,就电路原理这门课程切磋交流。“通过与校外同行交流,常常会收获新的灵感和思路,从而打破思维的局限。”
“自己学校老师讨论的话,思路和教学方式趋同性多,不同学校的话,不同老师有完全不一样思路。”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电路”负责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刘洪臣说。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电路”负责人、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黄辉也谈到,我们在群里研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碰撞出很多火花。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仅获得了知识上的拓展,也受到了精神上的感染。
“从教学理念到行为都发生了质变”陈燕秀坦言,受到清华大学治学严谨态度的影响,自己对教学也更加敬畏,上课不仅更注重自己本身知识理解的正确性、严谨性、体系化,还要认真琢磨学生怎么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态度的改变带来行为的改变,这是又一个层次的教学相长。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电路原理”负责人、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教授程杉坦言,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过去的不足。“之前有个误区,总是想把自己知道的都一股脑教给学生,但参与虚拟教研协作后,开始有意识地区分哪些可以放在线上学,哪些内容需要精讲,这个启发很大。”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负责人、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姚缨英认为,当前提出的虚拟教研室,是一种十分便捷的教研方式,体现了多样性,接触的老师比校内人员更为广泛,层次也更为丰富,无论是教学、教材、方法、工具还是教改,其供和需的诉求更加丰富,遇到具体问题,容易集思广益。
以开放寻求合作共赢
令于歆杰、朱桂萍惊讶又感动的是,学堂在线2017年在海南举办的雨课堂培训期间,一位已经64岁,讲了40多年课的教授也来学习,成为年龄最大的学员。
这位教授是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的段哲民教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电路基础”的负责人。他笑着告诉记者,当时去学习的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教师,就我一个老头儿。但年轻人思想活跃,能追寻时代技术发展,开发基于新技术的教学方式,给教学带来很多活力,这是我们需要跟上和学习的。“不要固步自封,要多交流才能进步。”
当然,也有人担心,把自己积累多年的经验分享示人,就像是把“祖传秘方”公开了,一下子就会被追赶甚至超越。那么,到底如何在竞争与合作中寻求共赢?
“封闭带来落后,只有开放、共享才能够实现引领。”于歆杰始终坚信,真正的学者,是能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享答案的人,他能够找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愿意把这个结果和别人分享。于歆杰意识到,过去好像只有封闭、保密才能引领,但如今教育观念和形势都已经出现巨大转变,只有开放、共享才能够更好实现引领。“难道你不愿意把自己的好经验、好做法分享给大家,把自己的理念传递出去吗?”
“我们到了这个时代,如果能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和别人分享,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事情。”张强也谈到,近年来在清华大学的指导和帮助下,青海大学的电路原理课程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探索。通过于歆杰老师的引荐,也到很多学校去分享、报告,带着更多人去实施课程改革,实现了共同成长。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电路与电子线路2”的负责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刘圆圆分享道,几年前也尝试做翻转课堂,但一开始并不算成功,后来自己把最初失败的经历分享给更多人,也可以帮助更多人少走弯路。“在跨校协作教研过程中,感受到大家作为大学老师的社会责任感非常强,他们非常无私,给我们很大启发。”
探索虚拟教研室新路径
对于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路径,教育部高教司12日发布的通知中明确,要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协作共享、坚持分类探索,创新教学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开展教师培训。
对于未来虚拟教研室的具体落实,受访教师们也就工作实际提出了意见建议。
“要进行深入交流,而不是浅尝辄止。”有了多年与全国各地高校进行跨校协作教研的经验后,于歆杰表示,有效的跨校协作,必须建立在深入交流的基础上,要在充分考虑各自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展具有可操作性的合作项目。“绝不是打一个电话就完了,而是要多次交流、定期交流、定制化设计。”
于歆杰认为,未来,不仅学校内部教师之间进行教研合作,不同学校之间也可以自由结组交流探讨,虚拟教研室和传统教研室将形成纵横交错的矩阵结构,共同发挥作用。
朱桂萍提出,要充分调动教师活力,充分认识虚拟教研室的重要作用,希望各地学校能够在硬件设施、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保障,从而保障虚拟教研室常态化运行。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电路理论基础Ⅰ”负责人、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杨文荣说:“新时代,新要求,教学也要再造课程目标、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和基于工程案例的理实结合。”
姚缨英建议,需要培养骨干;经常发起讨论话题;组织一些有趣的交流和活动;也可以针对教学和教研方面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更深入的研讨。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电路”负责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齐超表示,虚拟教研的内容也可以不局限于具体技术问题,还应注重课程思政的建设与交流,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虚拟教研室实际上就像我们网上教学一样,把我们的交流放在网上,是比较好的方式,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学术动态。”段哲民指出,无论教学方式和手段怎么变化,都要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最终让学生受益。参与教师也要摆正心态,要不慕虚名、耐得住寂寞,做实实在在的对学生成长有益的事。
作者:杨洋
- 上一篇
虚拟教研室试点来了,协作共享跨越时空山海
本文由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授权全文发布7月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的通知》,受到各地高校关注。早在2020年初,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工作要点中关于“全面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到,要探索推进“虚拟教研室”项目,以现代信息技术助推教学组织建设。今年初,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1年工作要点中关于“主动求变,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组织模式创新变革”中也继续强调要探索推进“虚拟教研室”项目。日前正式通知发布,为虚拟教研室展开进一步指明方向。实际上,对虚拟教研室的探索,清华大学已经在路上。近
- 下一篇
高校线上服务大厅如何支撑门禁管理?
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直没有停下脚步,近年来,智慧校园的建设逐渐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智慧校园建设使师生可以更有效、更方便地利用校园网以及互联网来开展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活动[1]。因此,智慧校园的长期发展需要大量丰富、活跃的应用软件支撑,而传统的数字校园缺乏底层统一平台支撑,应用的开发缺乏标准,各应用系统的业务个性化、碎片化严重[2]。如何优化师生的办事方式、提高办事效率,一直是高校行政部门,特别是信息化部门的研究热点。一站式服务大厅是基于微服务架构下的应用流程引擎平台。因其可灵活、快捷地搭建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