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手握论文12篇,为何被导师批“不务正业”毕业延期?
文/学个习
越来越“卷”的不止是考研(硕士),其实还有考博。
今年,我们科室里总共有11个人考博,最终,只录取了一个人,有人连着6年都在考,依旧没考上。
可见,能够考上博士研究生到底有多不容易。
而博士研究生,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能代表其在某个领域的权威,因为,想要博士毕业,研究必须足够深入,还要有所“创新”。
所以说,每年能够按时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并不是很多。
最近,就有一位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延期”博士终于通过了答辩,顺利毕业。
而其导师却发表了一篇“批评”该学生的文章引发了热议。
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12篇,申请专利8项,获奖50多项
我们下面截取一段该导师在答辩会最后“批评”这位博士生的总结发言。
教授说:“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要能坐冷板凳,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研究课题做好”。
教授还说:“你们看看xxx(该博士生姓名)同学论文的最后几页,她在读博期间,参加了太多社会活动!发表论文12篇,获得专利8项,参与课题11个,自己主持的还有4个,还参加了很多国际会议,参加了无数比赛,光获奖的就有50多个……简直亮瞎我的眼睛!”。
那么,一个读博履历看起来如此优秀的博士生,为什么会被导师“批评”呢?
原来啊,这位博士生在读博期间所从事的大部分工作都与其博士课题无关,准确来说,是与科研无关,为此,教授非常生气,这也是该博士生毕业延期的主要原因。
该生发表的12篇论文中,只有一篇一作SCI,勉强能够达到博士毕业要求,其他论文都是“打酱油”的。
然后,教授对这位考生的评价有两点。
① “原地翻跟头”,看起来眼花缭乱,实际上没什么进展;
② “螃蟹吃豆腐”,祸害的多,吃进去的少。
不得不说,教授对于该同学的评价非常中肯,也是针针见血,丝毫不留情面。
同时,对于教授的评价,也获得了广大网友的点赞与支持。
对于教授的言论,网友也是纷纷点赞表示支持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老师评论说,“坦诚的好教授!一定要分清主次,以学业为主,把主要任务完成好,而不是沽名钓誉,贪图虚名。”。
还有网友表示,“这样的教授太难得了,师者传道胜于授业、解惑”。
“太棒了!良心教授!”。
确实,这位导师与其他很多导师不同,在学生毕业答辩上,导师更多的会给予学生鼓励与祝福,像这种“批评”的声音并不多见。
相信,导师对自己的学生也是爱之深,责之切,希望她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多一些专注,这样,路才能走得更长,走得更远。
其实,作为一名读研过来人,更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就业形势严峻,坐“冷板凳”更需要一颗坚定的心
正如很多网友说的那样,这位博士生之所以在读博期间各种“折腾”,而不是潜心做研究,主要还是因为她可能压根就没有想过将来要一直从事本专业的科研工作。
她,只是想获得博士学位,而博士学位,更像是她的一个踏板,能够帮助她进入更高的平台。
所以,她读博期间的经历非常丰富,各种项目都要参与。
我想,这种选择对于个人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在当前就业形势之下,特别是像生物、化学、农学这些“天坑”专业,大家都先想要解决就业问题。
但是,这对于整个科研环境来说,却具有反作用。
我想,这也是这位教授比较生气的主要原因吧。
毕竟,既然已经读到了博士阶段,就应该打消“混学历”这种念头。
还是应该潜心做研究,这不光是为了自己的学历,更是为了能够为某个领域增砖添瓦,哪怕能做出一点点贡献。
所以说,就业形势越严峻,坐“冷板凳”就越是一种挑战。
最后,还想说的是,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应该进行试错,也应该不断尝试,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与出路。
但是,这种试错越早对自己越有利。
比如,在我们本科阶段就是最好的试错机会,因为,如果不喜欢大学专业。
你可以申请转专业;
还可以辅修第二学位;
你还可以跨专业考研。
但是,等我们到了研究生阶段,特别是读博士研究生阶段,如果,还在“折腾”,还在尝试的话可能就会存在问题。
这个阶段,是早都应该找准一个努力的方向,不断深入进去,这样,可能才会不枉费青春,才能做出成就。
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保持一定的专注力,先织好属于自己的那一片“锦”,然后,再想着“添花”的事。
也许,一年、两年,你觉得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等坚持几年以后,这种差距就会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