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是我人生历程的加油站”
——记中国矿业大学援疆干部才庆祥
中国矿业大学“653”工程露天开采首席科学家、采矿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学术方向带头人才庆祥,3年援疆工作中,他将塔里木大学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用真才实干赢得学校师生员工的信任和称赞。
■本报记者 蒋夫尔
“援疆是我人生历程的加油站,有了3年的援疆经历,我工作时的思考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都发生了变化,做什么都更‘接地气’了。”谈到援疆的感悟,中国矿业大学援疆干部才庆祥在接受采访时,如是告诉记者。
2011年8月,中国矿业大学“653”工程露天开采首席科学家、采矿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学术方向带头人才庆祥,作为第七批援疆干部,从江苏徐州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启了支援塔里木大学的新征程,也翻开了他人生的新篇章。
从拒绝到接受,援疆让人生升华
“我至今还记得,当时我正在出差,接到学校电话,让我去援疆,到塔里木大学任副校长。由于这个消息来得很突然,我没有一点思想准备,担心做不好援疆工作,当时就拒绝了。”才庆祥说。
后来,学校领导找才庆祥谈话,告诉他援疆是中央的战略部署,是国家需要。一番话,让才庆祥认识到援疆工作的重要性。“我答应了,并表示一定尽全力做好援疆工作。”才庆祥说,“党和国家培养了我,现在边疆需要我,我义不容辞。”
“之前我只听说过塔里木大学,但具体在哪儿,并不清楚。来了之后看到一所占地3000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设施完备、绿树成荫的现代化园林式高等学府坐落在大漠深处,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使命感。”才庆祥说。
塔里木大学是王震将军于1958年在三五九旅进疆干部队的基础上亲手创建的农垦大学,因农垦而生,因农垦而兴。50多年来,一代代塔大人与创造生命奇迹的胡杨相伴,在大漠中顽强地生存、发展和壮大。“了解了塔大,也了解了塔大人,我觉得选择来塔大,就是选择了一种光荣、一份责任、一份奉献。”这既是才庆祥对组织的承诺,也是在援疆工作中的实际行动。3年援疆,他将自己当作塔大人,将塔大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用自己的真才实干赢得塔大师生员工的信任和称赞。
专注抓科研,帮助学校实现新突破
一到塔里木大学,才庆祥便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搞清楚情况,援疆该做什么,就无从下手。”才庆祥说,“这是援疆工作科学精神的体现,必须这么做。”
作为一名援疆人,他接过援疆接力棒,建制度、搭平台、抓项目、育队伍,使教师从不敢、不会、不愿到积极主动申报科研项目,项目申报成功率逐年提高。3年间,他多次带队访问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单位,积极探索教学科研合作新模式。在他的带领下,塔里木大学与浙江省文物局、新疆文物局、浙江大学签署了“四方战略联盟”合作协议、与浙江大学共建“新疆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与华中农业大学设立联合科研基金、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协议,这些都为塔里木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年来,塔里木大学年度立项经费从几百万元增长到几千万元,国家级项目立项数从个位数增长到两位数,国家级重大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获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新增“国家西出战略与丝路文明共享”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10多个,获批高端外国专家项目15项。值得一提的是,才庆祥作为项目团队负责人申报成功的“南疆沙区生态修复与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与示范”项目,立项经费2200万元,是塔大有史以来最大的国家级科研项目。
此外,才庆祥先后率团赴南疆,与5个地州的16个县及4个师的22个团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开展科技攻关、科技扶贫及科技培训工作,联合申报自治区和兵团重大科技攻关专项10余项。他的援疆也为塔大和中国矿大之间架起了友谊桥梁,校际合作交流、联合科技攻关、联合培养人才等合作联动开展。
夫妻共同援疆,一生情系塔大
才庆祥不仅自己参加了援疆,他还带爱人刘丰一起援疆,这在塔里木大学被传为佳话。
刘丰是中国矿大最受学生欢迎的英语专业的教授,考虑到塔大还没有一位英语教授,在两校领导的支持下,她于2012年年初也来到了塔大,承担学校英语教学、青年教师培养及出国英语培训任务。
“从我开始援疆到现在,我的家人没有一句怨言,更多的是担心与挂念,尤其是妻子的到来,给了我莫大的支持与安慰。”才庆祥说。
然而刘丰来援疆并非没有阻力。其中最大阻力来自于她的父母,因为两位老人已经80多岁了,而刘丰的姐姐身体一直不好,她的妹妹在2008年因患癌症去世了,这些事对刘丰的父母打击非常大,一说到援疆,他们坚决反对。最后,在才庆祥的努力劝说下,他们才最终同意。
“援疆3年,塔大上下没把我当外人,领导班子间的包容和谐,同事间的纯情友善,尤其是塔大师生乐观、包容、坚守、开拓、奉献的高尚品格,使我感受到了兵团屯垦戍边精神和塔大胡杨精神的博大精深,让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了升华,这段经历是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不论何时、何地,我都会信守一个承诺:三年援疆行,一生塔大情。”才庆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