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学术”成为“垃圾”?
编者按 本版关于“学术垃圾”的议题引来持续关注,高校学者、中小学教师、社会人士纷纷投来稿件表达他们的看法。本文作者在来函中表示,读《光明日报》11月4日的《到底是“学术”,还是“垃圾”?》一文后收获良多,特撰一短文,抒发感想。从短文来看,身在学术圈的作者必然在“学术”与“垃圾”中纠结,某些方面虽是一家之言,却倒出了学者的苦水,让我们看到“学术垃圾”的清除不能只是依赖学者的自律、同行的评议,学术圈里的“去行政化”同样重要。
自以为是地撰写了一篇学术论文或一本学术专著,最后发现是对前人的低水平的重复,这不能不说是学者的悲哀。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在于学术研究以某种需要为导向,缺乏为学术而学术的精神。
抛开那种为了个人名利需要而进行的学术研究不说,即使是单纯为了社会需要的目的而进行的学术研究,也很有可能使“学术”成为“垃圾”,当然“垃圾”也有用途。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的需要,学术被当作一种工具,学术研究只是为了满足一时的政治或经济需要,虽然在政治或经济发展上作出了贡献,但学术本身却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为了某种需要,可以忽视前人的研究成果,甚至作出全盘否定;可以对研究对象作出片面的理解或曲解,专门挑出适应需要的来说;甚至可以违背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篡改或虚构事实,或随着需要的变化随意改变自己的学术观点,这样的学术不成为“垃圾”才怪。
学术有社会价值,但不能因社会需要而成为工具。学术之所以有社会价值,必须严格按照学术研究的规范,这就是要有为学术而学术的精神,这是学术的“内功”。学术不是不要顾及社会需要,而是要在练好“内功”的基础上,坚持学术的独立性和实事求是精神,才能真正满足社会需要,实现学术的真正价值。
但是,现代学术之复杂,既要研究学术本身,又要从事学术应用的工作,这对于大多数学者来说,是无法兼顾的。自然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也应该做出这样的分工。学术研究是基础研究,应当较多地考虑学术本身的东西,否则,“学术”就有可能变成“垃圾”。至于学术的应用研究,当然是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
需要指出的是,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之基础,基础研究受到伤害,最终又会影响应用研究。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也是这样。因此,如果基础研究产出的是“垃圾”,那么,应用研究又会好到哪里去呢?反观今天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大都在搞应用研究,有谁能够支持基础研究?又有多少人愿意从事这种研究?在缺乏足够的基础研究情况下,又如何能够保证学术研究不致于产出“垃圾”?所以,要使学术研究不会产出“垃圾”,就应当加强和支持基础研究,培育为学术而学术的精神,而不是一味地以学术之外的功利和需要为导向,以时间和速度作为对学术的要求。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不只是说学术要有长期积累,而且是说学术与功利要有相当时空距离的“冷清”,而不是为一时之需紧“闹腾”。(乐爱国 作者系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