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战”能否引入转会制
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去中部挖优秀人才,中部地区高校去相对落后的西部挖;一线城市高校去省会城市高校挖人,省会城市去地市高校挖。这在加速人才流动的同时,也造成高层次人才无序流动——
目前,全国超过700所高校在发布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诚聘优秀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英雄帖”在网上随处可见。一场不见硝烟的高校人才战正在打响。
■实习生 向倩芸 本报记者 柯进 11月30日发自北京
“提供科研启动经费3000万元以上,安家费200万元,年薪100万元……”这是近日河南科技大学针对两院院士发出的人才引进“英雄帖”。
“年薪百万招聘人才”,如今早已不是新闻。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超过700所高校在利用各种传播平台发布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仅在科学网人才频道,就有近百所高校的人才招聘广告,其中,“诚聘优秀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这些惹眼的“英雄帖”在页面随处可见。这意味着一场不见硝烟的高校人才战正在打响。
高待遇成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码
2013年11月,河北工业大学在科学网的人才频道上挂出了自己的招聘广告,为正在筹备组建的能源装备材料技术研究院招募学科带头人。如今,一年过去了,该研究院虽招聘了5名学科带头人,但还急缺大量杰出人才,尤其是具有国际视野的海外学者。
求贤若渴的不只是河北工业大学。中国教育报记者随机点开数十所高校的招聘广告,其中既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985工程”或“211工程”名校,也包括像中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这样的地方高校。记者发现,这些高校都在面向各类高层次人才广发英雄帖,纷纷“招兵买马”。其中,“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是各高校激烈争夺的对象。
“校方主要是按年龄、教育背景、学术水平等标准对人才进行划分。就我们学校来说,希望通过引进领军人才带动整个学科发展,起到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北京交通大学人事处有关负责人说。
以高待遇为“诱饵”,全面“撒网”,重点“捕捞”,已成为各高校网罗高层次人才的基本操作方式。在名目繁多的高校招聘公告中,除校方提供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购房补贴、实验办公用房外,还帮助解决配偶工作、家属进京户口以及子女入学等人才流动的后顾之忧。比如,山西大学对引进两院院士人才所列出的科研启动经费多达数百万元,其中,理工科500万元、文科200万元。
文科专业历来是学科建设中的“弱势军团”,但一些传统的非文科院校如今也加大了对文科人才的引进力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事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目前学校正朝着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建设。”在该校2014年教师招聘计划中,除了传统的农林类专业外,还包括人口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多种文科专业,仅人文学院招聘人数就达10人。
“海归”和“科研达人”成高校争夺焦点
在数百份高校招聘公告中,中国教育报记者发现,不仅“诚聘国内外人才”是这些高校的共同诉求,而且大多数高校对具有海外名校留学背景的人才特别“偏爱”。
天津大学2014年经管学部教学科研岗位招聘启事上说,教授、副教授以及讲师等岗位,不仅要具有博士学位,而且明确“对有国外知名大学留学经历的博士或博士后优先考虑”。
在待遇方面,有无海外背景、是否为海外名校毕业这些因素在部分高校也表现出明显差异。西南大学在招聘教学科研人员的待遇中规定,国内博士、博士后一次性奖励5万元,科研启动经费5万元(人文社科3万元);海外博士、博士后一次性奖励1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10万元(人文社科6万元),而大学排名世界前100的海外博士、博士后的奖励更多,一次性奖励15万元,科研启动经费20万元(人文社科10万元)。
为何这些高校如此青睐海归人才?北京交通大学负责招聘工作的张老师说:“高校如此考虑的原因,在于这些海外人才在国外待过几年,更具国际视野,眼界也更开阔,在一些高端国际层面的交流上更具优势。当然,这也并非绝对。不过,就我们学校近几年所招聘的人才而言,具有海外名校留学背景的人才数量逐年上升。”
除了要求人才有海外名校留学背景,记者发现,科研能力也是高校决定是否引进某位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招聘公告中,河北工业大学要求,国内院校博士毕业生起始学历与最高学历均应为“985工程”或“211工程”院校毕业,并对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参与课题层次均提出了详细要求,待遇也有相应差别。据该校相关工作人员解释:“看重毕业生的起始学历和论文课题,是考虑到人才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养,毕竟对高校来说科研水平的高低至关重要。”
采访中,几乎每所高校的人事部门负责人都表示,招聘相应学科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是他们目前工作的重点,甚至有的高校人事部门的主要精力是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检索相关知名学者信息、研究“挖人”策略。
转会制能否缓解人才无序流动
“现在,各地只要有一点经济条件的高校,都在想方设法挖优秀教师,甚至有的高校从其他高校挖走整个科研团队。”中部一所省属高校的人事处处长说,“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去中部挖优秀教师,中部地区高校去相对落后的西部挖,地处一线城市的高校去省会城市的高校挖人,省会城市的去地市高校挖,部委属高校挖省属高校教师,省属高校从地方高校挖,这种既有横向又有纵向的人才争夺,在加速人才流动的同时,造成了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无序流动,给不少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造成了较大冲击,甚至不少高校投入巨大资源好不容易为一位优秀教师组建一个科研平台,还没等运行起来,可能这位优秀教师就被其他高校挖走了!”
“这是由国际和国内人才竞争大气候造成的,也就是说,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我们的评价体系与政府资源投入密切相关,相关部门对一所高校评价越高,政府投入的资源就越多。而过去多年来,我们官方评价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办学实力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偏重于看它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方面的发展,以及重大科研成果的多少,而这些方面的发展程度又取决于学校有没有足够的高水平师资。这种偏重于结果的评价体系实际上也诱发了高校之间互挖人才。”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认为,增强教师的流动性,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人才流动更多的是受区域行业和校际间发展不平衡及待遇差异等因素驱动,呈现出无序和单向流动态势。
如何解决教师的这种无序流动?“当前可尝试的办法是,国家层面可以借鉴优秀的体育运动员从一个俱乐部转向另一个俱乐部服务的转会制做法,建立优秀教师人才的‘转会’制度,为优秀教师流动设定一定的门槛。”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认为,“按照优秀教师的流动去向进行分级,比如一级流动、二级流动,教师从地级市流入省会城市,可以设置一个转会费用标准,教师从省会城市流向一线大城市,也可设置一个更高标准,流入地学校就得向流出地学校支付相应额度的‘转会费’。”
也有专家认为,转会制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可能会对中西部高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与此同时,这一举措也存在“政策软肋”:首先,教师的“转会费”该由谁来埋单,是教师还是高校?其次,“转会费”把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能力货币化、等级化,这是否会造成对教师人格的不尊重?再其次,转会制给正常的人才流动设置了“门槛”,它与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是否相悖?同时,专家担心这种转会制会产生反向激励作用,导致强校更强、弱校更弱,反而会影响人才的合理流动和高校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