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编剧陈彤:你只管抓住下一个梦想
前不久,在由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国银行和中国青年报联合主办的“中国梦·谁的青春不奋斗”2014年度助学·筑梦·铸人活动主题报告会上,金牌编剧陈彤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数百位学子一起分享了自己的挫折与梦想。
2003年,因为一场大病,陈彤无法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记者工作。此前她梦想着成为一名像法拉奇一样的记者。
一个很平常的午后,没有任何准备的她被医生告知患了肿瘤,病情十分严重。那是陈彤第一次经历特别大的挫折。在那之前,她眼里的挫折不过是失恋、被同学误解或者被领导毙稿。
在医院治疗的半年,陈彤的世界几乎变为黑白。回家养病的她每天都重复着一模一样的生活:吃饭打游戏、看书看电视。那段时间,陈彤唯一不能做的就是看报纸:因为有着职业习惯的她会忍不住地思考每一条新闻的后续报道和评论。
来到报社,她发现所有人都在忙碌,站在过道上的自己只能给其他人让路。陈彤突然意识到,不能再上夜班、不能再跑突发新闻,“我以后干什么?”
于是,陈彤做了一件无聊的事:每个星期花两天时间去医院,不挂号,只在诊室门口等着医生忙完进去聊天。
最开始,医生还会交代她并不用常来。可慢慢地,医生发现了陈彤的问题。
“其实很多肿瘤患者并不是死于化疗,而是抑郁。”医生说,人之所以会抑郁,不仅是因为遇到重大挫折后无法接受现实,还会因为生病后与社会脱节,“抑郁症也会死,甚至死亡率比肿瘤还要高。”
医生要求陈彤恢复社会交往。
“换一个切合实际的梦想,你能不能写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里面每一个人物都经历了很多挫折,但最后有一个圆满的大结局。”尽管这也许是医生厌烦的说辞,但陈彤还是听从了医生的建议,用很长时间把故事写了出来。
没想到,这却成了她写作路上“自取其辱”的开始。一个在文学杂志工作的朋友向主编推荐了陈彤的作品,得到的回复是:“我们又不是慈善机构,难道要接受所有癌症患者的投稿吗?”
“遇到挫折首先要耐心,等它过去,第二件事是发出求救信号。”当时,陈彤发出的求救信号就是把自己的作品发给很多杂志,也写了很多专栏。从最开始找别人写不收钱的专栏,到后来很多杂志请她写专栏,陈彤的稿费最高时一篇达到2000元,甚至那时有人认为,文艺青年如果没有看过陈彤的专栏,那都是不正常的。
终于,有一天,陈彤接到了一个电话。
“我是王海鸰,你是陈彤么?你愿不愿意和我合作写一部电视剧?”
“您是不是找错人了?”
“我找的就是你。”
就这样,陈彤和王海鸰一起写出了电视剧《新结婚时代》。可作为第二署名编剧,制片方在新闻发布会上并没有邀请陈彤,甚至电视剧获编剧奖时都没有一次提及陈彤,“如果说我没有一点不高兴那是假的。”
王海鸰的一次来电让陈彤的心里通达了许多。王海鸰告诉陈彤,如果你这一生就这一次写剧本,他们没有宣传你,那大家一辈子都不会知道你;但你还年轻,有很多机会独立写剧本,如果你写得没有这部好,那也就认了;但如果你以后写得比这部好,那大家不仅会去认识你,也会知道这部戏是你写的。
“在挫折时,别人对你伸出手,你要拉着他的手马上站起来,不要很长时间没站起来,还把别人给拽下去了。”陈彤明白了,正如医生曾告诉她的,如果一个人天天都在对所有人抱怨请求帮忙,那就像乞丐每天乞讨一样,虽然要得不多,但不会有多少人愿意给他。
而后,陈彤选择开始独立写剧本。路却没有想象中的顺畅,她的作品总会被制片方质疑。“《我愿意》在写完后的整整一年中,基本没有制片方愿意接,原因是我不够专业。”
想不明白的陈彤给《渴望》的作者李晓明打了电话。在李晓明看来,编剧不要主动给制片方打电话,因为他们不联系你就是因为你的剧本不能卖钱;如果他一直不给你打电话,那你就写下一个。“你要相信一定会有一个作品出得来,如果一辈子都没有,那你也只能认了。”
李晓明的话教会了陈彤如何淡定地面对挫折,“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千万不能着急,要找到那个真正欣赏你的人,他是一定会帮你的。”
陈彤采访过一个参加南极科考的人,他曾经历过一次暴风雨。“夜里的海浪可以把船抛到10多米高再打回海里,船上每一个人都留下了遗言。”可没想到,在没有人能救援的情况下,等待了一夜后,第二天暴风雨奇迹般地停了,船上的人全部获救了。
“在上帝给人类生命意义的启示之前,人类全部的意义就在两个单词里面——等待和希望。”这是《基督山伯爵》中的一句话,总会遇到挫折的陈彤不断告诉自己,遇到挫折时需要做的就是等待,就像在暴风雨中,只能是抱着希望去等待它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