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改革东风建示范名校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职业成人教育中心国家示范校建设纪实
校企合作签字仪式
成立职教集团
共建法制校园揭牌仪式
企业招聘推荐会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职业成人教育中心始建于1987年,是目前大港地区仅有的一所职业学校。学校1994年被评定为天津市首批省部级重点职业中专,1997年被评为天津市首批“三A”学校。2000年,学校完成天津市大港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天津市大港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天津市滨海中等专业学校、天津市广播电视大学大港分校四块牌子、两个校区、200余名教职员工的分流整合。2004年被评为国家重点职业中专,2006年被评为天津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学校建筑面积71009.7平方米,现有实训场地建设面积达1.2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综合实训楼1座,建有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维护与修理、财会、学前教育、旅服、计算机应用等八大专业校内实训基地,配备机械加工、汽车修理、机电维修、财会实训、舞蹈、琴房等48间实训室。201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三部委批复,学校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
2005年起,国家教育部门与天津市先后签署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协议。借天时、地利、人和,天津市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加快改革创新步伐,积极探索新型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既是时代赋予学校的神圣使命,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和振兴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国家战略亟需大批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作支撑。面对机遇,学校领导班子积极谋划科学发展定位、突出行业办学特色,确定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办学”的办学方针,提出“让学生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乘国家示范校建设东风,学校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学校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门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的对接、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融合。鉴于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学校与滨海新区重点产业及本地区有代表性的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分别与天津万全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智能全纳创才幼儿园等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在校企合作领导小组、企业及用人单位的参与下,共同制定和实施专业培养计划;根据企业的需要和要求招生,定时到协议企业实习,实行勤工俭学、工学交替,学生第三年到定向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给学校带来了办学的生机和活力,使学校在大港地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目前,学生推荐实习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学校推行“整合市场需求、加大实地综合训练”的有别于一般学历教育、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即通过调研,摸清用人市场人才需求的类型,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及课程;加大实习、实训力度,把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开到校内实训基地和实习车间,由教师或企业人员为学生进行实地讲解、演示和操作,做到教、学、做统一,加强“职业”的“概念”和“技术”的“含金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双证书”率在80%以上,“多证”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注重加强自身的影响力,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先后成立了多个区域职教集团——以学校牵头或参与,将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国土与房屋管理学院以及大港石化园区的优秀企业一并纳入集团管理,制定了统一章程,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学校主动联合机电设备生产企业、机电设备服务企业,共同打造机电行业初中级人才教育联盟;根据滨海新区范围内幼教人才大量缺乏、人才断档等实际情况,学校和大港一幼、二幼、三幼、华夏世纪幼教集团发起幼教专业职教联盟,积极将多元化的幼教理念与学校专业教学相互融合交流;在新区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的良好态势下,学校还参与了计算机行业、汽修行业和旅游行业职教联盟,开启了人才培养的直通车,打开了集团化办学的良好局面。
学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对课程结构与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造,调整和修订了8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增大了专业课和实习实训的比例,突出了各专业的特色,强化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适应了用人市场的要求。学校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学校还积极开发校本教材,4名教师完成参与或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2011年部分专业书籍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并投入使用。在教育内容的创新上,学校采取一系列举措,努力使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
在教学质量评价上,学校一方面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按照企业用人标准,建立了科学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又面向市场,建立用人单位参与评价的毕业生质量监控跟踪体系,构建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还根据社会反映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培养方向,以满足市场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
学校自2013年创建国家示范校以来,办学定位更加明确,逐步确立了满足学生成长和企业用人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成立大港职业教育集团,开拓校企合作新路子;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逐步提升,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日渐显现。设立了健全的组织机构,成立了示范校建设办公室,下设16个专项建设小组,对示范校建设项目实施全面领导。技术方面,学校聘请天大和东北师大的专家、行业企业代表组成项目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引领和把控示范校建设。建设方面,将项目分成一级指标任务、二级指标任务和三级重点建设任务,在重点建设任务上,细化三部委批复的《任务书》,重新编制学校《示范校建设任务点汇编》。
学校在制定《示范校建设实施管理办法》、《建设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示范校建设绩效考核方案》等系列制度的基础上,编制了学校《示范校建设工作手册》、《示范校建设责任人手册》、《示范校建设知识问答》等建设手册,做到以规划来引领,以责任来约束,用制度做保障,用程序做规范。一方面项目管理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确立了“统筹规划,分级管理,责任到人,严格把关”的项目管理原则;一方面项目监督以“月计划、月总结”的形式,实行“五级负责制”,“五级”即项目责任人、专业或特色负责人,工作小组、示范办、校长,5个层面逐级审核、层层把关。
学校对示范校建设实施项目管理责任制,坚持顶层设计、标准细化原则,实施任务分解,严格对标,任务到点,责任到人,形成了学校建设项目化管理的常态机制。建立校长例会、项目管理办公室例会、项目负责人例会三层面的项目建设调度机制,及时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和布置下一段建设任务。
学校坚持为地区服务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确定了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即:一年夯实基础、体验实习共体,二年强化技能、生产实习同步,三年突出实操、顶岗升学互补。三个重点建设专业分别形成了:数控专业“学做交替、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学前专业“校济园需、园助技长”的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专业“校企互融、岗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建设专业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各专业明确“职业能力分析——教学内容重构——学习过程优化——改革信息动态反馈——课程体系循环提升”的改革路径;根据行业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构建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会能力为导向,校企共同对课程进行了系统设计。数控专业确立了“能力递进、双证融合”的岗位群课程体系,学前专业确立了“课园、课证、课展”三融合的课程体系,计算机专业确立了“三段一线”式课程体系,与相关高校和专业机构签订了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校本课程等共同研发的协议。
依据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运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各专业努力探索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发展导向的全过程多元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教学模式也在积极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数控专业“五环三扣”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学前专业“任务植入”式、模拟式教学模式,计算机专业“五导”串联式、“三层六步”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正在与专业机构研讨评价机制建设和评价内容的实效性的有关问题及应对策略。
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机制,采取了理论学习、校本培训、进修学习、专家指导、企业实践、社会服务等综合培养办法,鼓励教师积极实践,增长才干;完善《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办法》,建立兼职教师工作档案,建成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工作,形成了长效聘用培养机制。与天津大学等高校签订了教师培训、培养的相关协议,并正付诸实施。
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建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完善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机制和校企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出台了《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制度,学校成立了大港职业教育集团,制定了《大港职业教育集团章程》,密切了校际联合、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新路子。完成23家行政、事业、企业、幼儿园的技术交流与需求调查,组织了17个项目1851人次的社会培训,为天津市滨海新区旭发有限责任公司、大港地区幼儿园、大港特教学校等单位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天津市教育部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天津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天津开放大学、天津市舞蹈家协会、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分别在学校建立了培训考核基地,与大港特殊教育学校、大港民政部门、大港残联签订了社会服务联合办学协议书。
学校不断探索适合中职教育的法制教育模式,恪守“以人为本,从严治校”的方略,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法制先行的教育理念,坚持由表及里、逐步深入、打造精品、彰显特色的法制教育工作思路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社会的原则,以“认识上有高度,立足于实际;内容上有深度,立足于实践;活动上有广度,立足于实效”为宗旨,以“法制教育系列活动”为核心,完善学校法制教育机制,扎实有效地开展法制教育建设活动,力促所有学生遵纪守法、健康成长。
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将以国家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办学导向,把提高能力作为办学目标,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制度,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根本,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文/李瑛 潘文琴 图/王绍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