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办学目标无缝对接
教育,要与专业培养相结合,建立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指导体系,让我们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需要,更具有职业发展能力。”武汉工商学院党委书记陈伟说。
武汉工商学院结合大学生发展需求及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将入学教育与专业培养计划相衔接,常规工作与辅导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结合,逐步建立起自我塑造与管理、学习与创新辅导、心理素质培养、生涯发展辅导指导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狄奥 蓝静 罗袁璐
大学生职业发展辅导是要帮助学生筹划自己未来的发展,包括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把握大学四年的成长轨迹,对未来有一定的打算并着手为之准备。武汉工商学院整合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人生价值的实现、大学生成才目标的确立、成才发展道路的选择、大学毕业后的就业等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尽快形成职业发展规划的意识。
生涯规划提前定位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要深入了解互联网,培养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思维,要善于创造机会、抓住机会,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机会。大学生要修心、悟道、践行,逐步培养预见力、学习力、创新力、推进力、魄力、魅力、诚信力、毅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通过做一次领导者或组织者,参与一次社会基层实践、一项竞赛活动、一次演讲等方式来培养综合素质。”今年9月初,武汉工商学院校长张金隆在该校大学生社团和电子商务学院举办的互联网创新创意创业论坛首场讲座主讲《互联网时代发展思考》时如是说。
“大学第一课真是鼓舞人心,让我萌生了抓住互联网时代机会进行创业的想法。”电子商务专业新生夏俊杰听完讲座后激动地说。该校电子商务学院根据专业特点,针对新生入学教育开展了系列专家论坛、讲座,为新生步入大学提供了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启发新生开始思考专业学习和个人发展。
“没有真本事,即使拿到了‘宇宙大学’的文凭也没有用。”在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上,该校文法学院常务副院长吴天明教授这样告诫新闻专业新生。“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吴教授随后拿出近年来全国新闻专业学生就业率的统计表给学生们看,让学生们在入学第一课就感受到了就业的无形压力。
“绝对不能等到大三大四时再出去实习,大一大二的时候就应该要有走出去的意识,大一时通过认知实习认知行业和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大二开始通过课程实习提高服务和管理技能,完善并提高自身业务素养。”今年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上,该校旅游管理系主任邵晓晖副教授告诉大一新生,并向学生们展示了高年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在外实习的照片和成果。该专业新生入学教育主要是通过辅导员和专业教授,以班级例会和专业介绍会的形式展开。各班级辅导员在新生入学第一次班会上对学生们提出的专业困惑进行解答,专业教授则在新生入学后第一次全系大会上对相关专业特色、核心课程、就业方向等问题做详细介绍。
开设专业课介绍专业
每年秋季高校新生入学后,不少新生在一节课都没有上的情况下就要求转专业,多数人的理由是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也有人由于对专业望文生义式的狭隘理解而转专业。武汉工商学院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的方式,帮助大一新生正确认识就读的专业,在学生正确认知专业的前提下引导他们规划未来职业。
“新闻专业要学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新闻专业全国毕业生每年的就业率是多少,就业方向大致分为哪几类等,这门课程的开设就像一个专业导航,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指明方向,缩短了学生进入大学后的迷茫期。”该校新闻系系主任汪明香介绍,专业引导教育除了新生第一课外,主要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这一门课来进行,该课程在大一第一个学期开设,主要内容包括专业介绍、专业学习方式、专业就业前景及现状、职业规划等,让学生准确理解自己就读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主要课程、就业去向以及在专业领域内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早一点熟悉情况,早一点进入媒体人的角色,早一点获得激励,才能早一点历练出真本事来。”新闻专业2008届毕业生、荆楚网新闻评论中心副主任余宽宏说。安排优秀校友、高年级学生与大一新生进行专业学习方面的交流活动,也是专业导论课的一种形式。
熊希瑶是环境工程专业的2014级新生,开学后不久便在院里听专业介绍会,去实践基地参观,还听了多场学院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讲座,我对环境工程专业有了全方位的认识,并逐渐明确了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以后要充分利用学院提供的实习实践平台,提高专业技能。”熊希瑶说。
该校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在大二下学期,都会按照学生是否有考研的意愿进行分流。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从大三开始,院里会专门安排教师根据考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每学期安排20学时的辅导课,直到考研前。没有考研意向的学生,则鼓励和组织其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各类资格证书考试,赛前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全过程专业辅导,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赛水平。同时,学院也鼓励和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设立创新学分,认可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引导学生强化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全程化职业发展指导
“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指导不能只限于入学教育,要与专业培养相结合,建立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指导,让我们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更具有职业发展的能力。”武汉工商学院党委书记陈伟指出。
该校结合大学生发展需求及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将入学教育与专业培养计划相衔接,采取常规工作与辅导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由自我塑造与管理、学习与创新辅导、心理素质培养、生涯发展辅导组成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
“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就是为中小媒体、准媒体、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输送人才。”该校文法学院常务副院长吴天明教授介绍,新闻专业以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三学期制”为主要载体,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明确自身定位、做好职业规划、谋求自我发展。
“三学期制”是新闻专业将学生转变成准媒体人的一大改革举措,至今已经实施了10年,即春、秋两季为理论学习两个学期,暑假为一个学期,每年暑假都会组织学生前往各媒体实习,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新闻实战能力。此制度实行多年后,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学生共发表新闻作品10万余篇,按照该专业参加实习学生的人数计算,人均发表作品100篇以上。新闻专业2014届毕业生莫玉津大四毕业时累计在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等校外媒体发表新闻作品500余篇,她本人2013年被评为湖北日报十佳大学生记者,被誉为大学生中的“发稿牛人”。
“我们的专业定位就是为中小企业培养应用型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该校电子商务学院常务副院长许伟副教授介绍说。电子商务专业通过“双证融通”,使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与电子商务师考试接轨,学生经过大一、大二和大三的课程学习能很好地掌握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知识点;第一课堂、课外活动和网络课堂相衔接,将学科竞赛、专利创新、网络创新创业成绩纳入学分考核;要求学生在大学四年做到“四个一”,做一次调研,策划一次活动,做一次演讲,开一个网店,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组织、管理、演讲等综合素质。
创新创业教育是该专业的一大特色教育。大一实施启蒙教育,主要通过学术讲座、创业经验交流、创业沙龙等方式进行教育和引导,激发创业兴趣,增强创业信心;大二和大三实施“项目制、团队式”的教育,由创业导师指导,鼓励学生组团以项目的形式共同创业,或者通过组团参加各类创业大赛进行创业实践;大四实施“创业体验”教育,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对于项目预期发展前景较好的团队,引进到基地进行培养和孵化。项目引进后,基地会组织教师对项目进行指导,提供技术、场地、资源等支持。先后进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有30多个创业项目,其中“千年以后”创意礼品网店项目经过两年的孵化,在武汉注册了武汉千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天猫商场开设了两家网店,目前月平均销售额达到了50万元,在淘宝礼品行业排名也名列前茅;“搜来宝”网店项目经过两年的孵化,成立实体公司后被汉口北集团以150万元收购。该专业创业团队还多次在全国“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湖北省“挑战杯”等省部级及以上赛事中获奖30多项。
武汉工商学院校长张金隆说:“学校要构建以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学生就业、深造、创业及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彰显让每个学生都成长成才、为了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主旨。”
(作者单位:武汉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