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展一小步产业变革一大步
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大红获奖名录上,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一等奖获奖名单中,东南大学领衔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成都理工大学领衔的“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项目、天津中医药大学领衔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项目赫然在列。
技术创新性突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奖的重要标准之一,每年涌现出的获奖团队无不是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等过程中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东南大学吕志涛院士领衔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是全国土建领域今年在该奖项评选中唯一的一等奖。
预应力是重大土木工程建设的核心技术,可节约钢材和混凝土用量20%-30%,并可大大提高材料的安全系数和使用寿命。2002年,主跨268米、国内第二大跨、世界第五大跨连续刚构的苏通大桥辅航道桥的建设、设计单位找到吕志涛团队,希望他们提供设计方案,这无疑是个极大的挑战。因为像苏通大桥辅航道桥这样的预应力混凝土刚架桥,材料的开裂、下挠是世界级难题。吕志涛带领他的预应力“梦之队”在江苏仪征建立了大型实验基地,着眼于解决由于材料长期收缩徐变导致高强混凝土开裂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材料、构件、结构三层次实验方法。经过960个日夜的细心观测,提出了“合理成桥状态的设计方法”。苏通大桥辅航道桥自2008年通车至今,桥梁没有明显裂缝,变形只有同类桥梁的三分之一。
“要把世界预应力的中心转向中国,没有理论创新是不行的。每天只工作8小时,当不了科学家。”吕志涛带领的团队已经成为该研究领域的“铁军”,无论是年富力强的年轻学者,还是80高龄的资深教授,都用大量时间“泡”在工程建设一线。“我们开创的理论体系纳入国家的规范和规程,不仅自己运用,还要推广到全国甚至国际上。”吕志涛觉得,此次项目之所以获奖,关键是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以及成果转化。据了解,该项目实现了预应力结构理论、病害控制、抗震减灾、核电设施安全等领域的突破,首创了多个理论方法、开发了系列关键技术和产品、打破了国际垄断。
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润秋带领成都理工大学创新团队,历时6年独立完成的“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外人或许很难体会,这项成果是多么来之不易。黄润秋及其团队科研工作的区域大多是我国西南、西北自然条件较差的高山峡谷地区,长时间在野外工作,风餐露宿。团队中先后有千余人次赴灾区进行地质灾害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多人次在调查过程中受伤。风雨之后见彩虹,黄润秋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对强震地质灾害的认知水平和防控能力,支撑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选址和重大地质灾害防治,也在2013年的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以及若干重大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与黄润秋领衔的项目相比,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院士领衔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项目似乎有些“四平八稳”,而其引发的却是古老的中药产业进一步走向市场的一场变革。
临床需要“好药”,产业需要“大药”,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亟需把现有品种做大和做强。张伯礼带领团队深入企业,现场研究,历经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及推广应用系统研究,构建了中成药临床定位、药效物质整体系统辨析、系统网络药理学、工艺品质调优和数字化全程质控等五大核心技术体系,率先提出了对名优中成药进行二次开发的理念和策略,形成了中成药二次开发模式,研创了一批关键技术,在中药研发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等方面实现了突破,培育了大品种群,推动了产业技术升级,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