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3代青蛙迷埋头钻研5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
在日前举行的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大会上,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费梁、叶昌媛、江建平、胡淑琴、谢锋等人完成的“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成果喜获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鲜为人知的是,这项研究跨越大半个世纪,3代“青蛙迷”深入田野调查、埋头解剖观察,在沉淀下丰硕科研成果之后终于收到中国自然科学界的最高荣誉。13日下午,记者在成都见到了载誉归来的费梁老先生,听他讲述三代“青蛙迷”的奋斗故事。
一项使命 继承两位大师遗志
“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两栖爬行动物,使我忘掉了所有的艰难与险阻。”这是位于青城后山味江陵园的老园区的一处墓志铭,这里的主人叫做刘承钊,也有着“青蛙迷”的昵称——他是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新中国的第一批科学院院士。
两栖动物被称作环境优劣的“晴雨表”,也是研究环境地史变迁的模式动物。中国的两栖动物物种丰富,不过对其的系统学研究始终落后于世界水平,既没有自己的标本馆藏,大部分物种还不为外界所知,更没有完整的两栖动物志。上个世纪60年代,完成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成为这位“青蛙迷”与妻子胡淑琴案头的首要工作。
彼时,费梁还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领导是一个老红军,直接指示我:跟着老师学,准备接班!”从此,畜牧专业出身的费梁开始专注两栖动物研究领域,成为第二代“青蛙迷”,迄今解剖过的青蛙已不计其数。
说起自己的老师,费梁仍是充满感激,“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风格、人品。”费梁说,“在文革期间,许多科研工作都停了下来,刘老师他也要上批斗会,但是我们都没有丢下手上的工作,偷偷摸摸也要搞研究。”费梁介绍,刘承钊平时不能出现在单位,但是周末都会整天泡在办公室解剖标本,而“有幸”被请到单位开会挨批时,刘老师也是早上挨了批,下午就钻进办公室搞解剖,“把窗帘拉起来,他在里面的小房间,我们在外面的大房间,我现在的本事都是从他们那里学过来的。”
费老将1961年到1980年的20年称为自己的“积累期”,“虽然没有发表什么文章,但是准备了很多东西,许多成果已经有了雏形。”1977年,费梁团队出版专著《中国两栖动物系统检索》,这本没有署上个人名字的专著,至今仍是许多人野外考察时的必备工具书。
一次突破 打破世纪不变的旧系统
同费梁一起前进的,还有他的妻子叶昌媛,“我们上学时候是同学,毕业了是同事,之后就是夫妻了,一辈子也没有离开过。”费梁说,在许多学术上的问题,两人都会有争执,最终的解决办法是四个字:实事求是。
费梁介绍,实事求是、严谨治学是自己一生坚持的品格,即使许多研究成果遭受非议,自己也毫不担心,“我是在充分的调查和标本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结论,经得起时间的验证。”50年的研究生涯中,费梁和他的同事走遍了中国每一个省,新增标本4万余号,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测定1.1万余号标本,获得17万余个形态量度数据,解剖骨骼标本约190种480多份。
在从前,费梁保持着每年3个月到半年的田野考察时间,就是近两年也会抽出2、3个月时间深入田间,“年轻人找不到路,不知道哪里捕得到标本,我去带带路。”费老说,他希望把自己的知识都传承下来,给更多的学者“带路”。
一般人在生物课上解剖过青蛙,但是与费梁的工作比起来显然是小巫见大巫。“两栖动物的鉴别上,从形态上可以确认它的‘种’,要确定它的‘属’就要靠解剖了,需要观察它的骨骼特征。”费梁解释说,普通人看到的青蛙已经足够大,他还需要解剖一个个蝌蚪,观察其唇齿形态。
就是在这样的工作之中,费梁和他的同事开拓性地打破持续近一个世纪的传统蛙属的旧分类系统,建立了引起全球同行广泛关注的新分类系统,新建了浮蛙科,发现和定义世界第5个新的蝌蚪类型,发现新物种及新纪录126种。“原来人家不相信呀,说你中国只有四种蝌蚪类型,也不可能有浮蛙科。”费梁说,我们的研究发现,浮蛙科确实是独立的一科,中国也拥有第五种蝌蚪类型,这在后来的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
一点期望 深入研究不负使命
长期戴着解剖镜工作,几乎让费梁彻底失明。1996年,费梁在连续工作之后眼部不适,被医生发现视网膜脱落,“眼睛里头是千千万万的雪花,我最害怕的是,没有眼睛,我的研究就没办法继续下去了。”费梁说,所幸的是及时的手术让自己保住了双眼,也留住了自己的学术生涯。
2000年以后,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结出丰硕成果,这些研究成果集中呈现于一系列学术专著与文章当中,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中国动物志.两栖纲》,分为上、中、下三卷,均由费梁等人编撰。“《中国植物志》已经完成,我们的工作完成后,《中国动物志》也取得了大的进展。”费梁说,动物主要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等,两栖纲是《中国动物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刘承钊与胡淑琴夫妇早已辞世,费梁与叶昌媛夫妇也年近八旬,费梁表示,自己目前还在准备《中国的两栖动物》这部英文专著,“1994年左右就跟法国那边签约了,已经完成一半,有200万字。”费梁说,“我不做新的课题,也不去做更多的东西了,一定要专心完成这些任务。”
课题的深入研究重任被交到两位更加年轻的研究者身上,他们是费梁与叶昌媛的学生——江建平、谢锋。“我们之前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两栖动物的形态研究和解剖学成果。”费梁说,自己的研究只是打开了一扇更大的科学之门,“一方面这些物种的种、属可以运用分子生物学来确认,另一方面,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深入的研究,这是年轻人应该起到的作用。”
链接>>>
中国科学领域最高荣誉之一
一等奖曾长年空缺
我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中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等级根据候选人所做出的科学发现,从发现程度、难易复杂程度、理论学说上的创见性、研究方法手段的创新程度、学术水平、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论文被他人正面引用的情况、国内外学术界的评价和主要论文发表刊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基本评定标准如下:
(1)在科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学术上为国际领先,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相关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2)在科学上取得重要进展,学术上为国际先进水平,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该奖项自2000年以来14年中,一等奖曾经9次出现空缺。(四川在线记者 吴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