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不会愤怒?
是的,在五年前,我一般都不愤怒;在两年前,我对着我的咨询师说,我要消灭内心的愤怒;在一年前,我明白了自己有愤怒,但是不敢面对愤怒。
而这时候,我的孩子已经7岁了,也就是说,我的孩子,没有在我身上学会怎么面对“愤怒”。
我猜,这是中国人的几个层次在我身上的立体缩影吧,常见生活版如下:
场景一:
一阵猛闹,生气,哭、打之后。
“宝贝,不要生气了,我们现在就去买吧。”奶奶心疼地拉着孙女走进了超市。
这在中国,是非常常见的。
场景二:
一阵猛闹,生气,哭、打之后。
“怎么脾气这么坏呢?一个小孩子家家的,你以后嫁不出去。你看你姑婆家的新媳妇,脾气那么坏,大家都讨厌她!”妈妈皱着眉说,边上还有爷爷奶奶的附和。
场景三:
一阵猛闹,生气,哭、打之后。
“生气的孩子是没人理的,你自己一边愤怒去吧。”这位妈妈很冷静,因为她学了许多育儿知识。
场景四:
一阵猛闹,生气,哭、打之后。
孩子生气地摔掉了手中的枪,爸爸愤怒地冲过来,劈头一巴掌。孩子进入了震慑状态。
以上的4个场景里,不管怎么看,大人们都在用语言和行动让孩子明白“愤怒”是不好的,不允许愤怒。
足以见得愤怒是多么不招人待见。
许多人常常被安上“坏脾气”、臭脾气、难伺候,也都是因为愤怒,其实,中国社会,普遍都是反愤怒的,这可能与中国是个讲求中庸的国度有关,大家都以和为贵,你好,我也好,见面打招呼,笑哈哈。
而且,大家慢慢地形成了一个预期:愤怒是不好的,是破坏关系的,是影响形象的,总之,愤怒是一无是处的。
所以,我们就如同以上的三个情景一样,处理孩子的愤怒,而孩子长大以后,就学习到了这些办法和对愤怒的观念,如此反复。
其实,愤怒比窦娥还冤啊!
它和笑、哭一样,就是我们的情绪中的一种。也就是说,它就象我们的手和脚一样自然,正常,而且,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我们活下去的重要伙伴与工具。
愤怒在维持个人边界方面,是重要而且有力的。
首先,愤怒就是一个信号弹,当愤怒升起时,它在告诉我们:“现在,你正经历一些不愿意的事,要不要仔细看看内心的真实想法啦?”
第二,愤怒有巨大的动力作用,可以支持我们有力量保卫自己的边界。
看来,有问题的,不是愤怒本身,而是我们没有学会很好的愤怒。
就象是再好吃的苹果,总是捂着,也捂烂了。那,怎么让孩子学会愤怒呢?
这就在于,当孩子愤怒时,我们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愤怒,以及愤怒的孩子。
当孩子愤怒时,家长先把关于愤怒的一堆评价扫开,认识到:愤怒代表着孩子内心深处有一个强烈的需要,代表孩子在维持他的边界。
“看上去,你非常生气,怎么了。”这是家长很重要的一句话,用稳定的态度,去面对孩子,传达出宽和的抱持。
当家长是稳定的时候,孩子,往往也能明白,至少这时候爸爸妈妈是支持我的,愿意听听我。即:沟通是有可能的。
接下来,倾听孩子的诉说,明白孩子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家长根据当下的能力表示拒绝或者给予选择时呈现出来的状态。
“你想要把妈妈的手链送给同学,是么,看得出你非常重视同学,而且希望和同学关系好起来,同时,妈妈不愿意,这是妈妈珍惜的手链,或许,可以换别的?”表达拒绝时,家长如果有内疚感,孩子会接收到,这时候他就会反复的要求,所以,温和的坚决,是非常重要的底气,它将支撑着这一刻的沟通场。
总体来说,被这样对待的孩子,他将能够让愤怒成为自己的朋友,成为内在定静,有力的生活者。
有一句非常动人的话,来自依恋理论:只有当儿童能强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愤怒,而后能发现他人可以“幸存于灾难”——既不报复又不退缩——这个儿童才有机会学习到,事实上,他人是另一个独立的主体,而不是一个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