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喂饭”的孩子长不大

2015-03-01 10:52:39父母学堂
  知行网(GOZX.NET):生活习惯能够反射一个家庭的教育模式,微小的细节折射的是行为导向。给孩子喂饭,是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常常出现的行为。   情景一:(新年的时候,家家团聚,小

  知行网(GOZX.NET):生活习惯能够反射一个家庭的教育模式,微小的细节折射的是行为导向。给孩子喂饭,是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常常出现的行为。

  情景一:(新年的时候,家家团聚,小孩子特别多。有一个亲戚的孙子已经上四年级了,可在我们接触的三天里,全部是奶奶在给这个孩子喂饭,奶奶还像对待小婴儿一样追着哄他吃饭。最后一天我忍不住,在孩子被赶到一边做计算小能手的时候,我凑了过去,发现孩子并没有在写作业。)

  “太难了,不想写”,他不停的嘀咕着。

  我问他:“你觉得太难了是么?”

  “对呀,不会写,不想写!”他皱着眉头,嘟哝着,“对了,你帮我写吧?!”他似乎想到了什么,望着我的眼中泛着光。

  (点评:孩子有畏难心理,喜欢无条件依赖他人,自我主动性严重缺失。)

  “我好久都不写题目了,有些题目也不会呢……那——你觉得吃饭难不难?”

  孩子脱口而出“难啊,吃饭烦死了,我奶奶天天逼我吃饭,难吃死了!”

  (点评:吃饭对于他而言不是生理需求或者生活习惯,而是强迫性的任务)

  小结:我们在观察中不难发现,当孩子自己感到饥饿时,会主动找东西吃,然而吃的东西基本都以零食为主——泡面、饼干、糖果等等。经过侧面了解,家里面为孩子准备了很多的零食,种类繁多,孩子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零食,家长对孩子吃的零食,没有任何时间上和数量上的约束,这直接导致了孩子在应该吃饭的时间压根不饿。但这位奶奶不管三七二十一,没有想过其中的道理,只会一味地打压,呵斥,强令孩子吃一定量的饭才肯罢休。家庭的规则和家长要求相悖,让孩子处于矛盾的状态,这为孩子钻两种不同规则的漏洞提供了机会,还让孩子养成了漠视规则的习惯。

  情景二:在和孩子沟通的第二天再看到他,直接冲到我面前“今天来的时候,我奶奶把我的饼干收了,我决定今天不吃饭给她看,而且她也不准吃饭!”

  (点评:孩子认为吃饭并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会让奶奶开心的事情,孩子吃不吃饭,是可以拿来要挟奶奶的事件。这是长期的不正常行为导致的孩子认知上的错误。)

  小结:这样的现象在当今的社会早已屡见不鲜,尤其在隔代教育中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如今会有这么多的追着喂饭的情况发生?”其实不仅是吃饭,在学习、生活、兴趣等等很多地方都存在这样的“喂饭现象”,表面上看是孩子不成器,长不大,但是更深层的原因是家长在拒绝着孩子的长大——“孩子太小,做不好!”“必须有我,他才能做得更好。”“他什么都不懂,怎么能放心让他自己来。”“不喂饭怎么办?总不能饿死他啊!”家长们满足了自己的呵护需求,却遏制了孩子的自主发展,扼杀了他们原有的天生学习探究才能。长此以往,孩子本身的应有功能逐步退化,家长们也只能培养出一个像这样四年级还要追着喂饭,以不吃饭作要挟的糊涂孩子。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很多类似的 “喂饭现象”——替孩子做错题集、帮忙做作业、每餐做好送到手中、书本课桌全部由家长承包整理、替孩子做好各种补习规划……家长们,你们确定这些事情孩子做不了吗?你们确定这些事情该由你们来做吗?你们肯定这些为孩子做的事情,就能让孩子变得更好吗?

  “喂饭”的孩子长不大,学会自主“吃饭”才能茁壮成长!

  在此给家长几点建议——

  1、 了解孩子的需求。有需求有供给才是健康状态,而非一味的要求,我们也明白填鸭式教学不好,那么我们自己也不要填鸭式教育

  2、 自己事情自己做。相信孩子的潜能和天性,所有的孩子都是学习的天才,他们没有那么弱,实践会让他们变的更强,更明白。

  3、 反思到底是谁的需求。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想明白——“是孩子亟需要我们这样帮忙做”, 还是“我们自己想这样做,已达到我们觉得的比较好的状态。”孩子的成长尊重他们自己的意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