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亲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真的好吗?
在我们这一代人长大的过程中,父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似乎长期作为家庭教育的一项先进经验为广为传颂,“严父慈母”也似乎是中国式家庭成功教育的标配,这让我们从小就下意识地在父母中亲近一方,而疏远另一方。在那个无人关注孩子感受的年代,“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这样的问题似乎是正常的,而孩子情感的分裂、内心的阴影无人关心。
而如果今天还有父母以这种传统“角色分工”为荣,我只能说你和你的孩子值得同情。当他(她)迎来青春期的时候,不,应该不需要等到那个时候,你们的亲子关系就会遭到极大的挑战。如果这个时候,你不能意识到问题并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孩子长大以后两代人甚至三代人之间感情都可能受到严重困扰。
在传统的家庭中,总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严父慈母”,这样配合着教育孩子。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对吗?如果你想要让孩子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就先放弃这种“脸谱式”的教育方式。
孩子考试回来,笑意盈盈地双手奉上成绩单:“爹爹,请看我的成绩单。”爸爸微笑了一下,挥挥手说:“不用看了,你就给我说说吧。”
“年级第一尚不足,全班鳌头颇有余。”古灵精怪的女儿学着《陌上桑》中的调调说话,脸上满是得意的神色。
爸爸听完,脸色变得沉重起来,正色说道:“看看你这个态度,得了个全班第一,又不是全年级第一,更不是全市、全国第一,就高兴成这样,你怎么能这样容易满足呢?你们班也不是全年级最好的班啊。对了,第二名少你多少分?”
“7分”,女儿小声说,对爸爸的态度有点不满。
“才7分?人家也许就是涂错了一道答题卡。下回,考个全年级第一名回来,再向我邀功。”果然,女儿的“嚣张气焰”很快被打压下去了,她拿着成绩单悻悻地回了自己的屋,爸爸的脸上闪过一丝“奸笑”。
吃晚饭了,妈妈进门去叫女儿吃饭。
“不想吃,我又没考全年级第一,哪有资格吃饭?”她还在生爸爸的气呢,“不表扬我也就算了,还这样损我一顿。”
“爸爸这样说也是为了你好,他就是想严格要求你嘛。怕你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就给你敲个警钟,你就别生气了。妈妈为你高兴,真的。”就这样,女儿被哄出来吃饭了,然后回到自己的屋里继续“备战”。
这是一个家长绘声绘色地给老师介绍自己的育儿经。“孩子啊,就是不能让他太得意,我和她妈妈一个紧一点,一个松一点,这样才能让女儿有一个好心态。”
这位老师哭笑不得,问这个父亲:“如果我打了你一耳光,然后再揉一揉你,你干吗?”。
“当然不干啦。”
“这就对了。你现在和孩子的妈妈不就正在对孩子干这种事儿吗?”那个爸爸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理念:教孩子的时候,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父亲就是权威的象征,母亲就是温暖的象征。其实人的性格是不同的,孩子将来接触到的人也是复杂的,让他们见到真实的父母,看到家长的本色,既是让孩子了解人这种复杂的存在,也让亲人之间的感情更加稳固、真实。刻意去唱什么脸,不仅让父母与子女之间缺少了很多快乐,也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了独特的成长空间。父母之间心照不宣的配合,在孩子的眼中却是他们相互不配合,父亲和母亲的立场不一致,让他们总以为妈妈更爱自己一些,爸爸是一个没有情感的人。
在中国家庭教育中,“不一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是家庭中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普遍存在的现象,父亲和母亲可能出现不一致,父母和祖辈可能出现不一致,祖辈之间也可能出现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有的反映在教育思想上,有的反映在教育内容上,有的则反映在教育途径和方法上。
在上海的一次亲子活动中,活动主办方收到的一个孩子关于“父母在我眼中的褒与贬”的回答是:“我最讨厌每次出去玩,家长就会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打来查岗。”孩子的母亲看到后表现得很激动:“我的女儿总喜欢和一群同学出去唱卡拉OK,男男女女的都有,我就觉得会出问题!”而父亲则明显倾向于女儿:“有时候我外出,她妈妈也喜欢一个电话一个电话打来,女儿反感一点也不奇怪。”事后,记者向父亲询问是否曾就此问题与母亲沟通过时,他表示从没有。
教育专家秦天栋指出,这样的家庭会存在沟通问题并不奇怪,孩子会很自然地和支持自己的父亲结成联盟共同对抗不信任自己的母亲,而母亲则会因为越来越深的怨气而更加苛责女儿,形成恶性循环。现场的另一位母亲说:“我不给孩子买新手机,但是孩子他爸却向我借钱给孩子买。”秦天栋认为,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很荒唐的,父母在这件事情上的相反口径会间接地把孩子和母亲对立起来。
专家认为,不统一的教育方式和观念会让孩子失去心理上的稳定感和安全感。而长此以往,孩子会在性格上形成依赖性强、情绪波动大、不大合群、胆怯这些个性特征。
在家庭里,父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家庭教育方式所带来的教养冲突,实际上让孩子陷入极大的痛苦中,而家长却常常不自知——
问题1:父母的威信降低 破坏家庭教育的效果
父母意见不一致会直接影响父母的权威性。孩子总是认为,大人的话就是正确的,尤其是在自己眼中有威信的人说的话就一定是正确的。因此,当父母的教育意见不一致,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甚至彼此否定对方的时候,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失望的情绪,破坏了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形象,降低了自己的威信,从而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问题2:孩子完全失去了方向 容易不明是非
孩子太小,他的是非判断标准来自于成人,尤其是父母。家庭当中,当父母产生分歧的时候,他往往会觉得胜利一方的观点就是正确的,而事实上也许并非如此。有些孩子就会像墙头草一样无所适从,不知该听爸爸的话,还是该遵守妈妈的规定,于是只好选择听从声音大的人,完全失去了方向。长此以往,小孩的是非观会变得模糊,甚至颠倒是非。
问题3:孩子会产生罪恶感 或者怨恨父母
有些孩子还会因此有罪恶感,他们可能会认为爸妈的吵架是因他而起,造成心理负担,影响性格发育。此外,在情感上,孩子理所当然地偏向于保护自己的“防空洞”一边,而对挥舞大棒的一方产生怨恨。这种怨恨要比父母双方同时挥舞两条大棒产生的怨恨程度要深得多。所以一不小心孩子就会怨恨父母,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问题4:造成不可挽回的阴影 缺乏安全感
孩子会内心会产生焦虑、不安全感,他们害怕看到爸妈吵架的样子,甚至在心中产生阴影,长期的矛盾教育导致孩子对人不信任,形成颓废心理、缺乏责任感。到成年后也难以抹平,对人的一生都造成消极影响。调查发现,经常面对家庭“战火”的孩子,容易陷入人际交往障碍,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尤其易对婚姻产生恐惧感。
家庭教育”微主编spring据网络内容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