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有学习能力,有时只是激励方法错了
学习实际上是人的一种本能,学会新东西总能让人感觉良好。南桥的这篇文章其实从理论角度回答了很多社会热议的教育问题,比如有孩子在某些学校是被退学的“学渣”,换了宽松的环节反而成为学霸;比如到底要不要在课堂之外让孩子学点什么,是不是额外学习一定会给孩子留下悲惨体验。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学习兴趣,但大多数时候只是激励方式不对。不同类型学生应该给予不一样的关注或自由,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兴趣和学习的价值,这才是长远的、有益的“学习激励”。
文/南桥
成功的甜头,学习内容循序渐进,不让学生感到学不下去。
逃避型(evading): 如果学习者对学习能力感到自信,但看不到所学内容的价值,他们就会选择逃避。
高校一些公共课的逃课,大部分都是怎么回事。这种学生即便去上课,也可能发呆,做白日梦,或是在课桌下看小说、看棋谱等。对这种学生,老师应该在教学一开始“把脉”,了解他们对于学习内容价值的认知,如果他们从一开始就看不到学习的价值,有可能的话,建议他们选其他课程,以免浪费双方时间。
挑战型(defiant):学习者对自身能力感到自信,也能感到学习内容有价值,但是外部环境不利,比如老师水平太差,教材太烂,学生就会表现出挑战的行为特征来,言谈举止间暴露出“我来证明你的错误”这种态度。这种学生容易挑战老师权威,老师通常不大喜欢他们,但他们不是无药可救:可以给他们布置与其水平相应的作业,加大难度,让其得到充分挑战,这样他们往往就没有那么“嚣张”。
脆弱型(fragile): 学习者如果觉得学习环境有利,也能看到学习价值,但是对自己能力不自信,他们会表现出“脆弱”的行为特征来,比如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不懂装懂,作业哪怕对自己很难也不承认,另外他们会回避任何可能让自己出丑的作业,表现不好则寻找各种借口来掩饰。
这种学生很有欺骗性,他们会千方百计掩饰自己的不懂,自我防护意识强,老师一开始往往不知道他们的问题所在。他们也最可悲,最需要老师关心。老师千万注意不要伤害其自尊心。必要的时候多给他们一些机会,比如让其去补课,或是提供补充学习资源,帮助这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自信。而今也有不少网络资源,让学生去自行“进补”,提高学习能力,跟上“大部队”节奏。
当然上述这些情况下,有些因素也不在老师的控制之内,比如把水平还不够的学生放到自己的班上来。教育单位应该做一些事先的诊断性测评,把相应的学生放到相应的班级里面。如果是必修课程,而大部分学生都看不到价值,老师和院系应该更改课程计划,以免劣币驱逐良币,因为少数不合适的课程,把整个院系声誉和学生学习动力拖下去。
《学习是如何发生的》一书对学习者分类会让老师有启发。比如该书建议:
为了让学生认可学习的价值,得将学习和学生兴趣结合起来,提供真实的、来自现实世界的任务,让其看到相关性。
让学生将眼前的学习,和其整个学习生涯、职业发展的需要关联起来。老师还需识别并奖赏你自己认为重要的一些价值。
同时老师自己一定要对学习的科目有热情,否则这种热情会层层递减,让学生很难提起兴趣。
为了改变学习的预期,老师应该将教学目标、评估和教学方式结合起来,识别学生的学习层次,让学习的内容不太过容易或者太难。
作业也要难度适中,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匹配。
其他方法还有,应该在早期多一些让学生成功的机会,不能让其一开始就受挫。明确说明学习预期,提供针对性强的反馈等。
教育家约翰·凯勒(John Keller)总结的激励模型则归类更合理也更容易记忆,所以流传甚广。凯勒的模式叫ARCS:
他说好的教学应该能够引发学习者的注意力(attention), 学习的内容要有适用性(relevance), 学习者应该有信心(confidence), 学习者学习成功应该有满足感(satisfaction)。
这中间的很多说法,与上述预期、价值、外部环境有所类似,但是更能够指引学习体验的设计。
我们常听老师抱怨学习不好学,学生抱怨老师不会教。我觉得双方的指责,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亦即词汇的贫乏。“不好学”涉及的因素不仅是兴趣,也有信心和满足感。如上所述,不好学的学生类型也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失去了信心不好学,有的则因为看不到内容的价值,老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形区别对待。
可是关于教学法词汇的贫乏只不过是表象。表象背后,还是对于人性的深切了解。比如老师得认识到,大部分的人都喜欢探索未知,学会新东西从而感觉良好;大部分人也不希望在他人面前表现蠢笨;另外所有人都不希望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东西上面……终身学习的年代,人们学习的动机是不尽相同的。
我曾经在讲座上遇到一个五六十多岁黑人,回校深造读博士。他自己主动说他回来读博士,实用性是没有多少了,但他要给子孙作个表率。这些人性的优点也好,弱点也好,都是学习设计中所要考虑的。假如对这些人性的要素有深刻洞见,那么不会说ARCS模型的老师,也可无师自通地去思考并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