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的坏脾气是怎样炼成的
坏脾气是怎样炼成的
春 节时候,或多或少都要走亲访友,难免碰到些熊孩子。他们“人来疯”、脾气大,稍不遂他们愿就哭哭喊喊、吵吵闹闹,甚至还会打人、砸东西。他们的父母管不 住,只能用更大的嗓门、更重的手来限制熊孩子的表现,对我们无奈的抱怨“孩子不懂事,管不住”。我们也只好尴尬的回应“孩子还小,活蹦乱跳的也挺好”,然 后巴不得赶紧离开。这些熊孩子的坏脾气真的是因为年龄小,不懂事吗?可能有年龄的原因。我们知道,情绪体验“可能”是自出生起就存在的,而情绪的概念和知觉却发展的比较缓慢,甚至到五六岁的时候也只能理解三四种情绪。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比 如,我们在很多人面前作报告,心跳加快,手心冒汗,就知道自己是紧张了,赶紧闭眼、深呼吸几次,就能明显感觉到镇定了些。然而如果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孩子身 上,他还没有习得“紧张”这个情绪概念,显然就不可能有明确的调节策略。甚至有时候会发现,带着孩子到了陌生的地方,突然就有了攻击性,这可能就是孩子无 法表达或者调节的紧张、焦虑情绪。然 而,这并不是我的重点。孩子的情绪调节虽然会经历这样的时期,但并不妨碍在学龄期逐渐出现相对完善的调节策略。那为什么有些明明已经到了五六年级的孩子, 还是会出现熊孩子似的坏脾气,并且贯穿整个青年期,甚至影响到成年之后的情绪呢?这时候,父母难辞其咎。父母的某些行为表现和特质影响了孩子的情绪调节能 力的发展。
不 论是离婚调解员还是部分的婚姻咨询师,都会用这样的理由让夫妻双方维系住婚姻——为了孩子。可是,感情破裂或者濒临破裂,每天都在打架甚至冷战,真的对孩 子的成长有好处吗?至少在孩子情绪调节的发展中,可能起到了反向的作用。父母的面孔表情出现的效价、频率和强度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简单来讲,父亲或者母 亲更频繁的出现高强度的消极表情,孩子对自己的消极情绪就更无能为力。在吵架或者冷战的时候,孩子更多的见到父母愤怒或者冷漠的表情,显然即使没有离婚,对孩子的成长也没有看上去那么好。不仅仅是感情破裂的情况,有些父母习惯于对于孩子或者其他人表现出愤怒或者厌恶的情绪,又希望孩子表现出更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显然是不现实的。
父 母自身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到孩子,如果自身的情绪调节出现问题,作为家庭背景的一部分,同样左右了孩子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如果母亲或者父亲处于长期的抑 郁或者焦虑状态,并且表现不出摆脱这种状态的策略或者可能,孩子很容易缺少相应的能力来进行有效的、适应性的管理和调节。不仅仅是可能的抑郁症或者焦虑障碍的患者,还有很多有情绪困扰的父母,可能有些人陷入了中年危机,有些人对于工作的压力无所适从,烦躁或者痛苦。你不可能要求孩子感受着你每天陷入消极的情绪中不可自拔,自己却活蹦乱跳的开心快乐,是这个道理吧。有 些父母感叹,孩子太难管了,不管算了。其实有可能并不是孩子难管,而是父母创造的情绪环境非但没有帮助孩子发展,反而阻碍了情绪调节能力的进展。这时候如 果能改变些自己的表情表现,或者通过某些手段改善自己的情绪问题,孩子很容易因此而受益。当他的情绪调节能力得到发展了,也就不会让人觉得脾气大,难管理 了。小知识时间:影响儿童情绪调节发展的家庭因素:1)父母的情绪性表情;2)父母的情绪调节能力。(事实上,这两方面因素产生作用的机制还未清晰。而且现有的情绪调节研究主要集中于消极情绪,父母的表情对于超过正常水平的积极情绪调节的影响还未知。请谨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