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路见不平谁来吼

2015-08-12 09:21:48父母学堂
一个以单纯做好事来支撑自己的道德体系的社会,表面上是在提升民众的道德水平,实际上是使每个人都在降低自己的道德要求,并使他们丧失履行自身道德义务的热情。 路见不平谁来吼 文|王开东 前天应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刘祥兄邀请,去江苏仪征中学为老师做培训。乘坐高铁到镇江。 一路上,有个妈妈一直都在玩手机

  

  一个以单纯做好事来支撑自己的道德体系的社会,表面上是在提升民众的道德水平,实际上是使每个人都在降低自己的道德要求,并使他们丧失履行自身道德义务的热情。

  路见不平谁来吼

  文|王开东

  前天应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刘祥兄邀请,去江苏仪征中学为老师做培训。乘坐高铁到镇江。

  一路上,有个妈妈一直都在玩手机游戏。我是怎么注意到她的呢?因为她玩得太嗨了,每闯过一关,就咯咯咯,笑得停不下来。

  她的小娃娃坐在里面看绘本,妈妈每笑一次,都把小孩从绘本中硬生生拉回来。

  孩子可怜兮兮地请求:“妈妈,别玩游戏了,陪我看一会书,就一小会,好不好?”妈妈不耐烦,说,“去去去,去看你的书。”

  过了一会儿,小孩子又请求妈妈,妈妈干脆不理不顾。我义愤填膺,忍无可忍!大声喝斥:“别玩手机了!你没听见孩子在叫你?”

  那妈妈吓了一跳,终于停下游戏,脸色很难看。转过身去把孩子抱在怀中。

  后来,我快要下车了。我这才向那个妈妈表示歉意。

  “你好,刚才很不好意思。我是一个老师,我没控制住自己,但你确实做得不够好。你今天不尊重孩子,不听孩子的建议,将来孩子怎么会听你教育呢?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一两的身教大于一吨言传。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啊。”

  那妈妈并没有理我。在我下车的时候,她投过来一瞥,眼神中没有恶意。我想,她心里或许接受了吧。

  很快我看到了曾经和我在教育部短暂共事过夏成伟兄的微信。

  “旅途乏味,与开东老师著作为伴,对书中一故事感触甚深。一名对甘地非常崇拜的孩子喜欢吃糖,母亲为让其他戒掉糖,千里迢迢找到甘地,希望他能劝说自己的孩子。甘地答应了,但要母亲三周后再带孩子来。三周后,母亲带孩子面见甘地,甘地告诫孩子要少吃糖,孩子很高兴地答应了。母亲很纳闷,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为何要三星期呢?甘地说,我也很爱吃糖,要花三周戒掉后才有和孩子讲的勇气。自己都做不到的东西,你没办法要求别人。

  不由得想到年初,一学生写信给我,要求制止校园内个别教师一边吞云吐雾,一边大道理连篇的行为。这封信一直未回,我也确实不知道怎么回,学生肯定很失望,甚至对我们丧失了信心。

  我们是教育者,校园禁烟也喊了若干年,但人们宁愿把它理解为生活习惯问题而不是规则和师德问题,积重难返。在无烟校园中,当着学生的面吸烟,你如何去告诫他们吸烟的危害?如何去阻止学生对你的模仿?师者,教之事易,喻诸德难。没有教育者本身的知行合一,教化就不可能发生。”

  夏兄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很多老师以为教育仅仅是教育,就是把知识和道德灌输给孩子,让他们懂得明白就好了。他们把课堂和社会割裂开来,把教育和生活割裂开来,而忽视了教育即生活,道德即生活,课堂即社会,每一个人此生此时此地都是教育,行为世范,知行合一。

  在转车的过程中,我还在反思这个问题。

  微信上很多朋友都声援我,看来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很多时候,大家都感受到了,但像我这样傻乎乎冲上去的人,可能还不多。

  但这样一想,我就更加汗颜,愧疚。

  我在想,如果那个妈妈旁边,还有孩子的爸爸,我会不会还这样去做?更进一步,如果孩子的爸爸满脸横肉,凶神恶煞,脖子上戴着一条黄灿灿的粗链子,手臂上还有纹身,我还敢这样选择吗?

  这样一想,就觉得自己如同阿Q一样,“先是估量对方,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遇见强硬的货色,只能怒目而视,也不敢怒目而视,只能在心里骂。

  难道不是吗?真相很残酷,真的就是这样,我很少有“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时候。

  我爱人平生最恨别人抽烟,因为这个原因,我非但自己绝不抽烟,对于抽烟者,也是恨之入骨。晚上我陪爱人在公园里散步,常会遇见一些瘾君子,吞云喷雾,我恨得牙痒痒,恨不得抓起他们衣领子,直接把他们扔到苏州河里去;但最终还是做了懦夫,没有勇气上前阻止他们。只能王顾左右而言他:“这个公园里怎么还有人抽烟?”一方面希望那个人听见幡然悔悟,一方面又害怕那个人听见了要报复。

  最惊心动魄的还是在大学,有一天晚上,我和女朋友吃了两碗面,到校园后面的山上散步。

  夕阳西下,落日如金,我们正走到山边,突然有几个小流氓,歪戴着帽子,摇摇晃晃的朝着我们走过来。

  我知道情形不妙,把水杯子递给女友说:“等会儿不管发生什么,别管我,你只管逃,我没有关系。”

  果然那几个流氓把我们围住。嘴里乱七八糟地骂,骂得极为难听:“他妈的,挺爽的啊,带着姑娘往山里去啊。狗日的,把钱掏出来!”

  我一听,乖乖掏钱:“不好意思,大哥,就这么多,买包烟吧。”

  我把几个口袋掏了底朝天,小流氓拿走了我的钱,还飞起来踢了我一脚,没踢中,还差一点跌倒了。不过,我那样子一定更加狼狈。

  几个流氓拿走了我的钱,因为不多,一路骂骂咧咧的走了。

  女友说,我们回去吧。赶紧告诉别人不要来山里了。

  路上,我想安慰安慰一下女友,让她不要害怕。

  女友说,我才不害怕呢,你看你刚才那个样子,真让人恶心。如果我是你,我就用杯子砸他!女友晃了晃杯子。我相信她,因为她美丽的眼睛里,没有恐惧,只有愤怒。

  那以后,我花了很久很久,才挽回了她对我的印象。

  后来,我常常想,古代中国都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或者为他人两肋插刀,今天我们的英雄气概哪里去了?

  原因其实不难理解,一是中国由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人们逐渐自私自利,自扫门前雪,不再愿意抱打不平,管别人的闲事。二是今天社会的公平正义消失殆尽,不正常的现象司空见惯,人们慢慢也就习以为常了。三是社会舆论引导,很多英雄一人挺身而出,多个看客落井下石,甚至当事人还恩将仇报,反咬一口,让一人英雄流血又流泪,下一个英雄救不干了。

  但更要命的是,社会盲目对道德进行升华。比如说,上车让座,拾金不昧,尊老爱幼,这是基本常识,每个正常人都会去做,但我们却把这些行为宣传成一种了不起的壮举。久而久之,常识就被人们遗忘了。这种将常识盲目升华,从而造成真正的常识从我们的生活中蜕化的宣传方式,正在把越来越多的人带入一种不健康的心态之中:大家都在呼唤道德英雄、精神典范,希望所有的事都由他们来做,而自己却躲避一个正常人应该尽的基本责任。

  由此看来,一个以单纯做好事来支撑自己的道德体系的社会,表面上是在提升民众的道德水平,实际上是使每个人都在降低自己的道德要求,并使他们丧失履行自身道德义务的热情。

  记住啊,路见不平要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一个以单纯做好事来支撑自己的道德体系的社会,表面上是在提升民众的道德水平,实际上是使每个人都在降低自己的道德要求,并使他们丧失履行自身道德义务的热情。

  路见不平谁来吼

  文|王开东

  前天应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刘祥兄邀请,去江苏仪征中学为老师做培训。乘坐高铁到镇江。

  一路上,有个妈妈一直都在玩手机游戏。我是怎么注意到她的呢?因为她玩得太嗨了,每闯过一关,就咯咯咯,笑得停不下来。

  她的小娃娃坐在里面看绘本,妈妈每笑一次,都把小孩从绘本中硬生生拉回来。

  孩子可怜兮兮地请求:“妈妈,别玩游戏了,陪我看一会书,就一小会,好不好?”妈妈不耐烦,说,“去去去,去看你的书。”

  过了一会儿,小孩子又请求妈妈,妈妈干脆不理不顾。我义愤填膺,忍无可忍!大声喝斥:“别玩手机了!你没听见孩子在叫你?”

  那妈妈吓了一跳,终于停下游戏,脸色很难看。转过身去把孩子抱在怀中。

  后来,我快要下车了。我这才向那个妈妈表示歉意。

  “你好,刚才很不好意思。我是一个老师,我没控制住自己,但你确实做得不够好。你今天不尊重孩子,不听孩子的建议,将来孩子怎么会听你教育呢?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一两的身教大于一吨言传。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啊。”

  那妈妈并没有理我。在我下车的时候,她投过来一瞥,眼神中没有恶意。我想,她心里或许接受了吧。

  很快我看到了曾经和我在教育部短暂共事过夏成伟兄的微信。

  “旅途乏味,与开东老师著作为伴,对书中一故事感触甚深。一名对甘地非常崇拜的孩子喜欢吃糖,母亲为让其他戒掉糖,千里迢迢找到甘地,希望他能劝说自己的孩子。甘地答应了,但要母亲三周后再带孩子来。三周后,母亲带孩子面见甘地,甘地告诫孩子要少吃糖,孩子很高兴地答应了。母亲很纳闷,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为何要三星期呢?甘地说,我也很爱吃糖,要花三周戒掉后才有和孩子讲的勇气。自己都做不到的东西,你没办法要求别人。

  不由得想到年初,一学生写信给我,要求制止校园内个别教师一边吞云吐雾,一边大道理连篇的行为。这封信一直未回,我也确实不知道怎么回,学生肯定很失望,甚至对我们丧失了信心。

  我们是教育者,校园禁烟也喊了若干年,但人们宁愿把它理解为生活习惯问题而不是规则和师德问题,积重难返。在无烟校园中,当着学生的面吸烟,你如何去告诫他们吸烟的危害?如何去阻止学生对你的模仿?师者,教之事易,喻诸德难。没有教育者本身的知行合一,教化就不可能发生。”

  夏兄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很多老师以为教育仅仅是教育,就是把知识和道德灌输给孩子,让他们懂得明白就好了。他们把课堂和社会割裂开来,把教育和生活割裂开来,而忽视了教育即生活,道德即生活,课堂即社会,每一个人此生此时此地都是教育,行为世范,知行合一。

  在转车的过程中,我还在反思这个问题。

  微信上很多朋友都声援我,看来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很多时候,大家都感受到了,但像我这样傻乎乎冲上去的人,可能还不多。

  但这样一想,我就更加汗颜,愧疚。

  我在想,如果那个妈妈旁边,还有孩子的爸爸,我会不会还这样去做?更进一步,如果孩子的爸爸满脸横肉,凶神恶煞,脖子上戴着一条黄灿灿的粗链子,手臂上还有纹身,我还敢这样选择吗?

  这样一想,就觉得自己如同阿Q一样,“先是估量对方,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遇见强硬的货色,只能怒目而视,也不敢怒目而视,只能在心里骂。

  难道不是吗?真相很残酷,真的就是这样,我很少有“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时候。

  我爱人平生最恨别人抽烟,因为这个原因,我非但自己绝不抽烟,对于抽烟者,也是恨之入骨。晚上我陪爱人在公园里散步,常会遇见一些瘾君子,吞云喷雾,我恨得牙痒痒,恨不得抓起他们衣领子,直接把他们扔到苏州河里去;但最终还是做了懦夫,没有勇气上前阻止他们。只能王顾左右而言他:“这个公园里怎么还有人抽烟?”一方面希望那个人听见幡然悔悟,一方面又害怕那个人听见了要报复。

  最惊心动魄的还是在大学,有一天晚上,我和女朋友吃了两碗面,到校园后面的山上散步。

  夕阳西下,落日如金,我们正走到山边,突然有几个小流氓,歪戴着帽子,摇摇晃晃的朝着我们走过来。

  我知道情形不妙,把水杯子递给女友说:“等会儿不管发生什么,别管我,你只管逃,我没有关系。”

  果然那几个流氓把我们围住。嘴里乱七八糟地骂,骂得极为难听:“他妈的,挺爽的啊,带着姑娘往山里去啊。狗日的,把钱掏出来!”

  我一听,乖乖掏钱:“不好意思,大哥,就这么多,买包烟吧。”

  我把几个口袋掏了底朝天,小流氓拿走了我的钱,还飞起来踢了我一脚,没踢中,还差一点跌倒了。不过,我那样子一定更加狼狈。

  几个流氓拿走了我的钱,因为不多,一路骂骂咧咧的走了。

  女友说,我们回去吧。赶紧告诉别人不要来山里了。

  路上,我想安慰安慰一下女友,让她不要害怕。

  女友说,我才不害怕呢,你看你刚才那个样子,真让人恶心。如果我是你,我就用杯子砸他!女友晃了晃杯子。我相信她,因为她美丽的眼睛里,没有恐惧,只有愤怒。

  那以后,我花了很久很久,才挽回了她对我的印象。

  后来,我常常想,古代中国都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或者为他人两肋插刀,今天我们的英雄气概哪里去了?

  原因其实不难理解,一是中国由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人们逐渐自私自利,自扫门前雪,不再愿意抱打不平,管别人的闲事。二是今天社会的公平正义消失殆尽,不正常的现象司空见惯,人们慢慢也就习以为常了。三是社会舆论引导,很多英雄一人挺身而出,多个看客落井下石,甚至当事人还恩将仇报,反咬一口,让一人英雄流血又流泪,下一个英雄救不干了。

  但更要命的是,社会盲目对道德进行升华。比如说,上车让座,拾金不昧,尊老爱幼,这是基本常识,每个正常人都会去做,但我们却把这些行为宣传成一种了不起的壮举。久而久之,常识就被人们遗忘了。这种将常识盲目升华,从而造成真正的常识从我们的生活中蜕化的宣传方式,正在把越来越多的人带入一种不健康的心态之中:大家都在呼唤道德英雄、精神典范,希望所有的事都由他们来做,而自己却躲避一个正常人应该尽的基本责任。

  由此看来,一个以单纯做好事来支撑自己的道德体系的社会,表面上是在提升民众的道德水平,实际上是使每个人都在降低自己的道德要求,并使他们丧失履行自身道德义务的热情。

  记住啊,路见不平要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