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有弹性的生活,孩子的发展潜力更大!
让孩子过有弹性的生活来源=马睿欣《管教的智慧》有爱,就有期待。虽说是每个父母都在照着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养育他们,我却看到许多矛盾的地方。 希望孩子将来是个服务社会的人,现在却让他养尊处优,习惯被服务到底。 希望孩子将来面对困境而坚忍不拔,现在却舍不得让他等待。 希望孩子随遇而安、开朗乐观,现在却把他限制在精致的物质环境里,让他习惯最方便、最高级的环境。 希望孩子IQ、EQ都够高,现在却让他们一天到晚在虚拟世界里,让大脑成天被动地回应机器讯息,让情感与没有血肉温度的影像互动。 希望孩子有怜悯心,却不让他们经验贫穷和不足。 希望孩子成为领袖,却不教导他们从仆人学起。 希望他们将来脚踏实地,却用双手把他们抱在空中,让他们踏不到现实的土壤……
父母要生活得有弹性当自杀年龄急速下降到青少年,甚至小学生时,许多人声伐教育体制、社会现实带给孩子们的无形压力过于沉重,却只有很小部分父母自省:“ 这一代父母的养育方式,是否也造成了孩子的抗压力太低?” 我也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渐渐领悟到: 为了孩子而做的,和为了孩子不做的,一样重要。给孩子和不给孩子的,其实也一样重要。长久定时定量的浇水,为的不是让植物离开定时定量的水就活不下去,而是让植物健壮到旱季来临时,有更好存活率。 帮助孩子建立睡眠习惯很重要,但随着现实变化,在必须调整的时候,孩子和父母要被绑在习惯里,还是继续拥有掌控身体的权力?
我遇过一些父母,生活完全被孩子的吃喝拉睡习惯掌控,再重要再有意义的事,只要和孩子在家午睡或吃饭的时间冲突,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
当然,在那种情况下,别想约他们出去旅行,因为孩子会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不好,旅行就没有乐趣了,还不如在家守着舒服。 “就这几年,孩子大了不用午睡,会自己吃喝就好了!”他们如此婉拒别人,也安慰自己。 可是几年后,他们继续被孩子的另一些“习惯”操控,仍然没有弹性可言。 虽然我平日在家看重孩子睡眠、饮食习惯,但当周围一些父母躲在家中望着过去旅游照片怀念时,我已经带着孩子在外头长途旅行。
孩子和父母一起接受弹性操练,没有谁完全跟着谁的习惯,大家都伸一点缩一点,学着适应。到了睡眠时间没床睡,车上、手推车里,枕着爸妈的腿,地上铺个布,也可以照睡。
我呢,当然把旅行方式和期待调整过,学着大包小包,走走停停,伴随孩子的斗嘴抱怨,意见分歧,享受新的出门方式。
让孩子过得有弹性不是每个孩子都愿意调整,有的孩子就是坚持要这样睡,只吃那几样,非怎样的环境不开心。我家老三就是这样。他脾气最大,个性最倔强,身体最差,情感又最脆弱到让人心疼。这样的孩子,若不早早开始帮助他们培养生活的弹性,一旦僵化,冲击来,只能硬碰硬,碎得最快。 我一直相信,生活的弹性,无法单靠一些偶然的密集训练。现代孩子对生活要有适应力,必须像习惯一样,天天住在一种弹性生活的常态里。 首先是物质方面。父母给孩子吃穿用的,倘若只有大山尖端上,那一个小三角形里的人才吃穿用得起时,就等于把孩子框进了那个小小的三角形里。非要固定某种品牌,某个水准,某个方式,把欲望和眼光、习惯结合后,对物质需求的执著,让这一代孩子失去了在平凡生活里奔驰的宽阔自由。 一辈子,许多许多未来堆积起来的岁月,必须待在那个小小的范围,才能感到舒适、习惯、自在。这可不是父母买得起买不起的问题,也不是将来会留给儿女多少钱的问题,而是孩子适应力的问题。 然后就是生活方式。我家老二在饮食上自幼非常挑剔,只肯吃那几样东西,稍稍变化就有反应( 呕吐, 跑厕所),似乎毫无弹性可塑造。要不要盯着这方面硬扯呢? 营养丰富的食物塞不进口,我就一点一点灌输她营养和健康的知识。要是她非吃那几种食物,我仍然可以先从那几种食物开始创造出新口味。 很小的时候,她连打出来的果汁都不肯试着喝,开始是直接拒绝,大一点稍微灵巧些,就勉强用舌头舔一下,说:“试过了,谢谢!不喜欢!”生气吗?当然!买果汁机时,我想的是,一杯各种蔬果打出来的维他命大全啊!女儿却连几种最基本的水果打出来的东西都不肯喝。 于是,我从她最爱的草莓开始作冰沙,等她习惯了,喜欢了,意外加进香蕉。第一次,她立刻察觉,说:“这里面有别的东西,不过……还可以接受。记得,我有非常敏感的舌头!” 然后,我等她习惯两种水果的果汁后,利用她最渴的时候再加入第三种水果,再加第四种……就这样,配合送她参加游泳队,让她的身体产生需求,一年年,她可以接受的果汁种类越来广,身体越来越好,对其他食物的胃口,也越来越开阔。 反看老大,自幼胃口极佳,不挑食,享受吃,但是饿不得,时间一到饭不开动就心情低落,期待的周末大餐遇事临时被取消,就会情绪波动很大。那么对他来说,生活的弹性训练就是可以不吃,不马上吃,不一定让吃为优先。 这种弹性,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浇灌,而是长期的功夫;不是单一部分的拉扯,而是整体的塑造和习惯。 还有就是休闲生活。在美国,赚孩子钱的游乐场特多。大型如迪斯尼乐园,环球影城,海洋世界,积木乐园,小型如附设游乐场的餐厅,电影院,这些地方,都是要付上不少钞票才买得来的娱乐。 可是学校里的孩子几乎一讲到放假,讲到生日,话题就绕着这些地方转。讲多了,听多了,就成为思考方向,生活模式。 带点简餐,去社区公园度个周末如何呢? 哪儿都不去,就在家里聊天、下下棋如何呢? 去泡个书店、找个大学校园走走,不也有休闲度假的感觉吗? 我发现,每个孩子的生命起初,其实潜藏着极大的伸缩空间;孩子之所以失去弹性,和父母的僵硬有很大关系。而成人的僵硬,又和他们自己的偏见、固执、恐惧、骄傲有很大关系。我在孩子的每一个局限里,看到了自己的局限;自己常常拿起标着“爱”的粉笔,拼命在一些自以为最好的地面上,画一些自己都挤不进去的小圈圈,让孩子习惯站在里面。 渐渐地,孩子长大,也会去找类似的地方,类似的圈圈,站在里面,因为觉得安全、舒服。而在那些没有圈圈的地方,他们就不知所措,或乱走迷失,或不敢动弹。
父母该先调整自己!承认自己是个需要弹性的爸爸(妈妈)。从改变自己起步,
帮助孩子过有弹性的生活。
【微信公众号-育儿快讯】
一对80后父母,从事儿童教育6年,宝贝1岁8个月,特开办的儿童教育公众号,育儿快讯(ID:yuerkuaixun)更多教育话题.育儿资讯,家长课堂,请关注我们。
- 上一篇
童年记忆力最好,但为什么我们记不住小时候的事?
文/网易公开课 妈妈常会和我们说,你小时候有一次…… 听完之后我们总会说:“怎么可能?!”或是“天呐我怎么完全不记得?!” 在我们脑海中关于童年的记忆,大部分都是片段式的:一个坐在地上吃雪糕的下午、一次摔成狗吃屎之后的大哭、一个无比讨厌的小伙伴……但当寻找连续的记忆或是妈妈说的那些事情时,却
- 下一篇
纠正孩子的错误,你真的用对方法了吗?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总会犯一些让父母非常恼火的错。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呢?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教训孩子?还是等冷静下来了,经过理性思考后再教育孩子?下面的一个案例回答就是这个问题。 为何女儿对我越来越有成见? “熙熙,作业没做完不许出去玩!”“我就玩一会儿。”“不行!做作业时就集中精力,玩就痛痛快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