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孩子的勇气,来自妈妈的精神分离

2015-08-20 09:47:23父母学堂
某次私人聚餐,一位友人与我们分享了“对孩子放手”的两代经历:她和姐姐从小跟着父亲“出差”走南闯北,得到受益终生的人生礼物——强大的独立和适应能力。所以她现在对女儿也尝试“放手”,带着她旅行、带着她工作学习、带着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做那些在别的妈妈眼里“孩子太小了一定干不了”的大部分事儿。

  

  某次私人聚餐,一位友人与我们分享了“对孩子放手”的两代经历:她和姐姐从小跟着父亲“出差”走南闯北,得到受益终生的人生礼物——强大的独立和适应能力。所以她现在对女儿也尝试“放手”,带着她旅行、带着她工作学习、带着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做那些在别的妈妈眼里“孩子太小了一定干不了”的大部分事儿。

  女儿的故事:

  晴晴闹着要去一个巨型的“丛林探险”游乐设施玩耍,那是一个充满着浮桥、吊桥、绳索、独木桥的高空儿童探险项目,设施说明上写了:适合3~12岁孩子。

  3岁,真的可以吗?看着她渴望的,小小的眼神,我想:那就让她试试吧,估计上不了几个台阶她就受不了要下来了。虽然说130元就玩几分钟我有点心疼,但为了这个眼神,我还是情愿花点钱让她自己去体验,自己去选择。

  交了钱,管理的阿姨对我说:家长只能在外面。于是我被隔离在铁门之外。

  之前我以为可以跟进去,看她穿防护服,送她上第一个台阶,没想到现在只能看着她小小的身影慢慢走向穿防护服的地方,霎时间,一种复杂的感觉涌了上来:担心,不安,焦虑,惆怅……没有我的陪伴,跟着陌生的阿姨,她能顺利穿上复杂的防护服吗?她听得懂那些指令吗?她害怕吗?

  五味杂陈中,她已经慢慢在阿姨的指导下穿好了一切,并且,没有回过一次头。

  我开始回过神来,觉察出自己的担忧和不安是多余的,于是我决定好好享受在地下观看她冒险的时光。

  她一小步一小步踏上了旅程,果然没过多久,她已经被某个障碍物的晃动感吓得不敢往前走,开始哼哼。阿姨在一边不断地安慰,鼓励,我心里有些着急,似乎觉得自己该说一些什么,但总觉得,现在在她身边的那个声音,才是对她最重要的,如果她耳边充斥着太多的声音,可能会更让她茫然无措。于是,这一路上,我屏住了,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有时候看她实在是太害怕了,会大声对她说:“妈妈在这里!”或者说:“阿姨会保护你的!”

  她就这样跌跌撞撞,一路害怕一路坚持着,不知不觉,越来越高,而我,越来越轻松,不再去担心她了,因为她已经走得越来越顺畅。

  走到最高层时,因为某些原因,保护的阿姨要换成叔叔了,当我刚听到他们要交接,内心真有一个冲动想跟他们说:“我建议为孩子安全感考虑,还是不要换人吧!”真是怕在这么高空的地方,突然换了保护人,孩子会一下子失去之前好不容易培养出的安全感。

  但我又屏住了,我决定先观察观察看看会发生什么。没想到的是,交接进行得如此之顺利,晴晴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波动就跟着叔叔继续往前走,事实证明之前妈妈所谓“安全感”的担忧,完全是投射和臆想: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比我们以为的强多了!

  原来他们真的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脆弱和胆怯,原来那些看似超越他们小小年纪的勇气就蕴含在他身体内。而让他们勇气能够发挥出来的最好方式,是妈妈用自己敢于分离的行动来告诉他们:“妈妈相信你能行,妈妈相信你会安全的。”

  这个敢于分离包括两个部分:行动上的分离和态度上的沉静。也就是说,如果妈妈焦虑地分离,怀着恐惧地分离,即使完成了分离的行为,还是会将自己的不安和焦虑传递给孩子,孩子天生的勇气依然会被这股妈妈传递的焦虑感给遮盖。

  刚上幼儿园的小孩子跟妈妈的分离历来就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用“分离焦虑”这个词语来界定讨论它,但有时候我觉得这个词本来就容易激起妈妈们的焦虑,不如我们换一个角度和思路:怎样创造一个最利于激发孩子天生勇气的环境,来让他面对更广阔的世界。

  要创造这个环境,妈妈首先自己内心要有稳定的环境:信任代替自己照顾孩子的人;接纳孩子分离所必须经历的哭泣;相信孩子有自己调整情绪的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既不相信托付的人,也不相信孩子,总觉得只有自己,作为母亲,才能提供给孩子最好的,最需要的一切,就像这个“探险游戏”的最初,我怀着忐忑和犹疑的心情看孩子慢慢走向引导她的阿姨,就像我主观臆断孩子换了保护人就会一下子失去安全感,然而事实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真相:看!孩子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怯懦,别人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不负责任不懂得跟孩子交流,事情不见得会朝你预估的那样发展。你,不是上帝,只是一个终究要对孩子放开双手的母亲。

  当然,作为母亲,对与孩子的分离怀有焦虑和担心是难免的,当我们觉察到了这些焦虑之后,可以试着带着这种焦虑,后退一步,深呼吸,将自己调整到尽可能平静的状态,再来面对孩子。可以平静但充满关切地告诉她:妈妈会来接你,老师会照顾好你;可以带着微笑目送哭泣的孩子被老师牵着渐渐走远;可以做一切你认为能让孩子感觉到沉稳有力的事情,只是,这所有的事情指向一个中心:与孩子分离。

  这就是我们作为母亲,在孩子走向世界时,送给TA的最好礼物。我相信将来,我的孩子一定会比同龄人更勇敢、自信,面对新环境更自在和从容。有时候我们总是过于焦虑地不愿让孩子走出去,是因为超出了自己的舒适范围,害怕照顾不到、控制不到、甚至只是看不到……与其说是放开孩子的手,不如说是打破自己的舒适区。忍心承受对他/她的磨练,则是对我们自己的修炼。

  文章来自孩孩优网(www.91hhy.com),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