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请孩子模仿我

2015-08-21 14:41:02父母学堂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何捷 本文选自《当代教育家》杂志2013年第2期“征文”栏目 偶然的机会,看到几个孩子在课间模仿体育老师上课的情景。觉得有趣之余,突发奇想,请孩子模仿我。 原以为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高大正派的:上课风趣,课间活泼,和孩子平等相处;原打算通过这一次模仿,增进师生之间的友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何捷

  本文选自《当代教育家》杂志2013年第2期“征文”栏目

  偶然的机会,看到几个孩子在课间模仿体育老师上课的情景。觉得有趣之余,突发奇想,请孩子模仿我。

  原以为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高大正派的:上课风趣,课间活泼,和孩子平等相处;原打算通过这一次模仿,增进师生之间的友情……未曾想到,一次模仿让我如受油煎般难熬。

  第一个孩子上来了,他厉声喝道:“整天不务正业,也不知道心里想什么!”全班哄堂大笑。我被惊呆了,但必须承认:他模仿得很像,无论声音、语气还是肢体动作,这句话就是我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第二个孩子欣然登场,他抓起身边一个女生,随即用力将其按在座位上喝道:“请立刻回到座位上!”全班依旧大笑。他模仿我在某一次强制一个女生回到座位上的情形,确实有些吓人。

  第三个孩子学着我整肃纪律时的样子:板着面孔,瞪大眼睛,用极其威严的眼神环视全班……

  笑声不绝于耳,我脸上赔笑,心里尴尬,打心里希望活动停下来,可又不好意思喊停,只能硬着头皮观看。

  幸好,有孩子模仿我的幽默,有孩子学我读古文时摇头晃脑的样子……让我尴尬的心情有所缓解。

  难过的20分钟,度日如年。

  这事过了好久还一直梗在我心里。有时候忍不住抱怨:为什么孩子只有这些灰色的回忆,我上过的那些幽默风趣的语文课,我曾经对其和风细雨般的交谈……这阳光灿烂的一面,为什么不在模仿之列呢?

  我真诚地询问孩子缘由。孩子回答说:“老师,您别担心,您的一举一动我们都模仿。”

  别以为我会释然,听罢学生如此回答,我更加惶恐了,也陷入了更多的思考中——我们必须更为神圣地对待教师这个职业。

  早在读师范的时候,就知道那千古流传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起初只把它当口号,年近四十,方晓是真理,须沁入骨髓,根植内心,并外化于行。于是,阅读,实践,积累,切己体察,日省吾身,丝毫不敢怠慢。

  可带班过程中难免遇到孩子调皮、违规、冲撞,自觉得基本能做到自我克制,尽量保持心平气和,民主公正。偶遇突发事件而发威、发怒,也觉得在情理之中。未曾想到,孩童看到教师不雅的另一面,居然“照单全收”了,而这些,将成为他们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记。

  孩子缺乏理性鉴别意识,他们就像是镜子,无条件反射各种现象:美丽,善良,丑陋,凶残,愤怒……成年人,特别是教师的言与行,更是他们模仿的对象。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极力反对教师在班中发怒。于永正说他过了30岁后就没在孩子面前发过脾气,这是何等的修为,何等的德行啊!其中深意,我今天才悟到一二,悔之晚矣。可再看看身边的同行,很多还在为孩子难管而抱怨,为孩子的一点违规而大发雷霆。在浑然不觉中,成年人的言行成为孩童恶习的榜样。

  忽然想到我家小子:我在家中翘着二郎腿看书,发闷时抽烟叹息,在座椅上抖动身子,吃饭时大声咂巴嘴……他应该都习得了吧?可怖!罪过!

  不由得心生一念:每学期末都请孩子模仿我。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监督、校正自己,我想应该很有效。

  后来,这成了我带班的“创意”,也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娱乐”项目。欢笑中我在反思、改进,一颗日渐苍老的心和孩子的心越来越靠近,越来越年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