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跨越隔代育儿的“三大沟”
随着越来越多的“独一代”逐渐为人父母,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已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演变成隔代教育家庭。一方面,隔代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祖辈对孩子有爱心,养育孩子有经验,关键是更有时间;另一方面,隔代教育也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存在着不少弊端。
无论大家认为隔代教育是好还是不好,但基本上都认为隔代教育的家庭,孩子的父母和祖辈之间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往往很难统一,并经常会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产生家庭矛盾,甚至出现因为孩子导致子女和老人要断绝关系的个别案例。
隔代育儿真的就那么难吗?子女和老人之间的关系真的就那么难解决吗?
隔代育儿的三大类
关于隔代教育到底好还是不好,难还是不难,我们绝对不能一概而论,一棍子打死。首先需要搞清楚隔代教育的三种类型:
一是隔代教养,孩子的父辈和祖辈经常生活在一起,由于父母要上班,平时主要由祖辈负责照顾孩子的生活、负责接送孩子等,父母主要在休息时间陪孩子玩、负责孩子的学习等。这种情况在城市比较普遍,通常出现在父母双方都工作的家庭,上班日孩子住在祖辈家、父母周末才带回自己家;或是全家与长辈同住,父母每天下班后再接手照顾孩子等,根据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这种情况下,祖辈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应该主要扮演协助者的角色,父母才是孩子的主要教育者。
二是隔代寄养,孩子的父辈和祖辈不在一起生活(往往是在不同的省份或城市),由于父母要赚钱养家,主要由祖辈负责照顾孩子的生活、陪孩子玩、负责孩子学习等,父母主要在节假日才能回家看望孩子、陪孩子玩。这种情况在农村比较普遍(少数城市家庭也存在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父母双方都在外地工作,因各种缘由父母与孩子无法生活在一起,所以这些孩子常常被称为留守儿童。这种情况下,祖辈在教育孩子方面被迫扮演主要角色,父母无奈成为教育的协助者。
三是隔代抚养,孩子的父母因为离婚、死亡、遗弃等原因,完全无力抚养孩子,祖辈成为孩子的主要照顾者和教育者,完全负责照顾孩子的生活、陪孩子玩、负责孩子学习等。这种情况下,可能衍生出许多社会问题,也容易陷入经济贫困的窘境,因为祖辈已年迈、没有工作能力,却又还要照顾孩子。如果长辈年纪太大,在教养孩子上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只有分清楚隔代教育的这三种类型,我们才能对隔代教育进行正确的评判和引导。而每种类型,都有可能存在隔代教育的一些问题,但不同的类型,存在的问题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其不同的一面。我们只有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帮助到不同类型的家庭,才能真正给到家长和祖辈启发。
这里主要针对第一种类型的隔代育儿所产生的代沟,探讨年轻父母和祖辈如何共同去跨越。
隔代育儿的“三大沟”
在隔代教养的家庭中,老人和年轻父母之间确实存在很多观念不一致的地方,也有很多育儿方面的代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生活方面的代沟,主要集中在吃喝拉撒睡等方面。比如很多老人总认为孩子吃得越多越好、穿得越厚越好、拉得越勤越好、睡得越久越好,其实这些方面都需要把握好度,孩子的生理发展都是有自然规律可循的。
2、习惯方面的代沟,主要集中在生活自理等方面。比如很多老人总喜欢给孩子喂饭、帮孩子洗脸刷牙和洗澡、替孩子背书包或整理书包,即使孩子已经完全有能力自理。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才是养育的最终目标,其实很多时候给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不帮助,孩子才能获得自我成长的机会。
3、学习方面的代沟,主要集中在知识学习等方面。比如很多老人总觉得孩子在学龄前学的知识越多越好,所以他们就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认字、拼音、算术等;总觉得孩子在学龄后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课本知识,所以他们就会认为中小学生读课外书就是浪费时间、学音乐和美术就是歪门邪道。
当然,除了上面列举的这三个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也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育儿代沟,正所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子女与老人有效沟通的“三大法宝”
当老人的养育观念跟年轻父母不一致时,理智的做法并非针尖对麦芒,而是心平气和的沟通。不过,我们跟老人之间的沟通是需要讲究技巧和方法的,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更不要为了孩子的事搞得全家鸡犬不宁。在此总结我们家的一些做法:
1、“谁出面”,是关键。一般来说,老人跟自己的孩子交流会更顺畅,也更容易接受。如果需要跟外公外婆沟通,最好由妈妈出面;如果需要跟爷爷奶奶沟通,当然爸爸出马更合适。
2、先扬,后抑。在跟老人沟通问题之前,先要肯定老人对孩子的用心付出,表扬他们做得好的地方。毕竟任何人都乐意接受别人的溢美之词,老人也不例外。这样做,可以融洽交流的氛围,舒缓双方的情绪,为后面的问题沟通做好铺垫。
3、善借外力,巧用权威。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同样适用于我们跟老人观念不一致的情况。在老人面前,别人说的话往往比我们自己说的话管用很多,尤其是带有一些权威的人,比如医生、老师、专家等等。为了让老人转变观念,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外力来帮助解决。
老人与子女和谐相处的三大关键
当然,要妥善解决隔代育儿的“三大沟”,光靠年轻父母这一方的努力也是不够的,还需要老人做出一些改变,才可能做到与子女的和谐相处。
1、善于学习,勇于突破。现在的养育环境已经跟几十年前有了天壤之别,老人不能完全套用自己的育儿经验,而是要善于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以掌握儿童心理,善于借鉴别人的育儿理念以更新养育观念,勇于突破自己的固步自封以开阔育儿视野。
2、明确责任,划清边界。为了防止多头领导,同时减少育儿冲突,老人需要跟子女明确各自的责任边界。当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老人就可以与子女一起商量,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尽可能划清责任边界。比如,老人主要负责孩子的生活照顾,父母主要负责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一旦划清责任边界,老人既可以少操些心,又可以避免一些分歧。
3、学会放手,自享清福。部分老人由于从小就对子女包办代替,所以当有了孙辈后,他们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养育孩子的重任,以至于越俎代庖。我建议抱有这种心态的老人,一定要转变观念,把养育孩子的主角还给子女;一定要学会放手,把养育的权利和责任交给子女;一定要自享清福,不要把自己的幸福晚年无私奉献。
老师来了(laoshilaile.com)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O2O平台
帮助找到放心好老师!
搜索微信公众号ID:laoshilaileAPP(长按可复制)
- 上一篇
平步青云的印度人身上有什么是中国家长必须学习的
继印度裔高管SatyaNadella接掌微软第三任CEO之后,谷歌也将CEO的重担交给了另一位印度人SundarPichai(大家亲切的称他为劈柴)。现在,硅谷的印度裔高管大有燎原之势。这让同在硅谷的不少中国人议论纷纷,印度人到底有什么魔法,能纷纷打破长期以来压在亚裔中层管理人员头顶的天花板
- 下一篇
孩子拼音学不好,对后期学习成长影响极其深远!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是迈向科学高峰的阶梯。学会了拼音就能让孩子自己认读课本中的生字,并流畅地读下来。随着孩子的识字量增多,阅读和写作的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因此拼音是识字的基础、是阅读、习作的前提、也是学好中文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在小学不仅要学汉语拼音,而且一定要掌握和应用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