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告诉你哪些家庭的孩子学习更优秀
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课题组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的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分别进行了家庭教育相关问题 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教育中的一些无形的隐性因素,比如亲子关系、家庭氛围、家庭文化娱乐行为等,会间接作用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而自主管理能力和自 理能力强的孩子,在学业水平上表现更优异。
大数据告诉你:哪些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更优秀
很多家长,往往以为,学校是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所以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挤破头、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个好学校。不过,很多家长机关算尽,也没有想到,好家庭就是一所好学校。与其大费周折让孩子择个好学校,不如从身边做起,给孩子办个好学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四省市小学生家庭教育状态的调查显示,家庭对孩子的隐性学业支持因素更值得关注。那些善于听取孩子意见的家庭,正能量多的家庭,孩子的学习成绩更优秀。各位家长,从你做起,从家庭做起,给孩子在家里就办个“好学校”。
善于听取孩子意见的家庭孩子成绩更优秀
成绩优秀的学生家庭更多采用协商、民主的亲子互动模式。数据显示,“会听取孩子意见”的家庭,子女成绩优秀的占39.11%,而子女成绩较差的比例仅为19.90%。
面对教育分歧,父母选择“私下再协商”的家庭,其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高达76.10%,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家庭选择比例仅为11.98%。
在民主、友好的家庭中,学生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信任感被学生内化为学习潜力和动力,运用于学习的自我管理中,继而促进学业水平的提高。
父母情绪越正向子女成绩优秀比例越高
家人间的情绪理解与反馈不容忽视。调查显示,家庭成员间对情绪的理解和反馈越好的家庭,其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越高。如当父母情绪不好时,“能感受到家 人支持和关心”的家庭,其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最高,为74.12%,而冷漠、疏离的家庭中,如“不如不说,说了更闹心”和“说了他们也不能理解”,子女成 绩优秀的比例仅为12.48%和5.41%。
父母的消极心境会投射并传染子女,尤其对较为敏感的孩子来说,如果父母的情绪不一致,则孩子的心理调适就比较困难。久而久之会给子女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影响其学习效果。
本次调查还发现,家庭结构对小学生学业水平有显著影响。离异和再婚家庭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大大降低;而在成绩较差的小学生中,单亲和再婚家庭又占了相对较高比例。
父母经常读书看报孩子成绩更优秀
圝圝数据显示,“阅读型”家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更高。闲暇时父母经常“读书看报”的家庭中,其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31.31%,高于“看电视、玩电脑、手机”(27.43%)、“朋友聚会、打牌娱乐”(24.90%)等家庭。
圝圝调查还发现,学业水平较高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也相对更多。由此看来,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型”家庭氛围对小学生学业成长的意义不言而喻。
会管理零花钱的孩子学生学业水平更高
自主管理能力高的小学生学业水平也更高。数据显示,当问及小学生“兴趣班是怎么选的”,能表达自己喜好愿望、独立做出选择的小学生(“我自己选的”) 和能与父母商讨听取父母意见的小学生(“父母和我商量的”),成绩优秀的比例相对“同学上,我也上”、“父母决定的”的比例高两倍;
在成绩优秀的小学生中,随自主管理零花钱能力的提高,其学业优秀的比例也直线上升。53.30%学业水平较优秀的学生会将零花钱“攒起来,有计划地 花”,比成绩较差的小学生高17.97%;相反,随心所欲,给多少花多少的学生中,成绩较差的为13.91%,学业水平较优秀的仅为3.12%。
孩子是否做家务成绩反差比较大
自理能力强的小学生学习能力也强。当问及“孩子分内的事情总让您帮忙,您会怎么办”时,在成绩优秀的小学生中,“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比例最 高,为43.11%,“有求必应”的比例最低为2.12%。在孩子专门负责一两项家务活的家庭里,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这样看来,并非把所有的时间都留给孩子学习和休息才是明智的选择。那些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3.17%,而持有“孩子应该做些家务”观点的家庭中,此比例为86.92%,两者相差悬殊。
- 上一篇
何帆:好孩子不是教出来的
文| 何帆 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个个都无比焦虑。夏天到了,更容易着急上火。孩子该上幼儿园的,找不到幼儿园。“幼升小”、“小升初”的规则变来变去,越变越怪异。“中考”之后,孩子就进入了上学期间最黑暗的一段时光,他们开始准备高考,家长也要陪着提心吊胆。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中国的大学又怎么样呢?北
- 下一篇
孩子成了”手机控“影响学习,家长怎么办
孩子迷恋网络、迷恋游戏,早已不是新鲜事,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这种情况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让家长忧心如焚,也逼着不少家长为了争夺手机,与自家孩子斗智斗勇。其实,家长们心里明白,不能一味地指责孩子。如今的智能手机功能多、人性化程度高,手机已成了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您曾经做忽略了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