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反生活倾向是青少年教育的重大误区
9月18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孙云晓做客齐鲁大讲坛,作了题为《良好的习惯缔造健康人格》的专题报告,发人深思。
儿童教育是生活的教育。儿童认知世界总是从身边开始、从生活开始。而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下,我国教育走入一个很严重的误区:反生活的教育。
当前,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教育倾向严重。很多幼儿园开课,甚至还有作业。有的幼儿园竟然把莲藕的藕、板凳的凳、酱油的酱、跳舞的舞,列入学前要认的500字。幼儿教育小学化,把早期教育变成了早期摧残。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今天的教育有一个非常大的危险,叫做教育的荒废,表面上看教育抓得很紧,学生的负担很重,而实际上真正的教育被忽略。比方说心灵的教育、生活的教育、健康人格的培养,被严重忽略。
“孩 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句话几乎成了国民的共识。孙云晓认为,这种教育祸及孩子一生,不会做饭、不会照料自己,不会处理人际关 系,没有敬老之心、合作之意。孙云晓说:“有一次,我参加一个会议,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负责人发言,说当年考进这所大学的学生,有 35个人想自杀,700多人自己讲有心理问题,这是教育体制、机制出了问题。”
让孩子形成“人生有目标,做事有计划”的习惯
家庭教育最重要。孙云晓认为,家庭教育是对人影响最长久、最深刻的教育。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有些家庭出来的孩子依然是健康的、优秀的。
家庭教育的重点就是习惯的培养,这是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尤其要侧重培养让孩子形成“人生有目标,做事有计划”的智慧性习惯。孙云晓指出,中国的青少年有一大弱点,就是盲目性学习,到考大学了,不知道考什么大学好、什么专业适合自己。
哈 佛大学一项著名研究表明,3% 的人能写出清晰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13% 的人写出大概的目标,大概的计划,另外84% 的人没有目标,没有计划,还没想到。10 年过后,又找到这些人,再作同样的研究、分析,发现那 3%有清晰目标和详细计划的人,是另外84% 的人收入的10 倍,成了美国社会的精英。那 13% 写出过大致目标、大致计划的人,收入是另外84%的人收入的两倍,成为美国社会的中产阶级,那些一直没有目标,没有计划的人,生活的水平比较低。所以这说 明,成功与幸福都与他有没有人生的目标和奋斗的计划有关系。
据 孙云晓介绍,看到自己即将高考的女儿很紧张,他就说:“没关系,闺女,能考上个大专就可以,将来专升本。”后来女儿说,想去复旦大学,他就鼓励女儿努力去 做:“尽管有难度,但你有这个志愿,梦不做白不做,高考有一次,考好了可以上你的第一目标,考不好,上你的第二目标、第三目标。”
后来女儿很努力,按照自己“读大学,同时也是读城市”的理念,以微弱优势被复旦大学社会学专业录取。
孙云晓强调,作为父母,尊重孩子,重大问题让孩子自己决定,没有理解和尊重的爱是不健康的。
“富二代”不是规律,而是教育失败的结果
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能只靠学习成绩,还有很多生活的内容: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爱心、责任感、自制力和抗挫力,最为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能够为了更长远的利益,克制自己。
2004年,一项针对中国跟澳大利亚儿童自制力的比较研究发现,同样在一大一小两盘巧克力面前,70% 以上的中国孩子很快就表现为“等不及了”,拿到较少的一盘;而澳大利亚孩子则70% 以上都能等到15分钟以后,并能获得较大的一份。
研究表明,一个孩子能为自己更重要、更长远的利益而克制自己暂时的欲望,长大之后,独立性、责任感、自制力都比不能等待的孩子强,更容易有作为。
孙 云晓认为,我们今天培养了太多不能等待的孩子,做父母的压根儿就没想让孩子等待。要什么给什么,孩子又怎么能等待?一个不能等待的孩子,就很可能是一个任 性的孩子,一个被过度满足的孩子,则是一个没有幸福的孩子。社会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做“饱享剥夺理论”:当一个人的需求被满足的时候,他的快乐也随之被 剥夺。
现在富有的家庭越来越多,可是常常富不长久,其实“富二代”不是一个规律,而是一个教育失败的结果。
- 上一篇
教育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
国务院参事、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老师的一次演讲,相信其中提到的很多例子大家都碰到过。 节选如下: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孩子成长的规律可以浓缩在一个最简单、却也最意味深长的字上:人。 学习的关键在于使孩子“学会求知” 儿童的发展大致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认知发展,可以看作是“人”字的左撇
- 下一篇
“我是不是比别人笨?”看看这位清华妈妈如何回答
有一位妈妈从不说一些令孩子泄气的话,也不会去抱怨孩子,责骂孩子。(启明按:关于抱怨和责骂孩子其实属于语言暴力的范畴,关于语言暴力的危害,启明强烈推荐你阅读我之前发布的文章《语言暴力会造成多大的影响?1分27秒开始超震撼!》。)她在找不到适当的答案前都是保持沉默,以自身的承受去支持孩子的一步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