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孤烟直:培养阅读习惯的五点建议(41)

2015-10-08 15:35:02父母学堂
声明:本文为笔者幸福家庭三部曲之二《人格教育决定孩子幸福——培养幸福的孩子》书稿内容节选,任何媒体或平台转载均须注明原文出处及作者和来自搜狐教育孤烟直的自媒体,图片来源网络。 现在的孩子不喜欢读书,令不少父母感到头疼。有的孩子小时候还读几页书,大了反而一点不读了,即使是老师布置的读书任务,也很难

  声明:本文为笔者幸福家庭三部曲之二《人格教育决定孩子幸福——培养幸福的孩子》书稿内容节选,任何媒体或平台转载均须注明原文出处及作者和来自搜狐教育孤烟直的自媒体,图片来源网络。

  现在的孩子不喜欢读书,令不少父母感到头疼。有的孩子小时候还读几页书,大了反而一点不读了,即使是老师布置的读书任务,也很难完成。这里的原因比较复杂,有互联网时代碎片化阅读的影响,也有应试教育学习负担重的因素,还有时代快节奏人心难静的作用。

  不要说孩子,即使成年人,手捧一本书,安静去读也难。但是,我们不能被动地受外在的环境左右,而应该主动应对挑战,守住读书好传统,培养读书好习惯。读书,关乎到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关于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这里有几点建议:

  第一,不要把读书当作考试的工具。读书,是孩子精神成长的需要,与考试无关。如果一开始就把读书与考高分(虽然读书可以提高语文分数)联系在一起,或者仅仅是为了考高分才让孩子去读书,那么读书的习惯就很难养成。考什么就读什么,不考什么就不读,这种功利性读书只能是短暂的、阶段性的。一旦考试的任务结束,读书的动力也就化为零。父母要转变观念,不要把读书看作是学习考试分数的梯子,要把读书看作是孩子情感、心灵和精神发育成长的需要。而只有这样,读书的动力才会像山泉源源不断,读书的习惯才能伴随一生。

  第二,读书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父母总是认为读书是孩子的事情,与己无关。自己工作那么忙,家里有那么多的心要操,孩子读书就是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操心。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孩子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之前,读书就不仅仅是孩子一个人的事了,而是父母和全家人的事情。这就是亲子共读,培养孩子读书好习惯。孩子两三岁开始摸书本时,父母一定放下手头的工作,坐下来陪孩子一起读书。给孩子读故事,与孩子同读一本书,再到与孩子一起读书,即亲子共读的时间一定要保证。尤其是孩子刚刚读书之时的前几年,父母一定要坐下来静下心与孩子一起读。

  第三,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能够让人快乐,并且是一种高级快乐,不是低级的感官快乐。如果孩子能够从读书中体会到快乐,那么他就会自己主动去读,而不是父母逼迫去读。但这需要一个过程,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样。父母要从读书中收获这种快乐,并且把这种快乐传递给孩子,让孩子看到父母读书的快乐。孩子自然就会效仿父母,也从读书中寻找快乐。所以,当孩子在身边时,父母少打点麻将,少看点电视,少玩点电脑,多读点书,多看点报,多阅点刊,并且把自己阅读的快乐告诉给孩子,把阅读的好处分享给孩子。

  第四,制定阅读计划很重要。孩子开始读书,可能是无计划的,随意性较强。但进入幼儿园之后,父母就要给孩子量身打造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阅读计划。每个年龄段,适合阅读哪些经典,从图画到文字,从绘本到原著,从拼音到文字,从童话到故事,从文学到哲学,都有书单。父母应该根据年龄特点选择一些重要的书籍,每周要读哪些书籍,每天要完成多少阅读量,都应该有一个计划。然后再把计划落实,坚持到小学毕业,阅读的习惯就养成了。

  第五,科学、人文与哲学要兼顾。在实际中,不少父母很重视孩子的阅读。但在内容的选择上有所偏好,比如多数父母喜欢给孩子阅读知识性、科普性的书籍,十万个为什么、青少年百科全书等,家里摆放很多。但一些人文类和哲学类图书则很少,有的一本都没有。其实,人文和哲学类的儿童读物有很多,包括国外的一些经典,应该列入孩子阅读计划中。比如著名漫画家蔡志忠的中国古代哲学系列漫画《庄子说》、《老子说》、《孟子说》、《列子说》等,把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用漫画表现出来,非常适合孩子阅读。

  最后,提醒一点,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能让孩子在手机上阅读,无论读名著还是网络文学作品。孩子用手机阅读最毁眼睛,几个月就可让眼睛近视。现在很多孩子,甚至幼儿园的孩子都带上了近视镜,这与对手机的放纵有很大关系。(孤烟直 长江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