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面对“问题”孩子,父母该如何做?
一位妈妈咨询,说10岁的儿子,有些坏毛病,比如:乱翻东西,爱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藏起来;只要他一有时间,家里的抽屉,橱子都要翻个遍,也不知道他要找什么,问他找什么他也说不上来;只要是他喜欢的东西就藏起来,藏到最后,自己都找不到了;孩子有时躺在床上吃零食,吃完的零食包装随手就塞到墙角里。就为了这些小事,我不知道教育过他多少次,可就是不管用,恶习难改。
经过和妈妈的沟通,我发现问题并不在孩子身上,而是这位妈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方式方法存在不足,致使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妈妈很困惑,但是,孩子也很烦恼。
这位妈妈说了最近的一件事:孩子的爸爸在家打扫卫生,擦地的时候发现儿子的床头书橱的缝隙里有很多的零食包装袋,并且在最里面还发现了首饰盒,里面装的是首饰。本来看到把垃圾塞进墙角,我就已经非常生气了,又看到首饰被他藏起来,我就火冒三丈,狠狠的教训了他一番。
你都多大的孩子,怎么还把垃圾往墙角里塞,你就不知道要把垃圾放到垃圾筐里吗?都给你说了多少次,怎么就是记不住呢?你这孩子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还要妈妈给你提醒。还有你怎么能把妈妈的首饰藏到角落里,你知道那首饰多少钱吗?你都快气死我了,就知道藏东西,你自己的东西你藏起来,我得首饰你给我藏起来干吗啊?你藏起来是不是想拿到学校里去,拿到学校里万一弄丢了怎么办?
在日常的教育中,很多父母都会把以上所说的话,当作是在教育孩子,告诉孩子下次不要乱扔垃圾,不要藏东西。其实不然,上面的每一句话,并没有起到教育的效果。因为,妈妈所说的话,是指责和批评。家长们千万不要把指责当作规则,认为对孩子说了,孩子就会听,就要遵守。
当孩子做了让父母不满意的事情后,父母往往是有情绪的,这时候对孩子进行的教育,一般都会转化为指责和批评。此时所提出的要求,也会让孩子误认为是一种限制和命令。所以,对于当下要处理的事情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当父母有情绪的时候,往往会把焦点聚焦在事件上,会对孩子发脾气,着急上火,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以至于忘记了通过事件对孩子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
针对案例中的妈妈,我给出了几点建议:
1、对人不对事
当问题出来的时候,不要一味抓住小辫子不放,唠叨起来没完没了,事情已经发生了,多说也无益。但是,一定要让孩子清楚怎么做才是对的,而不是纠结于原来的问题上。
2、指令要具体
告诉孩子,家里的哪些东西可以动,哪些东西不能动,哪些东西是绝对不能动的,动过的一定要放回原处,不要乱放,更不能藏起来,有些东西经过爸爸妈妈的同意之后可以动,但是,动之前一定要经过允许,否则,就要接受惩罚。
3、规则要先行
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规则在家庭里必须要有,并且规则并不是限制孩子,而是需要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要遵守。比如:不要躺在床上吃零食,不能随意扔垃圾,要保持室内清洁之类的。规则的制定是为了孩子能够通过有序的管理自己日常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4、少情绪多感受
出了问题任何人都会有不良的情绪,特别是父母,当有了情绪的时候,暂停处理问题是最佳的选择。暂停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去面对问题。也就是多体会一下自己当下的感受,换位思考,同时更要关注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和批评。
- 上一篇
“我们家有钱吗?”你的回答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这个世界上恐怕再没有什么会比好奇的孩子那样更能使你意识到金钱是多么的复杂了吧。童言无忌,面对孩子怎么回答那些让你尴尬的金钱问题?当孩子问你“我们家有钱吗?”的时候,为人父母者应该怎样回答呢? 切记,你的回答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不能掉以轻心!所以应当从小给孩子进行一下理财教育,我们不仅要给孩
- 下一篇
心理营养没有被满足的孩子 一生都在寻觅关注
启明按:所有师范类的学生在走上岗位之前,都会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只是很多人往往真正从事教师职业后会忘掉这些曾经学过的知识说到心理学,启明想起了自己的一个同事,她叫郑会英,她是我们这里最贵的一对一语文老师,上她的课需要一千元一小时,同时还需要提前排队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