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好习惯家庭养育细则》之培养孩子人际关系(3)

2015-11-11 21:08:58父母学堂
五、合理调节孩子间的矛盾 孩子们在一起相处,难免会产生摩擦。发生矛盾时,家长不要马上介入,而是先让孩子们自我调。一般来说,因为玩耍而产生的矛盾,用不了多长时间,孩子们就会忘掉不快,继续一起玩耍。大人盲目介入,有可能让事情变的很糟糕,容易让孩子因有支持而得理不饶人,或者不情愿认错。孩子们在矛盾冲突

  五、合理调节孩子间的矛盾

  孩子们在一起相处,难免会产生摩擦。发生矛盾时,家长不要马上介入,而是先让孩子们自我调。一般来说,因为玩耍而产生的矛盾,用不了多长时间,孩子们就会忘掉不快,继续一起玩耍。大人盲目介入,有可能让事情变的很糟糕,容易让孩子因有支持而得理不饶人,或者不情愿认错。孩子们在矛盾冲突中游戏,是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

  事例40:儿子哭着跑回家,问原因,什么也不说,只是趴在床上哭泣。看到这种情况,爸爸下楼,来到小区广场,找到刚才和儿子玩耍的小伙伴。低声问:“小伙子,叔叔想了解点事,愿意告诉我吗?”“好的,叔叔你问吧。”“刚才我儿子和你在一起玩儿,他突然哭着跑回家,发生了什么事?别担心,我不会责怪你的,实话告诉我就行。”“小弟弟从双杠下来后,不小心踢到了我,我火了,就打起来了。”爸爸了解情况后,说:“今天这件事,你们俩都有责任,你是大哥哥,没有谦让弟弟。你们平时经常在一起玩耍,还到我家里分享过电脑游戏,分享过饮料、水果等,叔叔很支持你们开心地玩儿吧?”孩子点头说是。“现在弟弟在家伤心地哭呢,我想他肯定感觉你对他不够好,很委屈。看到弟弟这样,你是不是有点后悔,不应该和弟弟动手打架啊?”孩子点头说是。“这样吧,事情已经发生了,得吸取教训,要妥善解决一下。能否到我家去,你安慰一下弟弟,给弟弟道个歉,你是大哥哥,得有点风度,对不对?”孩子爽快地答应了。

  小伙伴来到床边,说道:“小弟,对不起,我错了,不应该和你打架,能原谅我吗?”看到没有回应,爸爸温和地对儿子说:“儿子,你看哥哥做的多好,他知道错了,亲自来家里给你道歉,说明他是有责任感的小男子汉,你也应该向哥哥学习,用宽容面对哥哥啊。”小伙伴又一次道歉:“小弟,真的对不起,我当时也是冲动,不该对你出手那么重,我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原谅我好吗?”儿子小声回应:“对不起,哥哥,我错了,你也原谅我吧。”看到这里,爸爸对两个孩子说:“好,你们都是好孩子,谁都有犯错的时候,既然已经彼此道歉了,以后继续做好朋友。”

  小伙伴走后,爸爸继续对儿子说:“通过这件事,你应该回想近一段时间,为什么总和小伙伴发生冲突。这与你平时嘴不老实,手脚不老实有一定的关系。你不礼貌的行为很容易引起小伙伴反感。别忘了,玩伴儿都比你大好几岁呢。如果总这样下去,慢慢就会没人喜欢你了。你想让他们不喜欢你吗?你愿意被小伙伴们排除在圈子之外吗?”“爸爸,我希望他们喜欢我,我要和他们一起玩儿。”“前几次,你哭着回来,爸爸都没有说什么,我是希望你能自己慢慢明白。现在看来,你还是没有明白,今天爸爸给你说这些,你一定要记住:咱做人得有骨气,绝不能整天被人打着骂着还不思改变!今天给你立下规矩:以后与人相处,要管好自己的嘴巴,管好自己的手脚,做有礼貌的好孩子。记住了吗?”“爸爸,我记住了。”接下来,爸爸让儿子把规矩说了三遍,重复巩固记忆。

  分析:这位父亲对儿子的观察和了解非常仔细,协调解决孩子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也很理智。事后,结合几次相似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一次性教育和引导,给孩子指出问题所在,说明后果危害,立下规矩,重复记规矩,鼓励儿子做有礼貌,做不惹事非的好孩子,整个过程处理的非常完整。

  六、引导孩子明辨是非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和品行不好的伙伴玩耍,容易会被带坏,就不允许和他们往来。这种简单的告诉不允许和谁玩的做法不小甚微。理性的做法是,引导孩子关注玩伴儿的不良行为,教孩子明辨是非,不去模仿不良行为。同时,家长要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孩子玩伴儿,择机个别教育。适当时候,也可对孩子进行共同教育,使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及其危害,别人怎么评价等,进而鼓励盖子改正缺点,做出色的自己。

  事例41:妈妈带儿子参加爬山活动,发现有个孩子行为习惯很不好。择机问孩子:“儿子,你有没有发现XXX小朋友总说脏话?他这样做好不好啊?”“妈妈,我也发现了,他这样做不好,不礼貌,我不愿意学他。”“儿子,听你这么说,妈妈非常开心,你是明辨是非的好孩子,我相信你绝不会像他一样说脏话。”“你们是好朋友,你应该做些什么呢?”“妈妈,我会告诉他,好孩子不说脏话。”“儿子,你这样想,太棒了,好朋友就是要彼此负责,帮助对方改正缺点和不足,可以私下里悄悄告诉他,看看他是否愿意改正,好吗?”“好的,妈妈。”“好,继续和小伙伴去玩儿吧。”

  事例42:有一天,女儿带好朋友来家里玩耍。妈妈热情招待的同时,认真观察这个小客人,发现她总是特别强势,女儿只要不顺她意,就说难听的。过一会儿,妈妈把两个孩子招呼过来坐下吃水果。妈妈问小姑娘:“平时在家里,你知道什么是好孩子吗?”“阿姨,我不知道。”“想知道吗?”“我为什么要知道?”“因为人人都喜欢好孩子啊,好孩子有礼貌,愿意和别人分享,遵守游戏规则,不会随意和人动手动脚伤害别人,还有好多呢,希望阿姨喜欢你吗?”“当然了,我感觉你说话特别好听,我愿意听。”“瞧,这就对了,说明你愿意做被人喜欢的好孩子。那阿姨给你提几条要求,想听吗?”“阿姨,我想听,你说吧。”接下来,妈妈给小姑娘提了几条要求,鼓励她在后面的玩耍中努力去做好。吃完水果,两个孩子接着玩耍,妈妈再观察,发现孩子行为明显有了改变。

  分析: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怎样看待孩子的行为,怎样去正面积极引导教育。家长平时要注意观察,选择和利用好时机,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结合好孩子意识,耐心启发,给点鼓励,就会激发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家长须始终记住一句话:爱不分彼此,爱自己孩子,爱别人孩子,就要对他们负责。只有这样,你才能保持一颗公允之心,接纳孩子,关心孩子,帮助孩子,让孩子们共同健康快乐成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