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儿童心理怎样影响语言和智力发育

2016-03-02 08:00:13父母学堂
小A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一年前曾经来俱乐部测试过学习能力,结果反应其思维顺序性欠缺,缺乏计划、整合能力;记忆力好,但信息输入不畅,大脑感统功能不协调。极度缺乏自信,理解能力差,行动慢,缺乏决断力。当时建议参加秋季班课程,但由于父母意见不统一,父亲虽然接受了咨询师的建议,对孩子要有耐心等,但坚决不同

  小A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一年前曾经来俱乐部测试过学习能力,结果反应其思维顺序性欠缺,缺乏计划、整合能力;记忆力好,但信息输入不畅,大脑感统功能不协调。极度缺乏自信,理解能力差,行动慢,缺乏决断力。当时建议参加秋季班课程,但由于父母意见不统一,父亲虽然接受了咨询师的建议,对孩子要有耐心等,但坚决不同意、不支持孩子参加成长营课程,认为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就会长好。同时鉴于学习成绩落后,认为先补习文化课更重要。

  一年后,当小A再次走进成长营的时候,虽然表面看起来他似乎是“阳光”外向了,没有了以前的胆怯和卑微,嘴里还滔滔不绝地讲着话,但仔细听来,都是在表达自己被欺负的经历——太多的负性体验已经满溢出来了。在几次课程中发现他并未像家长反映的那样学习成绩提高了,他在学习能力方面依然停留在原地。语言方面虽然看起来爱表达了,但说话内容经常让人不明白,有时感觉摸不到头脑,前言不搭后语,语言内容与现实情况不符;有时语无伦次;有时答非所问。

  经工作发现其语言方面表现出来的状况可能传达出在如下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工作探讨:

  一、大脑信息输出不畅,信息整理缺乏秩序感,向外出的时候信息挤在一起打架,所以有时本来是要说2句话,但是他说出来的却是前一句的第一个字和后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一个新词语。当被老师“翻译”后得以重新表达。

  1、秩序感有可能之前就没有建立。

  2、脑功能——感觉统合失调。这里指精细的脑功能协同工作。非运动性感统训练。

  3、只看到局部,缺乏对事物整体认识。这与创伤影响智能发育有关,也可能是额叶发育不良造成的协调、计划性欠缺。需要去医院做智商测验。更与心理因素有关。

  4、思维在教养过程中遭到破坏。逻辑性很差,事物间联结较弱,并难以持续。

  5、在学前班一定也有类似表现了,但并未得到老师家长的重视。

  6、心理因素。弱势更弱的恶性循环,比如总怕做错,就总停下来检查。反复与老师确认“是不是这样?”

  7、心理问题发展出的极度控制。问很多与当下要做的事无关的问题,表现焦虑,是没有安全感的典型行为。

  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连贯持续的发展深入的思维过程,久之,停留在表面、浅层的思维习惯。从根本上影响一个人的成就。甚至影响到眼下的学业。比如老师持续性讲课,而他只停留在开始的地方而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往前走,这肯定影响学习效果。

  二、过去的未经处理的负性经历大量占据头脑,而难以接收新的信息,所以当下小A经常听不到、不理会其他人的话语或要求,而沉浸在自己的故事里,忙于应对他想象、或者说是预设出来的情境而防御(保护自己),所以有时他说出来的话是与现实不符合的,是他在“他以为正在发生他预料的事情”中,这也表明他的精神处于高度地保护自己的状态中——他的常态如此。这个时候的小A就像唐吉可德——拿别人当作他的假想敌。

  1、负性经历形成心理问题以后,如果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智能的发育。这个孩子的心理和智能阶段都小于生理年龄。在涉及到学习的过程中有明显的退行表现,更进一步说明有心理创伤。

  2、无心学习是最显著的特征。他刚刚做完的事情,再做时,他就说“我忘了。是怎么样来的?”“这是什么意思啊?”(这也是他寻求关注的错误方式,并不只是无心学习的表现这样单纯)

  3、这些负性经历主要由两方面构成:

  一是由于学习能力欠缺,学习成绩不好、语言交流能力受限,使得他难以得到同学的认可和友谊,在班级长期居后的位置让自己丧失信心;

  二是老师不喜欢,同学鄙视、欺负的对象,挤压了大量的负性情绪和恐惧。比如邀请我去吃饭……都体现了他的不安全感,试图讨好获得亲近的关系等。

  4、这些负性经历让他对自己的认识失衡,过于贬低,同时也影响他对别人的认识。难以获得平等的人际关系将是面临的对未来影响最大的难题。直接影响到孩子在人际关系中的感觉,这种不好的感觉会导致孩子对关系失望、回避、拒绝。他在人际中的互动方式如不加心理干预,将可能定型为一种心理惯性,成为日后的交往模式,比如:始终是被欺负的弱势位置等等。

  而这些负性情绪又增加了一年的积累,满得孩子再也装不下了,都溢出来。

  他还有什么心思学习啊?

  三、问题的成因

  1、快乐教育、散养的观念使得孩子未接受有效的早期开发。

  2、上学成了鬼门关。幼儿时选择的是高档私立幼儿园,快乐为主,家长的态度也是宽松、自由。后进入学前班学习,家长对于学习也是放任的态度,并没有检查、督促孩子的学习效果。而学前班老师也未反馈或者家长也没有重视孩子的课上情况,孩子的学习困难在当时一定有所体现,但被成人忽略了。但一进入小学,有老师和成绩的要求,孩子的很多问题暴露出来,家长开始严抓严管严打,给孩子造成应激创伤。

  3、发现问题,但又拖延一年才寻求帮助,原有问题不但没有改善,由学习能力弱引发的更多地负性体验,反而又增加更多的心理问题,使问题更多层次,解决更困难。

  4、庆幸的是回头是岸,如果到3、4年级以上,青春期前期,问题将更加复杂。

  四、问题解决

  1、一对一的学习能力训练、提高脑功能感统协调能力,训练正确思维模式,增加逻辑思维的深度;习惯养成;后期父母同步训练。

  2、一对一的心理成长辅导,处理负面事件,整理碎片,促进整合,提高心智化能力。

  3、学习能力、自我表达及人际都需要在团体中实践、磨合、融合、抗挫和建立信心。

  按我们以往的工作经验,虽然短期内可看到效果,但要进一步将外部影响变为孩子内化的内在机制,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心理辅导过程。家长不能急功近利,此时家长的态度、行动、意志力,以及对自我否定的承载力,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

  对于孩子教育你存在困惑?关注小学家长会微信订阅号:xxjzh100,可学习更多教育知识。添加教育专家微信号:yykjzh。可以帮助你解决教育困惑。对于教育我们是认真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