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别错怪了孩子,这些“坏行为"其实是他们成长的表现

2016-03-08 20:00:17父母学堂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会发现当初那个软绵绵、让人满心欢喜的小人好像不那么可爱了,发脾气、扔东西、打人骂人......我们迷茫了:我那乖巧可爱的孩子哪里去了?其实,并非孩子“变坏了”,而是你没有真正了解他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 今天,和大家聊聊我在养育两个孩子中经历的一些小桥段。 ● ● ●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会发现当初那个软绵绵、让人满心欢喜的小人好像不那么可爱了,发脾气、扔东西、打人骂人......我们迷茫了:我那乖巧可爱的孩子哪里去了?其实,并非孩子“变坏了”,而是你没有真正了解他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

  今天,和大家聊聊我在养育两个孩子中经历的一些小桥段。

  

  ● ● ●

  “吃手啊,不讲卫生”

  最初的口腔敏感期

  从大概百日之后,弟弟就喜欢开始吃手,只要将手放到嘴巴里,他就无比安静,“吧唧吧唧”的声音,满足极了。但凡这时候,总有一些“热心”的长辈过来劝说:呀,宝宝不能吃手啊,不讲卫生,脏哦!这时候,我家奶奶总是笑笑:没事,正常的,让他吃吧。咱奶奶多给力, 从大宝到二宝,奶奶也跟着我一起科学育儿了。

  

  解析:对一个3个月左右的婴儿而言,吃手就是他认识自身的第一步,是他连接自己和世界最自然的通道。你会发现,当宝宝再大几个月,他会抓起每样就近的东西往嘴里送,不管是硬的软的,有味无味还是能吃不能吃的,他才不管呢!

  他只是用这种方式感觉他口的各种功能,与此同时也在体验周围的世界,这样的行为称为最初的口腔敏感期。记住,这是正常的,真的不需要阻挠!

  

  ● ● ●

  “这是我的玩具”

  自我意识的产生

  在哥哥两岁的时候,只要家里有小朋友来玩,谁一动他的东西,他就立刻上前说:“我的”。弟弟出生之后,一开始的小小包根本不会主动分享,就算是平时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让弟弟玩。家里天天会上演争夺大战。“你这个小气鬼,他可是你亲弟弟呀”,说实在一开始真的挺让我苦恼的,甚至我也会觉得哥哥不大方。

  

  解析:从2岁开始到上幼儿园期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什么都是“我的”。以前我也会觉得难堪,觉得自己的孩子好自私,又或者自己没教育好,好没面子啊。但是后来我明白,这和自私毫无关系。

  自私是什么,是在利益上发生冲突时,选择损害他人来满足自己想法的行为。而对于孩子这样的,只是自我,他按照自己的情感、心理的需要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表现。孩子一出生时候,是没有自我的。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构建过程。在这个构建过程中,最初儿童就是通过占有属于自我的东西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当他占有了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就完全属于他,他才能感觉到“我”的存在,这也是他自我诞生的标志。所以啊,别再误会宝宝自私啦。

  

  ● ● ●

  “要刚才帮爸爸开门,不要现在”

  秩序的敏感期来了

  小小包三岁左右的时候,出现过一段情绪很不稳定的时期,总因为一些小事儿哭闹,用我们流行用语解释就是“作”!讲个事情,爸爸下班回家,奶奶开了门,结果他忽然大哭:“我要帮爸爸开门。”奶奶只好关上门,爸爸呢又在门口重新按铃,虽然轮到哥哥重新把门打开。可是晚了,他依旧大哭,坐在地上各种耍无赖:“要刚才开门,不要现在!”我们好无奈,各种劝说等他情绪稳定。

  这样的事情还蛮多的,外出时,必须要自己按电梯,如果我们提前按了,孩子就不干,非得重来一遍。又或者要自己剥桔子皮,如果我们帮忙把皮儿剥开,他就会愤怒地扔掉这个桔子,要求重拿一个桔子,自己再剥一次。

  

  解析:儿童秩序敏感期的到来,真是一件蛮苦恼的事情。因为孩子执拗的要求有时候是不可逆性,再怎么变,要时间退回去,老娘我可是做不到啊。秩序敏感期呈现三个上升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了秩序破坏而苦恼,一旦恢复就安静;第二阶段,为了维护秩序说“不”,自我意识萌芽;第三阶段,为了维护秩序而要求一切重来。

  

  很多妈妈说,怎么办?当孩子因为“秩序”被破坏而哭闹时,只好平静地陪伴他、倾听他、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孩子要求“重新来一遍”,只要没有不良行为和不合理要求,不妨就重新来一遍,否则你可能需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去平息他的情绪。

  ● ● ●

  “臭妈妈,坏爸爸”

  有力量的诅咒敏感期

  过了三岁以后的小小包,稍有不顺心,就会说“我不喜欢你了”,“臭妈妈,坏爸爸。”以前我做了功课,知道他到了诅咒敏感期的年龄,孩子在这个阶段开始诅咒说脏话。我闺蜜家的孩子更是厉害,类似“我要杀死你”,“你这个臭屁蛋”,她可紧张了,我的孩子怎么能变得这么暴力啊?我必须阻止!

  

  解析:语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是诅咒。3岁左右,孩子突然发现了这个力量,就会没轻没重,不亦乐乎的使用。大人往往大吃一惊:你怎么可以说这种话!

  其实,说脏话狠话仅仅是孩子一个阶段性的行为,无须为此大惊小怪。即使要讲道理,点到为止即可。如果我们不把它当回事儿,孩子的这种行为反而会消除得更快。

  举个解决的例子:

  孩子:我要杀了你!

  妈妈:是吗?我要是被杀死了,你再也见不到我了哦。

  孩子:那你去哪儿了?

  妈妈:魔术一样变没了。

  孩子:那我要把你砍断。

  妈妈:就可以用胶水把自己黏好。

  ……

  

  从始至终,很平淡地面对孩子的这个行为,不需要和他强调这话有多狠,有多不受人欢迎,只是很自然地呈现后果给她。聊了几句,孩子很快被别的事情吸引了注意力,也把要杀我砍我的念头给忘了。

  ● ● ●

  “孩子你居然学会打人了!”

  缺乏正确的表达方式

  小小包刚上幼儿园的那几天是家长陪同日,我看着他和小朋友一起玩很是欣慰,不过没多久,就看到小小包推了一下对方,紧接着还打了一下,对方委屈的哭起来。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呀,孩子居然打人了!

  后来,仔细询问才知道是对方孩子抢了他手中的玩具,小小包一时急起来不知如何表达就顺手打了对方。好在同学的家长也很明事理,我们一起帮孩子们梳理了情绪,彼此道歉后又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解析:孩子在学校和同学有冲突和矛盾时候,往往是缺乏正确的表达方式。当家长发现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时,首先要坚决的制止,就像我发现小小包打人,我会拉他过来,平静且坚定的告诉他:不可以,你这样会让小朋友受伤。

  等孩子平静下来,耐心引导他说出打人的原因,如果孩子说不清楚,家长可以鼓励并帮助他表达,然后一起分析。

  最后,带着孩子去道歉,要他意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和对方握手或者拥抱,一句看着简单的对不起,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在告诉孩子如何表达友好。

  

  ● ● ●

  包妈的话

  今天列举的这些“坏行为”都是孩子发展必经之路,有些完全不需要阻扰,有些只需要家长温柔的介入。很多时候,我们理所当然认为这是不好的,然后忙着干预,却忽略倾听孩子的声音。成长路上总会有个中问题,不管如何,先让我们自己内心淡定些,毕竟养育孩子也是一场家长的自我修炼过程啊。

  ★★★★★★★★★★★★★★★★★

  想了解最新的幼儿入园、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等教育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成都教育(微信号:chendujiaoyu)。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