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上海名校长对未来教育的预测,你教娃可能错了!

2016-03-08 20:00:14父母学堂
看点 今天来到“校长堂”的是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校长万玮。在视频访谈中,万校长辨析了低龄化留学利弊。在随后的采访中,万校长向外滩君阐述了他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思考。他大胆预测,未来学校教育核心学科就只有两门:体育和阅读。不论你的孩子决定走哪种教育体系路线,只要你也觉得未来不可预测,那就来看看万校

  看点 今天来到“校长堂”的是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校长万玮。在视频访谈中,万校长辨析了低龄化留学利弊。在随后的采访中,万校长向外滩君阐述了他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思考。他大胆预测,未来学校教育核心学科就只有两门:体育和阅读。不论你的孩子决定走哪种教育体系路线,只要你也觉得未来不可预测,那就来看看万校长手里的新“兵法”。

  

  文 | 吴妍娇 编辑 | 吴慧雯

  换了三班地铁,加上20多分钟公交,外滩君带着摄像小哥踏上了探访平和校长万玮的“漫漫征途”。

  相比浦西,浦东的三月似乎春意更浓一些,沿路的柳树已经零星抽出了一些新芽。高大上的碧云国际社区在上海滩享有“小联合国”的美名,可真的走近黄杨路上的平和校区,除了古铜色的路标透露出一些洋味儿,平和的校舍倒是保持了传统的中式风格。

  作为上海首家接收中国籍学生的IB学校,平和在上海滩开设国际课程的学校里也算是“老资格”了。踏入教学楼,果然不是我以往所见的“土豪”国际学校的奢华风格,反而给人“骨骼清奇”之感。

  楼梯很高,且稍显陡峭,走上阶梯时心中竟默默生出一些肃穆感来,但又被迎面孩子们的笑脸消散了。

  我们正往上走,一位外籍老师正带着一群孩子在楼梯间的平台上排队集合,这时迎面走来的竟是万校本人,孩子们就像遇到了老熟人一样,和万校打起招呼。

  让外滩君颇感意外的是,校长办公室就在小学部教室对面,丝毫没有传统学校的那种距离感。而被我们意外“活捉”的万校,虽然没有外滩君想象中那样高大,健步而来却是满满的自信范儿。

  对于我们早到了1小时的“小意外”,万校一笑置之,几乎立刻进入了专访状态,似乎他脑中所有有关教育的见解都是信手拈来。

  开学初,万校在给全体平和教师开学致辞中提出了最新的教育战略思考。他对未来的教育趋势进行了大胆预测,尤其是对上海的基础教育格局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此文一出立刻引爆了国际教育圈,很多家长都纷纷留言外滩君,表示戳中了他们的痛点。

  针对此次“脑洞大开”的教育思考,外滩君对万校进行了深度访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曾经洋洋洒洒写下三部《班主任兵法》的传奇班主任,是如何为关注国际教育的中国家庭指点未来教育迷津吧!

  

  B=外滩教育 W=万玮

  B:请您大胆预测一下,未来我们的世界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W:我在这里随便预测一下。就目前世界的发展方向来看,第一,人工智能的水平肯定会达到一个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程度。很可能将来人工智能会有智慧和情感,会比人聪明。

  第二,在生物基因工程方面也许会有较大的突破,比如说,人类可能会冬眠。当然这个可能会造成一些伦理方面的混乱。再比如按照科幻小说家刘慈欣说的,也许世界上第一个长生不死的人已经诞生了,人类会发现衰老和死亡的秘密,在基因方面可能会有突破。

  第三,几乎可以确定的是,未来知识更新的速度会非常的快。这会造成什么结果呢?就是每个人在任何一个领域都会保持一种菜鸟的状态。就好像我们现在玩一些科技产品,新的软件层出不穷。因此未来也不太可能还像以往那样,掌握一门技术就可以一辈子用到底。

  第四,一定会出现各种新型职业。而且有一个趋势是,未来职业一定会细分。比如这种跨界、融合的职业会越来越多。

  第五个方面就是关于学校教育的,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往个性化的方向去发展。而且未来学校有形的界限一定会打破。学校、家庭和社会,将来一定是要融为一体的。

  B:未来我们选拔人才的标准又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因为正如您所说,人与人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而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

  W:我觉得未来选拔人才,实际上标准也很简单,首先健康肯定是第一位的,身心要健康。其次,我们会更加关注他们内在的品质。因为未来知识肯定会居于次要地位,所以我们会更加关注你这个人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比如说你的价值观至少要和组织的价值观要基本保持一致。再比如说你是一个团队型的人才,因为未来我们会更强调合作。第三个就是人性当中一些光辉的东西,看这个人是不是有比较高的境界,不是那种以自我为中心、只会关注自己的人,而是更加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另外你是否有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你是否觉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就是让世界变得更好。像这样的人才,未来我们一定会很青睐。

  还有就是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比如他是否是一个有毅力、很坚韧的人。还有一方面就是学习能力,尤其是终身学习能力,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

  B:相对应的,未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又将有怎样的变化?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在他最具优势的领域实现自我?学校如何去发现和挖掘孩子身上的内在品质呢?

  W:在我们的传统学校教育当中,原本应该被放在第一位的“德”反而一直是被忽略的。“德”实际上指的就是学生的精神品质。未来的转型一定要强调这个方面。

  首先,未来学校的核心学科一定会减少。实际上如果我们想一想现在学校有哪些学科是必不可少的,可能真的很少,少到什么程度,最近有句流行的话叫做,唯跑步与读书不可辜负。那么实际上我觉得真正的核心学科就只有两门,一个是体育,一个是阅读。

  第二,学校教育一定是多元化的、可选择的。我们以前说因材施教,未来的学校可能是因需而学。学生有某种需求和兴趣,学校教育就可以帮他来实现,每个人都能在自己想学的这个方向上有比较大的发展。

  正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所说,每个人都有他的优势领域,而未来的学校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领域。不但帮他发现优势领域,而且能够帮他创造机会在他这个优势领域里面得到一个最好的发展。那么他就能够在这个领域收获自信,实现自我价值。

  第三,未来学校的生态也会更加开放多元。实际上现在有些学校,比如美国的Minerva就跟传统的学校完全不一样,它没有固定的校舍,就像吉普赛人一样到处流浪。

  未来学校的总体趋势就是开放,更多地与这个社会融合,而不是校园跟社会是割裂开的,再也不会有过去那种所谓的象牙塔。

  而且未来的学校也不可能是千校一面。归根结底是因为学校的面貌不同了,才能够培养出不同的学生。

  人才本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还用同一个标准来培养和塑造学生显然是有问题的。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度钻研。

  B:学校教育如何实现个性化的培养?

  W:未来要培养这种个性化的人才,首先第一点,学校必须是个性化的,因为一个组织的气质往往能够感染这个组织里每一个个体的气质。

  其次是教育者本身也要是个性化的,所以我们要鼓励老师要有个性。

  第三,学校实际上应该是一个平台,而学生是在学校这个平台上自由生长的。未来我们要更多地尊重学生自身的意愿,未来学生完全可以提出他们想学什么东西,然后学校给他们创造条件、找资源、找老师。

  所以我为什么说学校要更多地与社会融合,我们要联合社会的力量,给学生提供他们想要的资源。

  第四,其实个性更多的,还不仅仅指的是学科特长、职业的不同,更多的是他们的个性、精神领域。所以首先要看我们如何定义学校,因为学校不应该只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更多的是学生个性、心理、价值观形成的地方。

  所以学校要给学生大量的空间和时间、给他们自由度,有各种体验的机会。这也就是各种社团、俱乐部、小组的价值所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亲自参与做一些事,去搞策划,也许会遇到挫折,但同时也能锻炼其内在的品质。

  所以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学校对孩子说你只要读书就够了、其他东西不用管,这是相当错误的。我们要更多的重视学生的主体价值,而不是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很多事情你一定要让他亲自参与、去练习。哪怕这个过程当中,他做得很不成熟、很不完美,但他经历过这些事情之后他第二次再去做,他就会做得很好。

  B:您曾经提到,上海基础教育的格局,在不久的将来,即将要发生巨大的改变。中西融合的双语教育将越来越多地受到家长的追捧,而影响这种新格局的三个因素分别全球化、中产化和信息化,为什么偏偏是这三个因素呢?它们对于未来基础教育的影响究竟是什么呢?

  W:学校的变化和社会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国家近20年、30年以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全球化

  由于全球化,中国融入世界,成为地球村的村民,所以我们现在跟世界其他国家的融合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我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出国读本科是非常少见的。当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我们跟这个世界不够接轨。而全球化就是打开了这扇门,有了这个通道,所以我们现在的家长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优质教育

  第二个,中产化。实际上就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一切。当年出国读本科是很难申请到奖学金的,而20年前私立学校也真的很少有人读得起。但是现在一般的双语学校,上海绝大部分老百姓都能负担得起,也就是飞入寻常百姓家了。现在的家长如果觉得某种教育是有价值的,他就愿意付出。

  最后,现在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社会了。而对于中国人来说,信息化实际上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新一代中国人具有的现代公民意识,很多时候就是被互联网启蒙的。现在有了移动互联网,家长可以真实地去掌握第一手的教育资讯,而且更重要的是,家长的观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加快了人们观念的转变。

  而且,这三个因素还不是独立的,它是相互渗透的,它们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形成一个强大的合理,也造成了现在上海老百姓对这种双语教育需求的井喷。

  B:您在之前的发言中预测,未来应试型的学科补习会没落,而一些个性化的非应试学科的学习辅导机构会大量兴起,这是为什么呢?您个人又看好哪些非应试学科领域呢?能否请您举几个例子。

  W:其实补课和应试大家都是很痛恨的。但是很多家长都没有办法,他也是身不由己。所以这种大家都很痛恨又没有办法的事情可能会长久吗?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目前的招生制度已经在不断改革了,10年之后一定会有大的调整,不可能还像现在这样唯分数。只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优质的教育资源还是比较短缺,大家主观评价,觉得中国还不完全是一个诚信社会,必须靠一些标准化的客观分数来评判。但是这个也是不长久的。

  第三,中国已经逐渐要进入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将来劳动力肯定是短缺,所以如果将来就业不是一个问题,而且将来我们也像西方社会那样,做不同的职业收入差距不大,那教育也自然会不一样。

  第四,未来职业肯定会细分,核心学科会减少,个性化的东西会增加。

  要举些例子的话,比如一些小众的运动。现在上海的篮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都很火爆的。我们平和的孩子有学击剑和壁球的。另外艺术方面的例子也很多。

  阅读会是一个重要的领域。现在有些机构专门研究分层阅读。另外,辩论、演讲,传统文化也是很火的。还有就是各种志愿者的活动和组织。这种慈善是要锻炼你的能力,不仅仅是捐钱捐物而已,筹到善款以后的一系列救助行动都需要学生亲力亲为,这对于学生来说意义是很大的。

  甚至现在还有一些机构会带着学生去做极限运动、野外生存之类的课程。

  B:您说未来学校教育势必不能为信息技术所取代,那么具体来说,未来双语教育将如何去培养所谓面向未来的人才,如何去关心学生的精神、心理和个性成长,如何使他们成为有文化底蕴、有情感和有个性的人才呢?如何教会他们洞悉人性?

  W:关于人性,我的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讲,未来你在任何一个领域要做到成功有3个因素是必备的。第一,要搞清基本规则。第二,规则搞清楚之后你要立刻从菜鸟变成熟手,要掌握一些技巧。但是仅仅做到这两点是不够的。第三个就是洞悉人性。而未来的教育实际上也要帮助学生更多认识到人性,尤其是认识自我。

  双语教育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问题,只是单纯强调语言是没有未来的。实际上,双语学校是对目前这种传统的教育体制的一种突破,它更加强调的是一种中西融合。这种融合最显著的体现就是我们的评价维度。

  我们都知道,西方教育对学生的评价相对来说比较开放、多元,更多是一种过程性的评估,不是那种一考定终身。那么实际上我们现在确实也借鉴了很多,比如我们知道,学生不能只关注学校的学科成绩,GPA高是不够的,申请出国需要英语标准化考试的成绩,但是光有这个成绩也是不够的,托福SAT满分人家也不一定收你,所以主要还是一个人的个性品质,比如参加了多少志愿者的活动,有什么兴趣特长,领导力等等。这些才是中西融合课程真正的价值所在。

  现在上海的双语学校基本上都是民办的,民办的学校会更加关注家长群体的诉求。一般来说,不同的民办学校也会有一个市场的细分的,不同的受众群体,包括收费和理念等等。由于双语学校能够应对各种市场需求,所以它的变革也会更加灵活一些。我们现在就有大量的精英家长群体,他们本身关注的也不是分数和成绩,而是学生精神心理个性成长。

  B:您在平和的家长会上提到,要重点关注学生五个方面的素养:工具与技能,兴趣与特长,文化与传承,视野与境界,挑战与勇气。能具体举例谈谈如何实现吗?

  W:首先工具与技能,兴趣与特长是古今中外的教育必须关注的领域,可以说是教育最基本的两个目标和功能。但是今天中西教育在这两个方面是各持一端的。中国的基础教育更加强调工具与技能,以至于扼杀了兴趣与特长的空间。西方教育则更强调第二点,反过来第一点可能有所欠缺。但实际这两者是同等重要的。

  文化与传承就是我曾经提到的关于文明冲突的问题。每一个国家的教育首先是本国文化的一个传承,这是我们必须做到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传统文化课程在我们学校课程里要占一定的比重。

  最后两点恰恰是中国孩子比较欠缺的,就是有关于内在品质的问题。实际上,视野与境界强调的是你不能只关注自己,你得有社会责任,你要关注他人

  而挑战与勇气则是一种对自我的认知。所以这5个方面就是我们将要关注的,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面向未来的人才,因为今天的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时代了。所以我们不能只是给学生一些固定的技能,比如过去说的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个概念就不存在了,我们必须教给一些基本的东西,让他们靠这些东西能够去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

  B:多年前,您曾经因为一部《班主任兵法》一炮成名,那么时至今日,在当今的国际教育背景之下,这套“兵法”是否仍然奏效呢?

  W:我自己当年写这个兵法是因为我当班主任失败了。我在总结经验教训。所以当年这本兵法真正强调的是要反思,也就是说兵法其实是反思的产物。所以直到今天,兵法仍然奏效,因为今天的教育更需要反思。

  现在有些家长对现在的教育体制已经到了痛恨的程度,为什么有些人要把低龄的孩子往国外送,他的心理就是,送出去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是留下来是肯定不成功的。所以我们的反思实际上是需要刮骨疗毒的。就好像我当年写这个班主任兵法,就是痛定思痛的结果。

  正所谓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教无定法。兵法的核心就是要不断反思,要吃一堑长一智。

  

  站在教学楼里的万玮校长

  校长出招 Tips

  在孩子接受国际教育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文化融合的问题,避免家庭内部中西文明的冲突,如何应对孩子的文化认同感的缺失?就这些家长非常关心的核心问题,外滩君请万玮校长支招。

  关于母语教育

  真正的双语教育,势必是要求两种语言都要达到或者接近母语水平。但是现实情况是,其实很难实现这一点,最终还是要有一门语言会成为优势语言、第一语言。

  万校给家长的建议是,还是要优先选择第一语言为中文。或者说选择在中文学习地位不低于英语的双语学校就读,这样才有可能有一种母语教育的传承。

  第二,语言学习很多时候是要通过阅读的。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养成一种比较好的阅读习惯。孩子只要阅读量上去了,他的语言能力自然就会很强。

  关于如何阅读,其实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能不能给孩子开出书目,而且这个书目是可以分年龄段的。这个事情背后的学术性很强,但是确实很有意义。

  第三,因为不同的教育背后还是文化的差异。所以还是尽量多地让孩子在本土接受教育,不要很早地把孩子送出国。这样,母语教育才能有一种全方位的浸润。

  关于文化认同感

  首先,家长本身要对本民族的文化充分认同,如果家长自己对本民族的一切看法都是负面的,那么势必灌输给孩子的理念也是负面的。家长要认可中国5000多年的传统文化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文化是在一定情境下发生的,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想要让孩子形成对本民族的文化有一个稳定的认知,就不能把孩子放到一个过于西化的环境里去。比如孩子从小读国际幼儿园,可想而知这里面一定会有文明的冲突。

  第三,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加创新。我们不能简单地灌输传统文化给孩子,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基于传承的创新,让孩子自己去感知。而且中华文化的特点就是它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尤其在如今这个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想了解最新的幼儿入园、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等教育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成都教育(微信号:chendujiaoyu)。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