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给孩子一片地,他就能种出花、结出果

2016-03-15 08:00:08父母学堂
牛妞妈说 天气越来越暖和,小区、公园、广场各种活动场所,人渐渐多了起来,更可爱的场景是宝宝像企鹅一样摇摇晃晃的奔跑在人群中,还有提一小桶,拿一铲子挖土的,但我们总能听到这样那样禁止的声音,宝宝你不能用手挖土之类的,慢慢地听话的宝宝站在一旁不知该怎么玩了,调皮捣蛋的孩子各种耍赖来对抗,这样禁止的声

  牛妞妈说

  天气越来越暖和,小区、公园、广场各种活动场所,人渐渐多了起来,更可爱的场景是宝宝像企鹅一样摇摇晃晃的奔跑在人群中,还有提一小桶,拿一铲子挖土的,但我们总能听到这样那样禁止的声音,宝宝你不能用手挖土之类的,慢慢地听话的宝宝站在一旁不知该怎么玩了,调皮捣蛋的孩子各种耍赖来对抗,这样禁止的声音多了,孩子就失去了探索的兴趣。其实我们过多的禁止是在破坏孩子创造力的。

  在一次新授课上我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自己试着来完成任务,结果出乎意料,以初学者的角度来说任务确实难,但没想到有学生竟然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了任务。这一节课对我来说触动特别大。有的孩子规规矩矩做事、想问题是不是我们从小过多的禁止限制了他们的思维,破坏了他们的创造力?

  首先我们来看看我们曾经是否这样对过孩子?

  

  有的小孩习惯左手吃饭、写字等等,也就是所谓的“左撇子”,尤其是我小时候的那个年代,我真真的记得老师打“左撇子”写字的学生,生生地给改了过来,咱们尚且不说“左撇子”有右脑发达的优势。本来孩子左手可以快速洗脸、刷牙、写字、画画之类的,生生让他改右手,就像我们习惯了右手改左手是一个道理。在逼孩子改的过程中,就会失去好多动手试图要探索的东西。

  其次,孩子玩耍时,总有妈妈旁边说不能这样玩那样玩。

  再次给孩子新买的玩具,孩子出于好奇拆开,我们也会训斥他们。等等之类的我们是否都做过,生活中大多时候我们正在破坏孩子的创造力。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之死”的实验。有一种毛毛虫有“跟随者”的习性,它们总是盲目地跟随前面的毛毛虫走。法伯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花盆周围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边缘一圈又一圈地爬。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还是不停地爬。一连爬了七天七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尽管距它们不到6英寸的地方就有它们爱吃的松针。

  法伯在实验笔记中写下这样耐人寻味的话:“在这么多毛毛虫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便立刻避免死亡的命运。”因此,我们渴望有更多敢于突破常规想象的孩子,这就需要我们父母和老师去引导孩子,不要感觉孩子奇怪的想法就是不正常,甚至嘲笑。

  那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1放手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刚学会吃饭时,有好多父母嫌孩子撒饭,又怕孩子吃得慢饭凉了,开始喂饭,久而久之孩子前面跑大人后面追着喂,研究表明,孩子多动手更有利于大脑的开发以及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孩子能做的事情我们不要包办,放手让孩子去做,让孩子觉得他能行,孩子就会有尝试的念头,鼓励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情。

  2避免过多的禁止

  保证孩子的安全的情况下,不要有过多的禁止,不管大人和小孩,听到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肯定都会厌烦,没有尝试的欲望和自己动手的积极性。

  3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总有千奇百怪的问题和想法,当孩子向你提问时一定要耐心去回答孩子的问题。孩子出于好奇,拆坏了新买的玩具,我们不要去训斥孩子,问问拆开后发现了什么?并鼓励孩子当个小小的修理工改造和修理新玩具。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凡是因好奇心受到奖励的儿童,一定会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否则就会妨碍智能的发展。

  4请允许孩子犯错误

  孩子做错事情时,我们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孩子,犯错误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避免不犯同样的错误,和孩子一起纠正错误。

  5让孩子尽情的玩

  玩也是一门艺术,往往孩子的兴趣广泛,大脑的思维也越开阔,创造力就强。要玩就让孩子尽情地去玩。

  总之,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不要限制孩子的思维,帮孩子插上幻想的翅膀,让他们去飞翔、去探索。真的是给孩子一片地,放手让孩子去种,他就能种出花,结出果实,收获属于自己的成果。

  版权声明:

  原创文章,热烈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其它媒体转载请联系牛妞妈,谢谢!想获取更多实用育儿知识,请关注麻麻学苑和更多的麻麻学习,共同进步!

  【微信公众号-麻麻学苑】

  家庭亲子教育公众号,现有数万人关注,每天会精选最新的教育理念、实用育儿知识分享给大家,还有海量学习视听资源免费下,在育儿的路上我们同行,一起努力,喜欢我们那就手机关注微信公众号麻麻学苑(在微信通讯录“公众号”点击“+”搜索“麻麻学苑”即可关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