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父母越着急,孩子成绩越难进步,所以……

2016-03-25 12:00:04父母学堂
孩子到了初中年纪,既不是小学里的“小豆包”,还不是高中校园里的翩翩少年,青春叛逆期刚刚萌芽,心理、生理逐渐开始发生变化,您看,这初中阶段是多么微妙、重要啊! 而就是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却往往是家庭教育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对待初中生既不能像小孩子那种态度,又无法直接用成年人的方式来沟通,在这

  

  孩子到了初中年纪,既不是小学里的“小豆包”,还不是高中校园里的翩翩少年,青春叛逆期刚刚萌芽,心理、生理逐渐开始发生变化,您看,这初中阶段是多么微妙、重要啊!

  而就是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却往往是家庭教育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对待初中生既不能像小孩子那种态度,又无法直接用成年人的方式来沟通,在这个看起来似乎“青黄不接”的年龄,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课题组对北京、黑龙江、广东和山东等六省一市的2万名家长和2万名初中生分别进行了家庭教育相关问题的调查。中教君不久前也针对这个调查结果发起了一次语音讨论,24小时的时间里就收到了上百条留言回复,初中生的心理你了解多少?你的孩子忽然闷闷不乐了,你知道他们的压力主要来自哪里吗?

  问题1:孩子成绩下降时 单纯责怪他不努力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上初中后,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心里非常着急,有的家长甚至对孩子开始无休止的唠叨和抱怨。家长越着急、越唠叨往往适得其反,不仅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不去,还常常把亲子关系搞得很僵,中教君和您说一组数据,您就会发现,孩子上了初中成绩波动很普遍——“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进入初中后成绩“没什么变化”的学生比例仅占16.81%,而25.93%的学生成绩逐步提升,37.35%的学生成绩时好时坏,还有19.91%的学生成绩逐步降低。可以说,绝大多数初中生的成绩并不稳定。

  

  成绩的变化与升学肯定是有关系的。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很多方面的因素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这些变化中,孩子们感到最不适应的是什么呢?此次调查中,学习科目增多和学习内容变难是孩子们选择最多的选项。

  

  而调查结果显示,在父母看来,学习不用功、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学习兴趣是孩子成绩下降的三个最主要原因。这三者都是学习的主观因素。而学习内容变难、心理压力过大、学习科目增多等学习的客观因素则被家长相对忽略。

  “大家”说——

  @诗意的栖居:我是一个失败的麻麻。因为我曾经N次因为他的成绩而情绪波动很大。当时孩子不敢说什么,后来他长大了,非常在意那时我的情绪,反感我那样的表现,现在想来,我是过格了。

  @某年某月我独行:的确应该关注孩子心理,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分数,管制孩子。有时候看到新闻里讲某中学生压力多大轻生,在遗书中责怪自己母亲的种种不是,感觉很心疼,对家长也是警醒。

  专家声音——很多“隐形变化”影响成绩 并非孩子不努力

  初中生学习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学习成绩开始较激烈的分化;自学能力的作用日益明显;学习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充分显示出来。学生与家长双方都需要心理上的调适,以更好地适应初中学习。

  这些被多数家长忽略了的客观因素正是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后不适应的主要方面,家长在面对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而非单纯责怪孩子学习不努力、缺乏学习兴趣等,否则极容易因为与孩子认识的不一致引发矛盾。

  问题2:用成绩衡量孩子和自己

  “只要孩子成绩好,就你好我好大家好”是很多初中生家长的心声,调查发现,初中生家长过于重视子女学习。近五成(47.39%)的学生认为家长给的学习压力较大,选择比例最高,这表明家长不仅对孩子学习进行了干预,并且造成了压力。

  而“目前最困扰家长的教子问题”前三项依次为:“孩子的学习”(55.01%),“升学压力”(33.01%),“自身缺乏家教知识和方法”(32.74%)。孩子的学习居于首位,而和小学阶段最困扰的问题排位相比,“升学压力”的困扰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提升了四位。家长们的关注点也更多地落在了孩子的日常学习之上,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其他的方面的关注远少于学习。

  

  调查显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状态满意度并不高。

  

  现在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仅是孩子学习结果的一种考量,也是家长们评价自我的一个重要标准,孩子的学习好,家长就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成功,孩子的成绩不好,家长就会认为自己的教育失败。家长的这种自我评价,也无形中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

  “大家”说——

  @卉子:家长给的压力来自学校的比较,孩子压力大,家长的压力也不小,有时候也是没办法。

  @和风细雨:教育制度存在的不合理的地方导致家长、孩子关系的紧张。与其调查家庭教育,不如敦促教育体制的尽快改革!

  专家声音——学习成绩不是万能标准 家长要客观对待

  成绩固然重要,但孩子的进步更不同忽视。如:这次考试成绩虽然不理想,但之前一直没有掌握的知识或是一直做错的题目这次竟然做的很完美。那家长就应该狠狠的表扬,这是给孩子自信最好的方式。也是激发他努力向上的有效途径。

  孩子的优秀与否不只学习成绩一个评判标准。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衡量自己的教育都是有所偏颇的。

  问题3:课外活动选择过于“功利”

  调查显示,在参加“课外补习”和“学科竞赛”方面,家长的支持高于学生本身的意愿。家长支持子女参加“课外补习”和“学科竞赛”的比例分别为34.84%和25.32%,而学生选择此两项的比例则分别为12.16%和16.23%。

  

  学业成绩越好的学生,家长支持他们参加文艺类活动、体育类活动、科技类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学科竞赛的比例都相对较高。而学生学业成绩越差,家长支持其参加课外补习的意愿更强。

  “大家”说——

  @清萧一别:和孩子一起学习,多帮助他们阅读,出去旅行,增长更多的见识。相信只有玩好才能学好,我坚信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而不是那些辅导班。

  @土豆妈:家长给孩子报那么多的辅导班和竞赛活动,也是希望孩子能开阔眼界、将来在中高考的比赛场上,能比别人多一点砝码,有时候看着孩子那么累,家长也心疼啊!

  专家声音——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很重要

  初中生最重要的学习发展任务就是学会调适学习压力和不良情绪,学会自我管理学习,但家长对这些方面并没有深刻认识到,甚至有所忽略。

  问题4:不懂孩子真正的需求

  “你看人家孩子的学习成绩多好,自己多努力”“你看隔壁张阿姨家的女人英语说得多好,人家年纪还比你小!”,现在这“别人家的孩子”已经成为很多孩子的“噩梦”,调查显示,“在学习方面,你最不希望父母做的是什么?”选择“总拿我和别人比”的比例高达62.71%,远高于其他选项。

  

  而问及学生“在学习方面,你最希望父母做的是什么?”选择“鼓励和肯定我”的比例最高,占63.21%,其次是“让我自己管自己”,占18.29%。

  当问到家长“在孩子学习方面,您做得最多的是什么?”30.44%的家长会“督促他学习”,选择比例最高,这显然与孩子在学业上的需求相悖。

  “大家”说——

  @难忘:孩子成绩越差,越应该给予关心和鼓励,而不是一概的去批评和打骂;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到看到孩子做的不好的时候,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呢?

  @静待花开:我喜欢“润物细无声”式的家庭教育,孩子成绩不理想时默默地支持关爱孩子,我觉得效果很好。

  专家声音——多说“加油 你真棒”少拿“别人家”做比较

  在学习方面,随着初中生行为自主性的增强,他们更希望能获得自主学习的机会,更倾向于获得家长的情绪情感支持,而较为抵触以关心支持学业为名的“助学行为”。

  初中生的自我意识极强,相较于家长对学习上的插手和干涉行为,他们更在意家长对自己的肯定和尊重。对初中生来说,尊重和肯定的意义胜于给予其自主权。

  问题5:学业冲突是亲子冲突的主要原因

  调查中,问及“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最不适应哪些方面”,有18.43%的学生认为“父母管得更严”使自己难以适应;调查亲子间最易发生冲突的方面,选择“学习”一项的高达62.19%,仅次于“玩电脑、游戏”,可见学业冲突已然成为亲子冲突的主因

  此外,超过八成的学生对初中学习存在不适应的状况,还有处在青春期阶段特有的烦恼和心事,这些都会在不同程度加剧他们的学习压力。

  “大家”说——

  @小朱:我认为这是教育模式和家长的评价体系出问题的具体表现,孩子要想将来有发展唯有学习,其余的能力被忽略;而家长和学校呢,仅关注和认可成绩。

  @波:孩子上了初中以后越来越敏感,一说到成绩的事就不乐意,家长也着急,说轻了怕不听、说重了又怕对孩子有伤害,初中生家长不好当啊!

  专家声音——孩子的生活里不仅只有“学习”

  这一方面表明家长对自身角色定位不合理及教育方式不适宜,另一方面也说明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自主意识更强,而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并做相应的调整,因而导致冲突发生。

  尽管学习压力普遍存在,但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它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种必然的、阶段性存在的现象,如果家长能够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必然能加速孩子对初中学习的适应,降低学习压力。

  ★★★★★★★★★★★★★★★★★

  想了解最新的幼儿入园、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等教育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成都教育(微信号:chendujiaoyu)。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