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件小事(深度好文)
记一件小事。
说他是小事儿是因为他太微不足道,微不足道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本不用想就直接由本能发出来了,那就是对小孩儿的行为本能的说“不”。
事情起因是这样的。
今天晚上,我独自在家带孩子,我在厨房里做饭,儿子在储藏间门口想进去吃东西,他喊了一声“妈妈,给我开开门,我想吃糖”,话音未落,他就急不可耐的用脚踢门,踢得门咚咚直响。
我在厨房里手忙脚乱的做饭,他的行为让我恼怒,心情慌乱的你在遇到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估计也是由于本能反应气急败坏的对他大吵大闹“不能踢门,不能踢门”。
我就想这样做,像图图妈妈一样,火焰在头顶直往上窜,但在那个突发时刻,我却控制住了自己,而且相当理性。你猜我脑海中闪现了什么,令我立即转变了态度。“大吵大闹根不能解决不了问题,不过是恶化了我们两个人的情绪,对于解决问题一点益处没有。我得让他知道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教他表达的方式,处事的方法。这才有助于他成长,让他们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遇事知道如何做,而不是大人简单空洞的吼声。”
于是,到厨房把火关小,平复平复情绪,蹲下来,心平气和的跟他耐心解释他的行为,第一:你叫我,我正在忙,不能立即就来,你要等到妈妈忙完手头的活,要学会等待。第二:不能毁坏东西,踢门门会痛,脚也会痛,让他知道珍惜东西,不能随便毁坏。
在我尊重他的前提下跟他心平气和的沟通,让他不仅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知道了如何改正错误。
一场疾风骤雨被我理性的控制了,并让他向好的一方面发展。
从上面这则小事儿中可以延伸出两个主题,这是我今天要谈的重点:一,父母在教育孩子以及整个人生过程中应该有反思的能力;其二,作为妈妈如何与孩子沟通(讲道理的艺术),他能有效接受你的谏言。
下面我就两个主题一一谈谈我的看法。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现在的人觉得这句话存在偏差,对其进行了科学改造,得出失败总结出的经验是成功之母。经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经验的获得可谓是一个人反思的结果。
一个拥有反思能力的人一定是一个理性的人,他不简单的认为错了就是错了,他会想为什么错,我怎么做才能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他能从错误中学习,指导下次的行动。
一个拥有反思能力的人是诉诸发展思维定势的人,即认为事情是发展的,出现此种情况是有原因的,我只有找到原因,努力分析,做出改变是可以避免问题再次发生的。
表现在教育孩子上就是父母要反思孩子出现的错误是不是我的方法不当造成的,我只要改变我的沟通方式、尊重他、学习沟通技巧等方法,是可以让孩子的行为发生变化的。
放在教育上,就是要经常鼓励孩子在学习中寻找原因,努力学习掌握不好的知识点,下次面对同样的试题就能轻松应对。在他的头脑中让他始终相信任何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只要自己肯努力。
一个没有反思能力的人是诉诸固定思维模式的人,即认为事情本来就存在固有的问题,是无法改变的。
表现在教育孩子上就是那是孩子自身存在的问题,是不能改变的,天性带来的。儿童都是不讲理,爱闹等不良行为的结合体。父母采取的措施是用强制性手段逼迫孩子改进错误,而不是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样只可能让孩子与自己更疏远,破坏亲子关系。
而在学习上犯了错误,会习惯性的归为自己不够聪明,这是不可逆转的,这对孩子成长非常不利,遇到任何事情他都会怪罪到自己不聪明上,而不是反思自己的问题。
一个有反思能力的人能从表面以及感性的故事中发掘导致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
一个有反思能力的人能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指导下次的行为。
作为妈妈,你呢?
关于第二个主题,如何跟孩子讲道理。
请允许我为你们介绍一篇对这个主题论述的非常全面与理性的文章,本文来自《深度育儿笔记》中一篇《跟孩子讲道理有用吗?》。
原文如下:
今天,一个朋友在微信给我发来一个“道理”,内容大致如下:因为人生没有完美……美好的东西太多,我们不可能全都得到,对于那些已经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别再奢望什么了……这个“人生哲理”怎么样,你读过之后是不是觉得它说得真对,很能引起共鸣?可是,你读过个道理之后,真的会对看似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放弃追求吗?我敢打赌,至少在眼下,还未受尽挫折之前,你肯定不会,你的生活还是依旧,不会因为几句哲理而改变方向,也许这句哲理还会映称出你对那些求而不得的东西更加强烈的渴望。
这些“大道理”或者所谓的人生感悟,它们看似伟岸光明,颇具禅意,但对解决眼下的困境却没有半点帮助。可是又不能小看它,因为这些“道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已经令我们分不清什么是启发人心智的道理,什么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道理,什么又是耸人听闻的道理。就像高中政治课本里通篇的胡说八道,背多了倒也觉得他们能自成体系。我们对孩子就经常爱说一些这样的“道理”,可是,它越是标榜理性,就越是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还没有自欺欺人,也没有下意识的反哺之情,他们想干什么就会去干什么。他们不会管世俗标准和道德礼遇,他们是最诚实面对当下内心的人类。你要是反复跟他说:“孩子,你不可能把什么玩具都霸占着自己玩,也要让给别的小朋友玩一下。”他们断然不会立刻就接受你的提议。
那么,难道跟孩子不讲道理吗?这个问题要分两步来看。第一,讲还是不讲。第二,讲的话,怎么讲。不讲的话,用什么代替讲。
道理是肯定要讲的,只是讲大道理,不如就具体事情进行具体分析,别搞大人那套抽象的文字游戏。比如,你与其跟他说,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才会有好日子过,不如拿起他的课本,问问他老师教的古诗背得怎么样了。与其在他强烈反抗的时候告诉他,玩具要大家分享,不如明确规定,玩具只能选择两样来玩,其他的先让给别人玩。
2003年一本基于实地调研完成的书《不平等的童年》(Unequal Childhoods:Class,Race,and Family Life)问世,这本书于2011年得到再版。作者对不同阶层的家庭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中产阶级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采取的是协作培养(concerted cultivation),而工人阶级和广大底层的父母采取的命令式培养。协同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父母与子女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进行沟通,而命令式培养则讲究子女对父母的简单服从,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清晰的界限。基于前者的养育方式,孩子从小就明白可以跟人平等对话,并以理来服人,而基于后者的养育方式,孩子更容易向社会固有的权威妥协。
这项研究是美国人做的,但结论拿到中国来看也差不多如此,只是不能简单以经济收入来划分中国父母的阶层。更准确地说,应该以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来衡量他们教育子女的方式。在中国,对孩子以实施命令为主的父母,他们同时也最爱讲“大道理”的父母,这些父母,哪怕在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上已经跻身中产以上,但在教育子女的行为上只等于《不平等的童年》这本书中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底层。
实施命令与讲大道理之所以能归到同一类人身上,就是他们实施命令的方式比较隐晦,他们要求孩子服从的就是他们的大道理。如果孩子不服从,他们就会觉得孩子不听话,不懂事。他们没有想过的是,孩子想听的不是一个抽象的道理,而是事情与事情之间的逻辑关系,孩子也需要父母给他们机会说出他的想法和观点。比如,孩子问为什么爸爸不能陪我玩啊?你回答,爸爸太忙了。这就不是个好答案。好的答案应该是告诉孩子,爸爸为什么这么忙,他在忙什么以及他要忙多久。如果渴望爸爸的陪伴,那我们一起想想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爸爸挤出点儿时间不这么忙。这样,孩子就能理解爸爸忙与不能“陪我玩”之间的逻辑关系了。哪怕当时不能立即接受,对这件事抗议的强度和时间也会减少。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学龄前孩子时不时就会出现的叛逆期中,他们基本上不愿意接受父母讲的任何道理,不管是大道理还是基于事实的逻辑关系。哪怕你跟他说,这锅很烫真的不能碰,他也想以身犯险。这时,如果还坚持讲道理的方式希望他能主动退却,那可真是浪费表情和唇舌。坚持讲道理的育儿方式没有错,但是不分场合只指望耐心讲道理这一种方式,那也会犯矫枉过正的错误。
通俗育儿书里当然不会告诉你,讲道理不管用时应该怎么办。它总不能说,这时应该揍他、惩罚他或者威胁他。在面向广大受众时,“爱”怎么宣传都没事,“惩罚”一旦被宣传就会变成教唆。可事实上,我们每个父母在遇到讲道理不管用时都会用这些方法让孩子远离我们认为不适合做的事情或危险的东西。如果受育儿书影响太深,恐怕在惩罚孩子之后会不断产生内疚情绪。
那么,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跟孩子讲道理呢?这不仅是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力气每次都喝斥孩子,我们也很愿意用温柔的话语来安抚他们,更因为我们跟孩子讲道理这个行为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它的主要作用不在于当下一个道理被孩子接受了从而影响了他的行为,而是在长年累月跟孩子讲道理的习惯中,最终跟孩子建立了凡事以说理为主的沟通方式,也就是《不平等的童年》里说的协作培养。
《The Philosophical Baby》(宝宝也是哲学家)是我最近看一本书,这本书结合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哲学来剖析学龄前儿童的认知行为。作者提到,相比较成年人,学龄前儿童的前额叶皮层只能释放出更小的抑制性递质,导致他们缺乏强大的自控力,无法像成人那样能把焦点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他们不能控制自己只关注某一件事,或者不做某一件成人不允许他做的事。相反,他们是发散性思维,总是能连续关注好几件事,并且经常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基于这样的生理差异,跟孩子讲我们已经熟视无睹的道理他们却不接受这真是太正常了,他们的大脑还不具备理解一些复杂逻辑关系的神经网路。但是,他们总会发育完全,所以,你会发现,在孩子三岁时不懂的道理,六岁时再跟他讲,他可能就懂了。但是在他六岁之前,我们为人父母,需要锻炼的就是,自己能清楚地理解事情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讲给孩子听,鼓励孩子说出他的想法。因为这种方式迟早用得上。虽然在他很小的时候,我们也一时气恼忍不住揍过他们,但是随着他们慢慢长大,我们就不会再用到这种粗暴的方法。
这本书里还谈到孩子是最擅长学习的人类。他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靠自发的各种“试验”反复试错;二是靠模仿父母。反复试错的方法不仅是人类婴儿的特质,猿类、鼠类和一些鸟类也很擅长。而模仿父母,大楖只有人类的儿童能做到最好,因为他们比动物拥有更强大的语言系统。基于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孩子不听我们讲道理,一方面是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到结论,所以他们坚持必须自己亲自试验;一方面是大人没有采取足够有意义的行动让孩子模仿,使孩子无法理解道理的内涵。在得到系统的初等教育之前,孩子的世界充满了“试验”和模仿,在接受初等教育之后,他们就会慢慢地懂得要接受成人口中的间接经验。
综上,关于给孩子讲道理,我的观点如下。
我们需要给孩子讲道理,但不是用抽象的语言,而是就每件不同的事情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我们给孩子讲道理不是为了要他立即服从我们,而是跟他建立“以理服人”的沟通方式。逐渐长大的孩子也会学会通过讲道理与其他人沟通。
孩子的大脑神经未发育完全,他们做或不做某件事情的因素更少来自内心动力,更多地要依靠外界的各种手段,比如奖励、惩罚、威胁、引导、批评等。由执行这些手段给孩子带来的各种或开心或沮丧的情绪,会使他们自己认识到,什么是可以适当让步的,什么是必须遵守的。
如果跟孩子反复讲某个道理不管用,那可以反思下,是不是做父母的我们首先没有做好示范,或者,离他理解这个道理的时间还未到。
此外,决定一个孩子服不服从某个道理的根基在于,你与他的亲子关系有多牢固。孩子最愿意服从的,总是那个他最亲近的人,如果这个最亲近的人一直对他恩威并重,那这种服从的效果就会达到最好。
看过本文,你收获了什么,沟通的艺术还是反思的能力,希望两者兼而有之吧。
经常这样做,把理想、反思这些重要的品质通过言传身教复制到孩子身上,那将会是很大的一笔财富。
以上,就这样。
每日情况预告:继续读《人生设计在童年》,值得细细读,慢慢想。
绘本:今天推荐《蚯蚓的日记》,蚯蚓地球的呼吸机,日常都干什么呢,好奇吗?打开它,解答你的疑惑。
我是一名宝妈,喜欢育儿、教育、两性、家庭等相关主题,会在这方面做持续的研究与写作,希望对你们有用,有共同爱好的可以相互切磋,微信交流平台:绘本早教砖家王春晓,搜我,即可关注。
- 上一篇
4岁孩子仍不识数是怎么一回事?
一个、两个、三个……数来数去,4岁的彤彤还是数不清楚眼前到底摆放了多少个苹果。“你要是想吃,就得先给我数清楚!”彤彤的妈妈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因为前天,她才在邻居面前夸赞自己的孩子能流利的从1数到100,可现在,摆在彤彤眼前的12个苹果,彤彤却数了大半天仍然数不清。年幼的彤彤在经历了无数次努力
- 下一篇
孩子总爱和不如自己的比怎么办?听听孙老师的意见
绝大多数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了让孩子考一个好的学习,有一个好的未来,父母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而由学习带来的问题也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困惑。父母们极力寻求让孩子热爱学习和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我们也希望给孜孜以求的父母们提供一些相关问题的答案。 孩子总爱和学习不如自己的比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