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我来翻译什么叫“吃苦教育”?

2016-04-01 16:00:57父母学堂
我在上篇文章提到一个“乐于吃苦”的教育心法,受到不少朋友的质疑,觉得我这个提法自相矛盾,甚至有“毒鸡汤”的嫌疑,呵呵。 今天我就来解释一下。 我估计问题就出在我们的汉字上面,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精美绝伦,随便一首寡淡如水的英文诗,那要是翻译成中文诗,绝对在美感和诗意上几个台阶。然则,要表达精准意

  我在上篇文章提到一个“乐于吃苦”的教育心法,受到不少朋友的质疑,觉得我这个提法自相矛盾,甚至有“毒鸡汤”的嫌疑,呵呵。

  今天我就来解释一下。

  我估计问题就出在我们的汉字上面,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精美绝伦,随便一首寡淡如水的英文诗,那要是翻译成中文诗,绝对在美感和诗意上几个台阶。然则,要表达精准意义的时候,就经常出现歧义了。

  先说教育,您说什么是教育

  在我看来,教育大概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学到技能和知识。

  第二层:锻炼素质和能力。

  第三层:启发智慧和灵性。

  教育的后两层太高冷,我也不太会弄,估计很多老师也不太会,大家其实都在第一层的目标上较劲。其实能在第一层做出点成绩,也算挺不错了。至于后两层,恐怕更多的要看天赋,要不然你想怎样?你很难让家长和老师把他们自己都没有的东西教给孩子啊。

  咱们主要讨论第一层:技能和知识的获得。

  咱们根本不用自己创造那么多教育术语,关于技能和知识的深度学习,早就有了无数的研究理论,现在简单介绍几种吧。

  第一种:“学习区”理论。

  心理学将人的认知感分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惧区,每个人都乐于在自己舒适区里展开活动,把压力降至最低,把焦虑拒之门外。

  当一个人长时间处在“舒适区”,会形成惯性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定势,得到了稳定、闲适,但脑子就生锈了,失去了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当然,如果直接把一个人扔到完全陌生的领域或比较险恶的环境,他在心理上就会进入“恐惧区”,紧张、恐慌、压力山大、方寸大乱,也一样失去了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只有在“舒适区”和“恐惧区”之间,有一个中间地带叫作“学习区”。任何一个希望获得成长的孩子都必须自愿或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区”。

  举个例子,对一个5-6岁的孩子而言,1+2=3这一类10以内的加减法,就是舒适区;而100以内的加减法,就是“学习区”;100以上或简单的乘除法,就是恐惧区。

  我不管你用什么法子,兴趣勾引也好,好奇心驱使也好,要想离开“舒适区”,前提都是愿意让自己更不舒适、不舒服、不自在,甚至会有一些轻微的“痛苦”,不是吗?

  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心理状况或性格特质就很容易导致行动的不同,有些人就是更愿意“品尝”这种痛苦,或者更愿意去“找不自在”,或者更愿意去“自己折腾自己”,如果我把这种特性叫作“乐于吃苦”,是否可以呢?

  第二种:“刻意练习”理论。

  大部分人无法成为顶尖高手的原因,就是因为练习时太随意、太轻松、太舒服了,而不是刻意提高难度、刻意寻找弱点、刻意感受效果。

  科学家发现,普通花样滑冰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是为了享受打球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更多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

  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很可爱,他们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曼联1995-1996赛季的录像带上记录了贝克汉姆任意球的练习方法,他把汽车轮胎挂在球门上练习,然后再让一名队友配合,哪儿踢得不舒服就往哪儿踢。这种刻意提高难度的训练方式,他坚持了18年。

  因此,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首先你得找到差距和弱点,其次你就得故意针对你的差距和弱点重复训练。——这就相当于,你先是摸到身体上某个地方发炎疼痛,然后你就开始故意重复挤压这个地方,让自己痛得更厉害。

  请问,这种“找痛处捏”的“自讨苦吃”的特性,是“人性”呢,还是“反人性”呢?

  有时我觉得教育这玩艺,说到底还是有点“反人性”,所以说“偏执狂”才能成功,“正常人”反而难以成功。然而我们还是希望追求成功,那也只好向“反人性”的方向妥协一下吧,向偏执狂学习一下吧,就不要做正常人啦,催眠告诉自己:吃点苦也是挺开心的,有什么不好呢?许多人还爱吃苦瓜呢,爱吃苦瓜有错吗?

  如果这不叫“乐于吃苦”,那又叫它什么呢?

  对了,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必须要再翻译翻译,其实“苦”也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脑子之苦。

  第二种情况:体力之苦。

  第三种情况:情绪之苦。

  我的偶像雕爷:他第一天上“书法班”,老师教他“临帖”:你需要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颜柳欧赵?选一个。然后,先别着急写,你要先“读帖”,用眼睛去拆解这些字,特点是什么?同样是一横一竖,为何而颜真卿肥腴而端庄?柳公权挺拔又遒劲?欧阳询飘逸兼险绝?你把一个一个的字,在脑海里读通了,从笔锋变化到间架结构,拆解完毕,再开始下笔。

  从那时候开始,他就明白了一点,别蠢驴似的天天埋头“苦”练,苦是要苦在脑子,而不是肘子——写书法要练习“悬腕”或“悬肘”,算是体力消耗,呵呵——你每天读帖一小时再写一小时,要比完全不读帖埋头写三小时强得多。结果,他读帖的时间,远远超过书法班小同学们。后来,第一次参加书法比塞,就获得东城区一等奖,然后陆续北京市二等奖,全国一等奖…… 乃至日本高野山书道学会的大奖等等,在写书法的懵懂岁月里,拿奖拿到手软。

  所以说,“吃苦”也有各种吃法,如果每天思考、挑战智力,那是脑子辛苦;如果做题到深夜、抄写到天明,那是体力辛苦;如果父母冷战、老师粗暴、强迫学习、同学霸凌,那是情绪辛苦。咱们用脚指头来想,也会知道哪种“苦”该吃,哪种“苦”不该吃。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我之所以叹息和后悔,原因就在于当年我的小聪明和自欺欺人,以为体力之苦和情绪之苦可以代替脑子之苦,有时候还为自己的好辛苦和不容易而感动呢,其实往深处一想,还是另一种不为人知的逃避,是内心深处最狡猾的退缩。

  翻译完毕。

  最后用一句话结尾:孩子喜欢问对错,大人喜欢讲利弊。比如宗教并不科学,在进化论上也站不住脚,但有信仰的人民确实生活得更幸福,也就是“利大于弊”,所以宗教的对错也就不重要了。同样的,如果一个孩子“乐于吃苦”,对他的学业、事业和未来发展,也一样是“利大于弊”,那么,又何必去管它对错,何必去争论“吃苦”是不是毒鸡汤呢?

  赞赏

  人赞赏

文章评论